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麗敏
摘要:作為黨和政府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我國工會組織同時肩負著支撐國家政權、維護職工群眾利益的職責,近年來,隨著工會幫扶救助和送溫暖等活動的深入開展,工會的幫扶工作受到了政府及社會各界的重視與廣泛關注,這也對幫扶資金的管理與使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本文簡單介紹了提高工會幫扶資金使用效率的路徑建議,并結合工作實例就加強績效評價管理,提高工會幫扶資金的管理使用水平,提出幾點思考和建議。
關鍵詞:績效管理 幫扶資金 效益
一、前言
浙江省對幫扶資金的管理使用向來非常重視,浙江省財政廳和浙江省總工會先后下發(fā)了《浙江省職工幫扶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浙江省勞模慰問幫扶財政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等文件,而在《辦法》的指導基礎上,如何進一步提高幫扶資金使用效益,正是本文將全面績效管理引入幫扶資金使用領域的目的所在。
二、提高幫扶資金使用效率的路徑建議
(一)建立健全規(guī)章制度
要提高工會幫扶資金使用效益,制度的建立健全是保證資金合理規(guī)劃使用的前提,幫扶資金使用管理由此可實現有章可依、有章必依、違章必究,確保幫扶資金的安全運行。
1.完善各項幫扶制度。根據全總、省總有關文件的要求,建立健全困難職工生活救助、醫(yī)療救助、子女助學、法律援助等各項資金管理使用制度,規(guī)范操作流程,為資金的有序運作提供保障。
2.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工會各部門在幫扶資金的使用和管理過程中應各司其責。如:工會保障部門負責制定困難職工建檔和幫扶救助標準,編制幫扶資金分配和使用方案,指導督查幫扶資金的管理和使用。職工服務中心負責編報的幫扶資金使用預決算。工會財務部門負責幫扶資金的收付和管理,審核幫扶資金預決算。工會經審部門負責幫扶資金使用管理的審計監(jiān)督。工會還需重點關注職工幫扶中心職責、幫扶資金審批制度、幫扶辦法、法律服務辦法、信訪接待等制度的完善。明確各方職責,以保證各部門形成相互監(jiān)督和制約的關系,相關人員的工作質量、工作效率自然可實現長足提升[1]。
(二)完善績效考評機制
困難職工的幫扶救助工作是工會協(xié)助各級黨和政府為困難職工提供幫助,維護職工權益的重要途徑,更是幫助困難職工解決生產和生活問題,保障安全生產,進一步促進社會和諧發(fā)展,為黨和政府分憂的一項重要工作。如何進一步提高扶貧救困效果應是工會關注的重點,切實掌握幫扶情況,以保證幫扶資金能夠更為精準的用于困難職工,實現幫扶資金管理“先建檔、后幫扶、實名制”的要求。幫扶資金績效考評機制的建立能更好地促進工會幫扶工作的開展,按照一定標準量化幫扶效果并進行考核,幫扶資金的使用效益便能夠得到較為直觀展現。但值得注意的是,現階段我國工會幫扶資金績效考評機制尚不完善,一些地方工會忽視幫扶資金使用后期調查,也會影響幫扶資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發(fā)揮。因此,幫扶資金績效考評機制的建設必須得到重視[2]。
(三)落實全面績效管理
為進一步提高工會幫扶資金使用效益,全面績效管理的落實同樣不容忽視。
1.加強績效目標管理。工會應在預算編制中設置績效目標,明確幫扶資金使用的績效責任,配合項目整合、支出結構優(yōu)化,以實現幫扶資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在圍繞幫扶資金使用的績效目標管理中,預算績效目標的明確、績效指標的科學設計均屬于其中的關鍵,因此遵循“總分結合”原則、加強績效目標編制與自審、借鑒財政資金績效考評2E原則、深入推進“開門辦預算”,以夯實幫扶資金使用的基礎。
2.加強績效執(zhí)行監(jiān)控。進一步建立健全幫扶資金預算績效監(jiān)控體系,以推動幫扶資金使用績效目標的實現。監(jiān)控體系的建設需重點關注進度周期、項目實施、及時糾偏,保證幫扶資金能夠盡快“發(fā)放到戶、落實到人”,幫扶資金才能夠真正及時發(fā)揮作用。配合事后的監(jiān)督與整改,促使幫扶資金在完善的體系約束下更好服務于困難職工。
3.加強績效管理監(jiān)督。 幫扶資金的績效管理應貫穿全過程,加強幫扶資金使用的事前、事中、事后監(jiān)督,加大對幫扶資金的監(jiān)管力度,確保各項幫扶資金??顚S?。創(chuàng)新績效監(jiān)督方式、完善績效監(jiān)督手段、強化績效監(jiān)督處理。同時,工會應主動接受人大依法監(jiān)督、政協(xié)民主監(jiān)督,在必要時引入專家和第三方專業(yè)機構,推進預算聯網監(jiān)督工作,采取現代化監(jiān)督手段,真正做到敢于發(fā)聲、敢管敢嚴、長管長嚴[3]。
三、 幫扶資金管理使用績效評價的現狀分析與建議
為提升研究的實踐價值,本文選擇了金華市本級工會作為研究對象,深刻剖析專項資金績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金華工會非常重視困難職工幫扶救助工作,設有職工服務中心,由專職人員負責各項幫扶工作。近年來,我市工會按照全總、省總的有關規(guī)定和要求,不斷完善工會幫扶工作制度化建設,制定符合地方實際的實施細則;規(guī)范專項幫扶資金的管理和使用,改變傳統(tǒng)資金分配模式,實施幫扶資金的動態(tài)管理,合理匹配資金需求,推動地方配套資金的投入。2017年市、縣兩級工會專項幫扶資金達729.79萬元,幫扶人數93916人,其中:中央幫扶資金320萬元,地方配套資金409.79萬元,配套資金逐年增長,有效保障地方幫扶工作的開展;加大幫扶力度,在精準識別基礎上,根據困難職工解困脫困需求,精準施策到戶到人,2018年度,工會幫扶資金用于生活救助303.19萬元,幫扶人數829人,助學救助109.82萬元,幫扶人數271人,醫(yī)療救助131.46萬元,幫扶人數299人,困難職工在救助政策的幫助下,困難生活得到了緩解和改善。工會在對建檔職工救助的同時,安排經費對部分臨時困難的職工進行應急救助,使困難職工的滿意度和社會影響力不斷提高,為促進社會和諧發(fā)展起到積極作用。
幫扶資金管理使用績效評價的建議。
(一)準備工作
為實現全面績效管理,建議工會所屬職工幫扶中心引入平衡記分卡進行績效管理,由此夯實全面績效管理的基礎。
(二)建立使命目標體系
結合工會組織績效管理的重點,明確幫扶使命目標體系。
(三)收集和處理核心信息數據
核心信息數據的收集和處理屬于全面績效管理的重點環(huán)節(jié),工會因確定了三項核心信息數據,分別為救助覆蓋率、人員飽和度、回訪反饋數據量化,回訪反饋數據量化屬于重點中的重點。
(四)建議引入360度評價法
為評價基層人員在幫扶資金使用過程中的績效,工會職工幫扶中心可采用360度評價法,評價的一級指標包括主動調研能力、溝通能力、及時性、規(guī)范化,權重分別為25%、25%、20%、30%。其中:主動調研能力指標可細分為調研針對性、主動下基層調研意識兩個二級指標,權重分別為15%、10%;溝通能力可細分為接訪回訪態(tài)度、解釋政策能力,權重分別為10%、15%;及時性可細分為資金及時發(fā)放、及時評審上報,權重各占10%;規(guī)范化可細分為落實回訪制度、幫扶資金發(fā)放規(guī)范、堅持評估評議公正公平,權重分別為10%、15%、5%。
(五)應用幫扶資金使用平衡計分卡
建立工會幫扶資金使用平衡計分卡模型
(六)建立績效評估運行及反饋機制
在運用平衡計分卡和360度評價法的同時,績效評估反饋機制在幫扶資金使用效益提升中發(fā)揮的效用也不應忽視,建立績效評估運行及反饋機制,即可圍繞工作人員層面、縣級工會層面及考核人員,開展高水平的評估結果反饋,同時實現幫扶工作整體情況、幫扶資金總體使用情況的梳理,可為相關培訓工作的開展提供數據支持,具體評估結果也可大幅提高相關部門、人員的參與積極性。
四、結論
綜上所述,全面績效管理的開展能夠較好促進工會幫扶資金使用效益的提升,在此基礎上,本文涉及的建立使命目標體系、收集和處理核心信息數據、引入360度評價法、應用幫扶資金使用平衡計分卡、建立績效評估運行及反饋機制等內容,則提供了可行性較高的全面績效管理路徑。將績效管理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專項幫扶資金預算、執(zhí)行、監(jiān)督、評價等全過程,全面實施績效管理新機制,將有序推進工會預算支出績效評價工作,壓實績效責任,進一步提高幫扶資金使用效益。
參考文獻:
[1] 張淑媛.實施全過程績效管理機制? 提升幫扶資金管理使用水平[J].中國工會財會,2018(01):22-23.
[2] 汪勤.試析如何強化工會幫扶資金財務管理提高幫扶資金使用效益[J].財會學習,2017(02):64+66.
[3] 彭薇薇.基于強化工會幫扶資金財務管理提高幫扶資金使用效益的分析[J].財會學習,2016(12):27+29.
(作者單位:金華市總工會綜合大樓物業(yè)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