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建軍
貪婪滋生之日,就是“防火墻”崩潰之時,“欲”不設防就一定會變成“獄”。在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今天,這種貪欲顯得更是無知荒謬。檢視問題抓整改,自身警覺不可不察。
人的欲望猶如樹木花草的枝蔓,不加修剪,必然瘋長為害。其實,每個人都不是生活在真空中,面對形形色色的誘惑,思想會起變化,心中會有波瀾,這是人之常情,并不可怕。社會學上的“橫山法則”早就告訴人們,最有效且有持續(xù)性的約束,并非外在的強制力量,而是內心的自我控制。正如明朝名士王守仁所言:“想要避免欲望,最好的辦法就是遠離,甚至不要多看一眼。這不是膽子小,而是從根源上隔絕欲望?!边@種看似無情的遠離,卻是人生難得的警醒。
欲望與生俱來,人人都有。一些人為何不心安,多因放縱了欲望。不過,是做欲望的主人,合理管控欲望,讓欲望成為進取和發(fā)展的動力,還是成為欲望的奴隸,卻是一個共產(chǎn)黨人是否合格的分水嶺。
不過,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些人似乎不太明白這個道理,在欲望的慣性作用下而控制不住自己、導致“翻車”的大有人在。不少腐敗官員從“貧”走向“貪”,表面看是對財物的貪婪,實為思想上的貧窮、精神上的貧瘠、心理上的貧困、初心上的貧乏。
合理的欲望是幸福生活的動力源,泛濫的欲望則是腐化變質的催化劑。凡事過則損,我們常說“過猶不及”,把握欲望與遠離的關系,就能盡現(xiàn)做人做事的智慧。
欲多則心散,心散則志衰,志衰則思不達。人并非天然境界覺悟高,覺悟和權力大小成正比更是一種奢望。作為黨員領導干部,堅守些什么、反對些什么,應該明明白白、清清楚楚。那些黨內的“老虎”“蒼蠅”,哪個不是在膨脹的欲望中一失足成千古恨,最終逃不過爬得高、跌得慘的結局。
貪婪者可能暫時得到不少實惠,實則是買了張通往地獄的門票。任何事物都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不能慎始,是開始自覺不自覺地走下坡路的起點,也是為人做官要守住的難點。
“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欲望變得簡單,私心變得渺小,公益才能昭彰。管好欲望,就要自律。自律首在修心,重在自我凈化,方能自我革命。內心深處立起道德準則,即使外界汪洋肆虐,內心也波瀾不驚。
為官發(fā)財當兩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底線,共產(chǎn)黨人更要有自己的尊嚴與是非觀。對黨員領導干部來說,職務越高、權力越大,越不能放松要求、放棄原則、放縱欲望。領導干部的政德是人民利益,人生追求的價值是人民幸福。只有舍棄“小我”,成就“大我”,才能以堅實的脊梁擔起時代大任。
毋庸諱言,任何人都不能戒除貪欲,只能以理智加以控制?;貧w本真,無非是廣廈千間,夜眠不過七尺;良田萬頃,日食僅為斗升。再多的欲望并不會給人帶來快樂和自由,反而會增加無窮的痛苦和煩惱,誰要是總被欲望牽著鼻子走,一輩子都不可能感受到幸福??纯船F(xiàn)實中那些落馬的貪腐分子,控制不住欲望,抵制不住誘惑,變得貪婪甚至道德敗壞,最后鋃鐺入獄,不都是欲能敗德的例證嗎?
不慎于初,必悔于后。社會有規(guī)則,做人有原則,為官有正道。養(yǎng)心莫善于寡欲,養(yǎng)廉莫善于止貪。抵御誘惑,除了要用紀律“捆住”自身,關鍵還得修身立德守初心、秉公用權擔使命,不斷增強抵御誘惑的免疫力,為官才有定力,人格才有魅力,就能像松一樣鐵骨錚錚、遒勁有力,像竹一樣堅韌不拔、剛正不阿,像梅一樣經(jīng)霜傲雪、知難而進,像菊一樣高風亮節(jié)、惟吾德馨。
“慎始而敬終,終以不困?!毙闹杏薪洌瑒t不越規(guī);心中無戒,則必逾矩。自修之道,莫難于養(yǎng)心。正因其“難”,才非要下苦功夫不可。而警覺與警醒則是睿智的選擇與另一種的堅守。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機關事務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