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梅
小時候,我并不喜歡荷花,它生活在水里,我奔跑在大地上,似乎并不相干。但是我卻喜歡荷葉,那葉上滾來滾去不斷變換著形狀的水珠特好玩;還喜歡蓮蓬,喜歡香甜可口的蓮子,會在心里暗暗祝愿荷花早日凋謝,只有花瓣漸漸落去,蓮子才能飽滿可食。
我家的門前,有一荷塘,母親每次蒸包子饅頭,就會令我去掐個荷葉回來。我每次總是細(xì)心地尋找大小適合且看上去干凈的荷葉,小心翼翼地掐下拿回家給母親。母親會剔去荷葉的梗,把圓圓的荷葉鋪在籠屜里,碧綠的荷葉映襯著雪白的饅頭包子,十分賞心悅目。
現(xiàn)在想來,那時吃的饅頭或包子都帶著荷葉的芬芳,可惜在當(dāng)時卻沒有什么特別的感覺,倒是幾十年后想起,那荷葉的清香越來越濃烈。
夏天,我喜歡去荷塘邊玩耍,看小魚小蝦在荷間悠閑地游蕩。日頭高照時,我們掐個荷葉反罩在頭上,不管能否真的避暑,心中覺得格外涼爽;下雨時,也會掐個荷葉戴在頭上,盡管衣服淋濕,但被荷葉保護(hù)的頭發(fā)平安無事,覺得再大的雨又能奈我何。
那時掐荷葉從來沒有顧及到荷的感受,覺得那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荷葉生來就是給人掐的,不然,它最終也會老死在荷塘里,枯萎直至腐爛。滿池荷葉,有風(fēng)吹過時,便朝我們招手,仿佛請求帶它們到岸上玩耍,一點也沒有心機(jī)。但不管是孩子,還是蜻蜓、小鳥,都自顧自地玩耍,沒有誰替荷著想,于是,荷便開出一朵朵潔白或者粉紅的荷花,吸引人們的目光,用那獨特的芬芳誘惑著會跑會飛的生靈,讓它們永遠(yuǎn)不要忽視荷的存在。
我一直搞不懂,荷的芬芳從何而來。
本是一根淤泥里的根莖,春夏之時鉆出泥土,然后慢慢高出水面,按理說,不攜帶淤泥的腐臭已是難得,怎么卻能香氣四溢?難道是因為池水的洗滌,是陽光的照耀,是夏日風(fēng)的吹拂,但我們也在池塘里洗過澡,也在陽光下曬得黑亮,也曾迎著夏日風(fēng)奔跑,為何仍是一個個臭汗淋漓的野孩子。
荷的一生,只接觸了淤泥、池水、空氣和陽光,有時會有風(fēng)雨相伴,有時會有魚蝦嬉戲,有時會有蜻蜓親近,但也都不足以令其芬芳。荷的香氣真是奇妙,既不知從何而來,也不知最后去了哪里。到了秋后,滿池枯萎的荷葉令人傷感,那不復(fù)存在的香氣令人懷戀,世界變換了一種面貌,卻也丟失了很多寶貴的東西,例如荷香。
有段時間,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像荷一樣芬芳。
我曾在荷塘邊望著荷葉和荷花發(fā)呆,覺得不能生為一枝荷花,真是一種缺憾。
后來我遠(yuǎn)離了家鄉(xiāng),遠(yuǎn)離了荷塘。如今,我也只是在客廳墻上掛了一幅水墨荷花,即便如此,家里也充滿了荷的芬芳。這種芳香與記憶中的荷香有所不同,帶著一種紙墨的香氣,帶著一種思鄉(xiāng)的馨甜,帶著一種歲月的醇厚,似有似無,永久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