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女兒上初中后,老公和孩子都說我越來越嘮叨了。以前我不是一個嘮叨的人啊,為什么現(xiàn)在我變嘮叨了呢?
韓美玉
答:我羅列幾點父母嘮叨的原因,供您自我反思和改正之用。
1.自身原因
一般軟弱和緊張型的人容易嘮叨。由于不放心,才一次次地重復。軟弱和緊張型的人看到別人沒有按照自己的話做,就以為別人沒有聽到自己說話而重復說。
2.思想原因
有些父母希望孩子能夠?qū)崿F(xiàn)自己沒能實現(xiàn)的夢想,這不僅會讓孩子背負沉重的壓力,還會讓父母一旦發(fā)現(xiàn)孩子沒有按照自己預期的去做,便不斷督促,從而不自覺地開始了嘮叨。
3.子女原因
由于父母的驕縱、溺愛,孩子養(yǎng)成了任性、唯我獨尊的個性。在平時教育中,家長明顯感到言語不起作用了,但又找不到其他好辦法,便錯誤地認為,孩子說一次不聽,就說兩次,兩次不聽,就說三次……反正只要自己多說幾次,他總會聽進去的吧。
4.觀念不同
孩子漸漸長大,接觸的事物越來越多,慢慢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有些父母不能正視這一點,總以老觀念、老辦法來要求、約束孩子,孩子難以聽從,父母就反復教育,以期改變孩子。
只有當家長真正了解自己嘮叨的原因后,才能從源頭上解決問題。
在家庭教育中,家長的正確做法是:既向孩子講清理由,又讓他感到?jīng)]有討價還價的余地,始終保持這樣的態(tài)度,不用你嘮叨,慢慢地,孩子就會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了。
問:9月開學后,孩子就上高三了。這一年壓力大、任務重。為了不浪費一分一秒,孩子準備列出詳細計劃。請問,這樣做可行嗎?
李曉寧
答:我建議高三學生給自己制訂一份實用的規(guī)劃,而不是詳細的計劃。因為計劃趕不上變化。生活總在變化當中,它會不斷干擾列好的計劃,最后導致計劃成了一紙空文。那么,怎么制訂規(guī)劃呢?
1.堅定志向:立志
韓愈曾自我勉勵:“彼能是,吾乃不能是?”意思是說,別人能辦到的,難道我就做不到嗎?在高三這個關(guān)鍵節(jié)點上,確立志向,比之前任何時候都重要。因為十二年的拼搏,不就是為了打贏高考一戰(zhàn)嗎?
2.心靜少動:寧靜
曾經(jīng)的浙江省文科高考狀元王子君說:“晚自修從晚上六點到九點,坐三個小時的冷板凳很重要,它讓我整理一天學習的知識,及時查漏補缺?!鄙聿欢▌t心不靜,高三不運動不行,多運動也不行??梢悦恐艽蛞淮位@球,然后每天抽時間做一些有氧運動如散步、慢跑等。
3.確定目標:具體
目標定得太高太低都不好,“跳起來,夠得著”是理想狀態(tài)。根據(jù)自身實力,大致確定每次考試應在班上、年級排在多少名左右。當完成一個個小目標后,自信心和實力得到了積累,再去追逐下一個目標。切記,無論別人考第一還是倒數(shù),都與你無關(guān)。你的目標,永遠為自己而定;你的比較對象,永遠是過去的自己。
4.平衡心態(tài):坦然
到了高三,大考小考會數(shù)不勝數(shù),容易讓人滋生消極情緒。當你覺得自己有了“心理問題”,別大驚小怪,每個高三學子都有同樣的苦惱。壓力大時,要學會自我調(diào)節(jié),通過運動、音樂等來減壓。
5.拒絕戀愛:專注
情竇初開,加上自制力不強,高中生戀愛會比大學生戀愛付出更大的代價。畢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分給戀愛一部分,分給學習的自然就少了。
6.相信“黑馬”:堅持
在月考、模擬考中沖在前面的同學,高考不一定還沖在前面;而平時考試成績中等偏上者,卻往往成為高考中的“黑馬”。成為“黑馬”,靠的不是運氣,而是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和平常心態(tài)。知識的積累,別奢望一口吃成胖子,更不要淺嘗輒止,因為一旦放棄,你的高考戰(zhàn)役未打就先敗了。
7.以“本”為本:減負
這里的“本”有三重含義,一是課本,最好把課本看到能背出來的程度,絕不能只做試卷而忽略課本;二是考綱(有的省份稱之為考試說明)必須細看,無論是命題者、教研員還是老師,全是以它為綱;三是近三年的全真試卷。能把這三點做細做透,試卷少做一點也無妨。
8.用心校正:聰明
聰慧的學生非常看重考后的校正,用心總結(jié),徹頭徹尾弄懂一份試卷。另外,一定要有糾錯本,每次考完就做糾錯筆記,高考前看看。
9.探尋規(guī)律:明理
明理即找到學習規(guī)律。如果不能明理,學習效率就會大受影響。明理沒有固定的方法,唯有多問、多思。多問,打破砂鍋問到底,不怕丟人。多思,理解解題步驟和規(guī)律,為什么能從A步驟推到B步驟?其思維過程是怎樣的?
做題多不值得稱道,能弄清題目才是本事,后者比前者更耗腦力,因此可能不受“歡迎”??梢坏┟骼?,你就會很受“分數(shù)”的歡迎了。
問:孩子上學后,我加了孩子班級的微信群。最近,有家長在微信群里惹惱了老師。請問,微信群里什么樣的家長不受老師歡迎呢?
尹文龍
答:以下幾種家長是不受老師和其他家長歡迎的:
1.討好刷屏型
1)老師一發(fā)話,家長馬上回應:“您辛苦了,保重身體?!?/p>
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公布的消息,看到即可,無需回復。為防刷屏,“收到”二字都無需回復。
2)你說好我跟一句,你說不好我踩一下。一條信息幾十人回復同樣內(nèi)容,結(jié)果導致重要信息很快被“淹沒”。有話可以群外私聊,切不可肆意刷屏。
3)晚上10點后,還在群里發(fā)消息。
晚上盡量不要在群里聊得太晚,以免影響他人休息。
2.炫富顯擺型
1)炫耀孩子的成績。
這種行為,其實就是在傷害成績差的孩子及其家長的心。
2)曬各種旅游照。
這種私人照片在朋友圈曬曬就行了,發(fā)在班級群里,只會引起大家的反感。
3)時不時地把孩子做的貼畫、完成的作業(yè)、寫得工整的毛筆字發(fā)出來,請大家點贊。
其實,即使家長不在群里展示自家孩子的表現(xiàn),孩子的優(yōu)秀也是遮擋不住的。優(yōu)秀而低調(diào)的孩子,才讓老師喜愛。
3.過度關(guān)注型
1)每日不停地在群中詢問老師孩子的情況,生怕孩子在學校出現(xiàn)什么狀況。
2)一個孩子,父輩、祖輩都要加入班級群。
家長越這樣,孩子就越累。
4.發(fā)布無關(guān)信息型
在班級群里集贊、投票、賣東西……
5.群里爭吵型
1)孩子在學校和同學發(fā)生爭執(zhí),家長護犢心切,在群里開戰(zhàn)。
你如此沖動,又如何教育孩子冷靜?請記住,你是孩子學習的榜樣。
2)與老師開戰(zhàn)(這種情況很少,但是也存在,如責備老師偏心)。
越這樣,越應該與老師私下溝通。另外,家長與老師溝通時,一定要調(diào)整好心態(tài),對老師始終報信任態(tài)度,這點非常重要。
問:我特別討厭孩子發(fā)脾氣,一看孩子發(fā)脾氣,我就煩躁,同時束手無策。請問,面對發(fā)脾氣的孩子,我該怎么辦?
熊明華
答:孩子發(fā)脾氣,無論有無正當理由,聰明的家長都不會跟他對著干,而是以柔克剛,讓孩子從壞脾氣中走出來。
1.用簡短的句子接納他
孩子鬧情緒,家長一味打罵,當時可能會起一些作用,但長期如此,負能量爆棚只會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家長不妨用“是嗎”“嗯”“我明白了”等簡短的句子表示對孩子情緒的接納,以此換來孩子的信任和平靜。如孩子回家說:今天作業(yè)太多,累死我了!聰明的家長會說:是嗎?快歇歇。而苛刻的家長則會說:我還沒聽說上學會累死的!
2.用相同的感受回應他
孩子高興,你也應該表現(xiàn)出高興;孩子悲傷,你也應該表現(xiàn)出悲傷,以撫慰孩子。這樣,孩子會認為你是懂他的。孩子考了好成績,聰明的家長會說:好孩子,我真為你高興,這是你平時努力的結(jié)果!而苛刻的家長則說:有點成績就沾沾自喜,成不了大氣候!孩子還沉浸在歡樂中,你卻迎頭潑冷水,不僅會讓孩子“晴轉(zhuǎn)陰”,還會讓孩子認為,我努力了,反倒惹家長不高興,下次我就不努力了。
3.用豐富的想象包容他
孩子不小心把泡泡糖吞到肚子里,又害怕又著急,聰明的媽媽會說:“哎呀,吃了泡泡糖就會變成大泡泡糖,快去喝水!”孩子把顏料瓶打翻,聰明的媽媽會說,要是吹口仙氣能復原就好了。聽到媽媽這么說,孩子的壞心情馬上就沒了。而孩子生氣,也可能是受了不公正的待遇,也可能是和小伙伴發(fā)生了沖突,家長不應立即制止他的生氣行為,而應該給他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允許他發(fā)泄心中的委屈和憤怒,如哭泣、大吼或摔枕頭、踢沙袋等。
家長要記住,情緒如洪水,越阻攔越泛濫,所以最好的做法是疏導。當孩子發(fā)脾氣時,引導孩子將不滿、不快發(fā)泄出來,而不是阻止他,責備他。
【編輯: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