王亞寧
農村曾是貧窮落后的代名詞,如今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教育改革不如人意,科學課依然不被重視,缺教學設備、缺專業(yè)教師……盡管如此,作為教師,我們不能就此找借口,對小學科學課輕描淡寫,而應該竭盡全力上好小學科學課,為學生搭建創(chuàng)新平臺,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興趣,使之產(chǎn)生創(chuàng)造的內驅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趣味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根據(jù)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好玩、愛動、表現(xiàn)欲強等,教師可以用游戲、魔術、故事等形式導入新課,以趣引思,使學生處于積極的思維狀態(tài),全身心投入科學課堂中。
例如,在《七色光》這課教學中,我組織學生到學校前的小河邊背對著太陽潑水。在愉快的玩耍中,學生發(fā)現(xiàn)了與彩虹類似的景象,我因勢利導,輕松地揭開了彩虹形成的奧秘。
在教學《摩擦力的秘密》一課時,我采用魔術的形式導入新課:拿出兩本書頁交叉在一起的書,請學生檢查上面有沒有刷膠水,有沒有其他機關,然后請兩個“大力士”學生上來把交叉在一起的書拉開,結果這兩個學生用盡全力也拉不開。接下來,我對準書頁吹一口“仙氣”,輕輕松松地把書分開了。學生驚訝之余,產(chǎn)生了探求新知識的強烈渴望。
鼓勵質疑,讓學生在問題中成長
愛因斯坦曾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睂W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師在課堂上要鼓勵并引導學生提問題,讓他們通過提問來激發(fā)對科學課的興趣。
1.觀察現(xiàn)象來提問
小學生對未知世界充滿了好奇,看到一種現(xiàn)象就會提出質疑,腦袋中有“十萬個為什么”。比如,一個學生看到魚在水中游來游去,問道:“魚為什么不會淹死呢?”這個問題一出,全班就炸開了鍋,有的學生說:“魚會游泳??!”有的學生說:“魚生來就在水中。”有的學生說:“它會用鰓呼吸呀。”……總之,學生的回答千奇百怪,這時我順勢引導他們對“魚在水里為什么不會淹死”進行探究,讓他們自己尋找答案。
2.在討論中提問
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針對某種現(xiàn)象提出不同的假設,并根據(jù)假設進行討論,在討論中提出問題。通過“假設—討論—提問—查找答案—得出結論”,學生一定會有意外的收獲。
比如,我講述蘋果掉落砸在牛頓頭上,牛頓論證萬有引力定律的故事后,學生們據(jù)此提出了多種假設:如果當時有許多個蘋果同時掉下來,結果會怎樣?如果掉落的蘋果是一個有蟲洞的蘋果,結果又會怎樣……根據(jù)這些假設,他們討論、提問、探究,學習熱情高漲,收獲滿滿。
3.通過比較來提問
我們身邊有很多相似的東西,但用途、質地等卻千差萬別,比如同樣大小的兩根木頭,一根直接扔水里,會沉下去,而另外一根木頭卻不會沉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比較這些相似的東西,提出問題,探究事物的本質。
4.在實踐前提問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有時教師講解科學知識講得再好、再透徹,都不如學生親自實踐。在動手實踐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jù)實踐內容提出問題,然后帶著這些問題去探究,找出答案。如此,學生創(chuàng)新積極性增強,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提高。
就地取材,讓科學走近身邊
要上好一節(jié)科學課,需要準備的材料相當多,要上好一節(jié)精彩的科學課,對科學器材的要求很高,但是由于經(jīng)濟條件有限,農村小學只配備了部分科學器材,使一部分實驗無法開展,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為此,教師要想方設法去尋找身邊的“可用之材”。
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變廢為寶”,用廢舊材料做一些簡單實用的科學器材。比如,我將壞了的收音機里的電線拆下來組裝電池盒,將廢棄玩具上的開關拆下來裝在電路中。
農村自然資源豐富,江河湖泊、青山、土壤、巖石處處可見,動物、植物品種繁多,教師在教學時可以結合當?shù)刈匀毁Y源,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探究活動,將枯燥無味的課堂變?yōu)樯鷦佑腥さ恼n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拓寬他們的知識面,提高動手能力。
走出課堂,積極開展實踐活動
科學課不應局限于課堂,課堂外才是科學的大天地,因此,教師不要把學生束縛在教室里,而應該根據(jù)教學內容,帶學生到大自然中去開展各種實踐活動。
比如,在教授《各種各樣的葉》時,我就帶領學生們在校園里采集不同的樹葉,觀察葉子的形狀、顏色,對不同種類的樹葉、同一種類的不同樹葉進行比較、分析,并制作標本。
在教授《鳳仙花》一課時,我?guī)ьI學生走出課堂,要求他們觀察鳳仙花的生長過程,并提出探究要求:堅持觀察一個月,并做記錄;了解天氣的變化對鳳仙花生長有什么影響,應該采取什么措施。我每天都關注學生的實踐情況,并就實踐情況與他們交流、探討、總結和反思。
通過一系列科學實踐活動,學生完善了知識體系,體驗了科學探究的樂趣,更熱愛科學。
總之,要上好農村科學課,必須堅持在實踐中探索。教師要根據(jù)科學教材內容,以有趣的形式導入課程,就地取材,積極開展實踐探究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增強科學探究的積極性,提高獲取知識的能力和動手能力。
農村小學科學教學任重而道遠,吾將上下而求索,努力開創(chuàng)農村科學教學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