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馬駿一
身份:芭蕾舞老師,輕舞飛揚芭蕾藝術中心創(chuàng)始人
技能:旋轉跳躍,舞出最美人生
小時候,媽媽帶我去看芭蕾舞劇演出。舞臺上芭蕾舞演員的漂亮裙子和鞋子,讓愛臭美的我萌生了想要學習跳舞的念頭。從那時起,每個周末,我便開始了坐在媽媽的自行車后座上往返于家和少年宮的舞蹈人生。
離開杭州到上海戲劇學院附屬舞蹈學校學習芭蕾舞時,我才10歲。從此,我開始了日復一日的舞蹈練習生涯。
和別的學校早自習時的瑯瑯書聲不同,早晨6點多,我們便在四面都是鏡子的舞蹈教室熱身,復習前一天學到的舞蹈動作。專業(yè)課一周六天,每天至少要練5個小時——把桿練習、中間練習、跳躍練習、旋轉練習、足尖練習等,練上一遍又一遍。強度之大,即使在冬天,教室也不需要開空調,因為每個人都大汗淋漓,汗水浸濕了練功服,衣服甚至能擰出水來。
十來歲的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加上訓練量大,經常會餓會多吃,體重管理這件事于我,可太有話說了。每周都要稱體重,如果增了一斤,就要跑操場10圈。要怎樣才能讓指針不往更重的方向偏呢?稱重當天不吃早飯、不喝水是常事;趁著排隊的時候趕緊把大小發(fā)卡都取下來,能輕一點是一點;排后面的人悄悄拎一下正在稱體重的人的衣服……老師也“抓”出了經驗,父母每隔一個月來看我們一次,他們前腳剛走,老師后腳就來寢室檢查,看看父母有沒有給我們帶零食,查到了就把零食放到儲藏室。而我們會想各種辦法應對,比如藏在臉盆里,上面蓋上臟衣服,或者放進外套口袋里,再把外套拿到陽臺上晾起來。
嘴饞歸嘴饞,訓練我們依然會認真對待。因為如果在附中變胖了,那大學就不能繼續(xù)學這個專業(yè),舞蹈生涯就相當于結束了。
受傷是不可避免的,腳趾破皮、指甲脫落這樣的傷,根本不能夠跟老師請假,除非是扭傷了腳。我還挺幸運的,沒有受過什么大傷。附中畢業(yè)后,我順利考入了上海戲劇學院。
就這樣,附中5年,大學4年,加在一起就是9年。練功、跳舞就跟吃飯一樣,成了我的日常。
“老師,老師,我知道怎么跳芭蕾!”
第一節(jié)課,總會有學生在我還沒開始介紹時就猛地站起來,試圖把腳尖立起來,做出跳舞的姿態(tài)。No!這樣太危險了,我趕緊制止她,然后拿出提前準備好的芭蕾舞鞋,一邊示范一邊為學生講解。
“這個鞋子,有一個專業(yè)的名字,叫作足尖鞋。它可不是普通的舞蹈鞋,它的前部是硬的,并在最前端形成一個小小的平面,用來幫助大家立起足尖,里面有一個硅膠套,穿上它之后再穿鞋子,可以保護你們的腳趾。設想一下穿上它的感覺,就像灰姑娘穿上水晶鞋一樣,哇,美翻了!”
除了特別吸引目光的芭蕾舞裙和鞋子,我們還會跟新來的學生講述芭蕾舞的起源。芭蕾源于歐洲的宮廷舞蹈,跳的人都是貴族,會很注意儀態(tài)和氣質。這時候我會說:“你們是公主,公主邀請王子跳舞應該是怎么樣的?”學生馬上就會把手伸出來,抬高下巴,做出她們理解的高雅姿態(tài)。來學芭蕾的大多是女孩子,這樣一說,她們就很有興趣了。
我曾經教過的班里有一個女孩,剛來的時候矮胖矮胖的,肚子也圓滾滾的,舞蹈服穿上撐得小肚子都露出來了。每次媽媽來送她,都能看見她一邊扒拉著舞蹈服的下擺,一邊抽噎著跟媽媽討價還價:“媽媽,我不想上課,我想回家……嗚嗚嗚,我能不能兩周來上一次課……”別人揮灑的是汗水,她揮灑的滿是委屈的淚水。
到了第三年,她終于可以穿足尖鞋了。分發(fā)足尖鞋的那一天,她表現(xiàn)得格外積極和興奮,我還沒說如何穿呢,她就將鞋子套在腳上,站了起來。鞋子的綁帶還散著,當然立不起來,但她卻對著鏡子里的自己笑了。這是我第一次在她臉上看到這樣開心的笑容。我突然發(fā)現(xiàn),曾經那個愛哭鼻子的小胖妞不見了,時光和芭蕾催促著她慢慢成長起來,一個扎著精神的馬尾、笑容漂亮、纖細秀氣的小姑娘出現(xiàn)在了我眼前。
長期學習舞蹈的人,總會慢慢培養(yǎng)出一種優(yōu)雅的氣質。在學校列隊時擔任領操,挑選啦啦隊時很容易被選中,運動會也常常是舉牌子的那個??粗齻兊膬x態(tài)慢慢變好,在人群中變得出挑,我時常會覺得自己有一種神奇的能力,揮一揮仙女棒,就能把人變漂亮,教起舞蹈來就越發(fā)有干勁了。
和現(xiàn)在擁有三間透明寬敞的玻璃舞蹈房不一樣,10年前剛剛建立的工作室,只是一個從學校租借的簡陋教室。因為沒有錢請人,從推廣、宣傳、授課到清理教室,我一人身兼數(shù)職,全做了。即便是在那樣的情況下,我依然堅持在第一年就舉辦匯演,讓孩子們能夠登上更大的舞臺展示自己。
到了第四年,我們辦了屬于自己的首場專場匯演。要排多少個節(jié)目,才能撐完一整場匯演,成為第一個讓我們頭疼的問題。于是,我們提前半年就開始著手準備,根據(jù)班級不同的進度進行統(tǒng)籌,每個班出一到兩個節(jié)目,定下來之后便進行節(jié)目編排。年齡小一些的,因為沒有基礎,排一些帶有芭蕾元素的少兒舞蹈;高年級的會更專業(yè),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學生還可以擁有三到五分鐘的獨舞時間。演出前一個星期,我每天晚上睡覺前都會思考還有什么東西沒買,還有什么沒考慮到的,一顆心吊到嗓子眼,又激動又緊張。
到了匯演當天,我才發(fā)現(xiàn),跟打仗一樣的匯演現(xiàn)場比起來,排練的問題根本不算問題。首先,一個老師要管理好幾個班級,每個班級都有10到20個學生。其次,老師還要負責這么多學生的化妝、服裝,要顧著后臺安全,要注意彩排走臺,雖然有家長幫忙,依然焦頭爛額。表演時,也常常出現(xiàn)意外情況,有的孩子沒參加過表演,緊張到哭;有些孩子不敢上臺,家長直接推她上去;還有上臺忘了動作,傻乎乎地站在原地的……那一天,我?guī)缀鯖]有坐下來過,也沒來得及喝一口水。十多個節(jié)目結束了,帷幕落下、掌聲響起的那一瞬間,我長舒了一口氣。
雖然每年的匯演都如此辛苦,但看到孩子們在臺上的表演,我就會覺得非常值得。舞臺能帶給她們成就感和自信。啟蒙班的孩子坐在觀眾席眨巴著懵懂的大眼睛,看著高年級小姐姐在聚光燈下自信地表演,她就能知道,如果自己堅持下去,也會像這些小姐姐一樣跳得這么美。就像小時候第一次看到芭蕾舞演出的我,內心突然恣意地生長出一株名為舞蹈的幼苗。
我曾想過,如果不曾學舞蹈,現(xiàn)在的我會在干什么?太難想象了。當然啦,如果要訴苦,我也能說一大堆,比如一天要站10個小時授課,和別人相反的工作時間,再比如作為經營者還要憂慮生源和師資流失問題……后來我想明白了,練習舞蹈的那些日子讓我變得比普通人更有毅力,更能吃苦,這些品質的確為我的人生助力了很多。
常常有人問我,學芭蕾能給文化課加分嗎?這追求也太低了,學芭蕾是給人生加分的。
(采寫:劉小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