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綠油油的麥田里
面對這些模樣幾乎一樣的苗子
你很難分清:到底哪根是苗,哪根是草
只有我的爺爺從嫩苗時就認識它們
該拔的連根拔起,該留的一根不少
我和兄長,是膝下無男的爺爺承包地中
最得意的兩根嫩苗
初中畢業(yè)的那個晚上
從不沾酒的爺爺喝得大醉
面對兩張縣城高中的錄取通知書
他不知該把哪個當成稗草,狠心拔掉
我知道爺爺有些不忍心
畢竟稗草和苗一樣
都披著綠油油的外衣
都一樣惹人喜愛
打斷骨頭還連著筋……
和兄長相比,我是幸運的
像那些季節(jié)里發(fā)芽的嫩苗一樣
留在田地里,繼續(xù)拔節(jié),揚花,結果
而兄長,像一根生不逢時的稗草
被爺爺狠心地輕輕一拔
這些年來,讓我心生敬畏的事物越來越少
唯有在稗草面前,我永遠卑微
春水或者與野鴨子有關
此刻,野鴨子是瘦下來的青泥河中
唯一能夠讓河水再次豐盈的喜悅
它們像一根根黑色的火柴頭
在平靜的河面上,用翅膀劃亮整個春天
左一圈,右一圈,把生活一點點蕩漾開來
在乍暖還寒的橋頭,把自己站成一面墻
用內心的閃電溫暖這些樸素的事物
橋上行走的人們,也請你們在風中
說一些順耳的話語
別讓倒春的寒流,再次襲擊喜笑顏開的河流
讓我們一起和春天達成默契,握手言和
站在人來人往的橋頭
風像一把高高舉起的鞭子
在我的頭頂晃來晃去
春天說來就來了
日益蒼老的我,其實就是
岸邊那只遲遲不肯下水的野鴨
羞于再說出,對河水的愛
作者簡介:鄧小鳴,男,甘肅省成縣人。曾在《星星》《詩選刊》《牡丹》《詩歌大觀》《河南科技報》等刊物發(fā)表散文、詩歌作品多篇(首),現(xiàn)供職于甘肅省成縣農村信用合作社。
(責任編輯 劉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