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秋
不純粹的理想主義者最容易死在黎明前,因為他不僅要承受達到理想高潮前的痛苦,還要負責懷疑自己的人生。而我就是這樣的人,一邊“喪”,一邊生活。生活的意義對我來說可能就是積極地求生,因為我總覺得人太過渺小。
(一)
高二升高三的那個暑假,我沒有去補習班。
我和我媽說:“去了補習班,大家也只知道玩手機?!?/p>
我媽卻說:“你連去玩手機的機會都不給自己?!?/p>
所以,整個假期,我都待在家里看金庸小說——亂世與少年,快意恩仇,瀟灑市井。我在自己幻想的“理想國”里熠熠發(fā)光,可在現(xiàn)實中卻是個不折不扣的失敗者。我根本分不清理想和想入非非的區(qū)別,我的幻想像是一個危險的信號,我有預感它會像炸彈一樣突然在我的高三中爆炸,使我墜入深淵。
(二)
而真正到了高三這一年,仿佛跨過了一道分水嶺,我的心境一夜之間澄明起來。我學會了靜下心來思考問題,每天做一套英語題,即使是待在沒有空調(diào)的屋子里,也感覺平靜舒爽。那時候我才明白,高考考的是大家在面對枯燥甚至是不喜歡的事物時是否可以堅持下去,是否能脫穎而出。高三階段從不缺乏聰明伶俐的人,缺的是把算錯了五遍的圓錐曲線題重新驗算第六遍的人。
在高三開學的摸底考試中,在題目很難的情況下,我仍然“堅持”自己的做題節(jié)奏,最終數(shù)學如我預期的一樣——考了五十幾分。雖然這是我的正常水平,但當我真正看到自己的總分時,內(nèi)心的恐懼噴涌而出。在分析了各科的得分情況之后,我下定決心要改變自己,朝著目標努力。
我理想中的數(shù)學分數(shù)是九十分。那時候周五下午有數(shù)學連堂課,算上中午自習、下午自習,大半天的數(shù)學卷子做下來,直做得我頭暈惡心。偶爾向窗外探頭,我都會覺得頭暈目眩。因為要在周五下午的自習課上找老師問問題,所以我只能拼命地做真題,找出自己的問題。
經(jīng)過這一系列高強度的學習之后,我積累了一些數(shù)學答題技巧,碰到固定題型都會做了。為實現(xiàn)達到九十分的目的,我規(guī)定自己必須要拿下某些題型,把導數(shù)和圓錐曲線所有的解題方法都整理了出來。就這樣,我一遍一遍地努力,用著笨拙的方法,希望自己能夠如愿。
故事的結(jié)尾就是我的高考數(shù)學如愿達到預期目標,甚至比預期分數(shù)高了三十分。可是這個過程實在太難了,難得我再也不想重來第二遍。畢竟高三備考生活很苦,最令人難以消解的就是來自內(nèi)心深處的痛苦——“我能考上嗎?”“考不上我該怎么辦?”
(三)
如今在大學里,我再次看待高三,有了不一樣的心境,有種“旁觀者清”的感覺。而最深的感悟便是“努力能解開很多的困局”,心里裝著目標,日子便不難過了。
當一群來自天南地北的人組成了一個大學班級,你會發(fā)現(xiàn)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行為方式,但是自律的人總能脫穎而出。如果說高考只是我們?nèi)松飞系囊粋€必經(jīng)階段,那么習慣就是影響我們一生成敗的關(guān)鍵因素。
最后我想說,高三真的需要堅持,不管你二??嫉枚嗝丛愀?,你也要相信:乾坤未定,大家都是英雄。我喜歡聽的《驚雷序曲》中有一段歌詞:“赤誠的勇士前赴后繼/青年豈能茍于迷醉/舊世界我沒有任何留戀/愿做星火/直到黎明”。我始終認為黎明是屬于我們每一個人的,不管你此時此刻有多么痛苦,你仍要懷抱這份希望。即使是再難走的路,也只是人生路上的一部分而已。
從來沒有一場考試可以決定人一生的成敗,重要的是你的選擇,更重要的是你自己的態(tài)度。愿你在迷茫脆弱的世界中,永不失一顆勇敢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