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然》雜志刊登了一張地月合影照片,有外媒評價它是迄今為止最好的地月合影之一。拍下這張照片的攝影師叫“龍江二號”,是伴隨著嫦娥四號中繼星任務發(fā)射的一顆微衛(wèi)星?!褒埥枴钡谋澈?,是嫦娥四號任務中最年輕的團隊:韋明川,1991年生,是“龍江二號”載荷分系統(tǒng)的負責人;泰米爾,1996年生,“龍江二號”上相機的設計者;黃家和,1999年生,承擔地面測控站的軟件設計任務……“我們?yōu)閴粝攵 边@個嫦娥四號任務中最年輕的團隊,霸氣地宣告世界——屬于他們的未來,才剛剛開始。
2.許多店家為了吸引顧客,盡量增加招牌的亮度。然而,日本的一家羅森便利店(Lawson)卻把招牌熄滅了一年多。原來,店主發(fā)現(xiàn)招牌上的字母“L”不亮后準備維修時,發(fā)現(xiàn)燕子已在上面筑巢。如果要修燈就必須把燕子巢清理掉,店長最終還是放棄了維修。一年過去了,5只小燕子在這里出生。店主說,以后燕子應該還會回來,所以“L”也會一直黑下去。小小的善意,卻很暖心。
1.子衿:靈云禪師見桃花而悟道,人們聽說后紛紛效仿,爭頌桃花,有人甚至將桃花當飯吃了五十年。張旭偶然看見挑夫搶在公主出行的隊伍前過路,從而悟出草書運氣的方法。但如果天天去山中看桃花,每日跟在挑夫后面等著瞧,就能瞧出門道來嗎?怪不得一有名家出現(xiàn),人人爭著要簽名,原來是想得名家真?zhèn)靼?。殊不知,靈云禪師見桃花前,已踏踏實實修煉了三十年;張旭看到挑夫過路時,書法幾已爐火純青。見桃花、遇挑夫,都只是引線。
2.張希:唐代圍棋大師王積薪,總結出“圍棋十訣”流傳后世。其中第一條竟是“不貪勝”。圍棋作為一項比賽,爭的就是個輸贏,“不貪勝”如何理解呢?下棋為了勝利不假,可以求勝而不可貪勝,“求”是朝著既定目標努力,“貪”則是對欲望無限放大——既要贏得快又要贏得多?!柏潯睍屓诵膽B(tài)失衡,人往往因此急功近利、鋌而走險,最終痛失好局。理解“求而不貪”的深刻哲理,對人生大有裨益。
編輯/關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