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研究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1.2方法1.2.1"/>
樊榮榮
【摘要】目的:探究兩種藍光照射方法治療新生兒黃疸的效果。方法:將112例研究對象隨機分成研究組與對照組,研究組采用間斷藍光照射,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藍光照射,觀察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結果:研究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針對新生兒黃疸,兩種藍光照射方法均具有顯著的治療效果,但是間斷藍光照射對新生兒的造成的不良反應較小,更加安全可靠,所以值得推廣。
【關鍵詞】藍光照射方法;間斷藍光照射;常規(guī)藍光照射
【中圖分類號】R722.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7X(2019)17-0024-01
醫(yī)學上把出生28天以內的新生兒的黃疸,稱之為新生兒黃疸。新生兒黃疸主要是由于新生兒的膽紅素代謝出現異常,引起血中膽紅素水平升高,從而出現皮膚、黏膜及鞏膜黃染的病癥。針對新生兒黃疸,主要是采取光照療法,通過降低血清總膽紅素來治療新生兒。本研究就探究兩種藍光照射方法治療新生兒黃疸的效果,具體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門診接收的112例新生兒黃疸患兒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患兒分成以下兩組:研究組56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28例;年齡3-10天,平均年齡(5.12±0.4)天。對照組56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26例;年齡4 12天,平均年齡(6.14±0.54)天。一般資料上對比兩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儀器:本次光照治療選取的是寧波戴維醫(y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型號XHZ型號的新生兒黃疸治療箱。
1.2.2具體步驟
根據接收的新生兒,醫(yī)護人員需要在患兒入院后對其進行經皮測膽紅素測定經皮測膽紅素值,同時采取靜脈血和微量血方法測定血清膽紅素濃度,排除由于測定部位原因引起的誤導黃疸情況,排除新生兒早產和母嬰血型不合導致的溶血因素形成的黃疸情況。根據患兒的血清膽紅素值情況進行治療和護理工作,安排護士對藍光治療的患兒進行人工喂養(yǎng),同時根據患兒的身體情況進行相應的補液,并對患者的各項指標進行監(jiān)測,保證患兒身體的電解質平衡和其他身體指標正常。在新生兒進行光照治療前,先做好光照治療的準備工作,將新生兒臥于光療箱內,用黑色的眼罩蒙住雙眼保護新生兒視網膜,在將新生兒的會陰、肛門等部位用尿布遮蓋住,其余身體部分裸露在藍光下。隨后,研究組采用間斷藍光照射,每次治療的時間為8小時,患兒照射8小時后間斷6小時后繼續(xù)照射,總共進行藍光照射48小時后停止光照治療;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藍光照射,對患兒進行48小時不間斷藍光照射治療。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和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其中治療效果的評定標準為:顯效:治療48h后,通過皮黃疸檢測儀檢測,患兒的測量指數<11mg/dl,且皮膚鞏膜黃疸癥狀徹底消失;有效:治療48h后,通過皮黃疸檢測儀檢測,患兒的測量指數<11mg/dl,皮膚鞏膜黃疸癥狀逐漸消失;無效:治療48h后,通過皮黃疸檢測儀檢測,患兒的測量指數>11mg/dl,皮膚鞏膜黃疸癥狀并未消失。
1.4統(tǒng)計學分析
使用SPSS20.0軟件做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卡方檢驗,P<0.05表示差異顯著。
2.1比較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
研究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患兒比較不存在明顯差異(P>0.05),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2.2比較兩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
研究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患兒比較存在明顯差異(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中最常見的一種臨床疾病,該疾病主要可以分為兩種: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生理性黃疸是一種短暫性黃疸,一般是新生兒在出生后的2-3天出現,隨后7-10天自然會消退;病理性黃疸是新生兒出生后24小時內就出現,且持續(xù)時間較長。有研究表明,新生兒黃疸如果治療不及時極易引起膽紅素腦病,新生兒在出生后一周時間內會出現神經系統(tǒng)的癥狀,嚴重的會直接引起患兒窒息、缺氧、酸中毒等造成新生兒夭折。臨床上針對新生兒黃疸,主要是采取光照療法,通過降低新生兒血清中未結合膽紅素,在光照后未結合膽紅素發(fā)生構形異構體、結構異構體和光氧化作用的產物,能夠有效的降低新生兒身體內的血清總膽紅素指標,幫助新生兒脫離危險。目前我院采用的光照療法主要是藍光照射,將新生兒臥于光療箱內,用黑色的眼罩蒙住雙眼保護新生兒視網膜,在將新生兒的會陰、肛門等部位用尿布遮蓋住,其余身體部分裸露在藍光下,主要是采取連續(xù)或者間歇性的照射,幫助新生兒體內的膽紅素下降到正常指標。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兩種藍光治療方式的治療效果不存在差異性,均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但是對于新生兒的健康安全角度考慮,間斷藍光照射能夠降低對新生兒造成不良反應,更具有安全性。
綜上所述,針對新生兒黃疸,兩種藍光照射方法均具有顯著的治療效果,但是間斷藍光照射對新生兒的造成的不良反應較小,更加安全可靠,所以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