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曉雨
如果你知道10年后的自己依然不夠優(yōu)秀,還愿不愿意全力以赴呢?
我從來就不是一個優(yōu)秀的人。10年前如此,10年后也是,青春期里的敏感少女長大后順理成章地成為一個活在自己內(nèi)心世界里的城市邊緣人,這本身并不奇怪。比較特殊的是,偏偏我還是個焦慮感特別嚴重的人。
在我讀高中的時候,分文理科,家人都讓我選理科,我卻堅定地選擇了文科。嘴上篤定,內(nèi)心忐忑。
“我選擇文科,是因為有更多寫東西的機會?!蔽艺嬲_始寫作是在高二上學期,忽如一夜春風來,內(nèi)心飄起的雪幾乎要覆蓋整個春天,不知道從哪里爬出來的小蟲子蠕動著,松動了我原本貧瘠無聊的青春。我開始沒日沒夜地沉迷在文字中,如同一種本能,锃亮地,擊醒了我。
當時家里還沒買電腦,我就把厚厚的手稿帶進網(wǎng)吧,再一個字一個字敲打在文本里。我鄭重地投稿,再看它變成雜志上的鉛字。
其實當時的我并不知道寫作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意味著什么,只是喜歡,只是忍不住。如同一個貼身的口袋,我看到什么漂亮的、新奇的、好玩的故事都想立馬把它們裝到里面去。偶爾拎起來,掂一掂,有種說不出的成就感。
每個人其實都有屬于自己的神秘口袋,你可以稱之為天賦,也可以稱之為特長。有人幸運,很早就可以摸到這個口袋。有人的驚喜來得緩慢,讀書以后,工作以后,會慢慢找到它。但可惜大多數(shù)人可能摸了一輩子也不知道,到底哪個口袋里的東西才是最適合自己的。
10年前,我只是誤打誤撞選擇了一條自己喜歡的路。如果真有時光機可以回到當時的自己身邊,我一定會給她一個擁抱,謝謝她,在我15歲的時候,用蠻力幫我找到了一輩子的熱愛。
我還會去安慰那個自卑少女,不要擔心自己不夠好,因為你還年輕,年輕就意味著機會,你還有大把的時間可以去靠近自己想要的人生。
前幾天,我讀到1902年秋天,正處在青春期的奧地利作家卡卜斯寫給好友里爾克的信,對方在信中回復道:“親愛的先生,我要盡我的所能請求你,對于你心里一切的疑難要多多忍耐,要去愛這些‘問題的本身?,F(xiàn)在你不要去追求那些你還不能得到的答案,因為你還不能在生活里體驗到它們。―切都要親身生活。現(xiàn)在你就在這些問題里生活吧?!?/p>
這也是我想對你說的。
我這次回家鄉(xiāng)小鎮(zhèn)是為了參加好朋友楠楠的婚禮,婚禮辦得很熱鬧,站在她身邊的我,是伴娘,和我們曾經(jīng)約定好的一樣。
這不是嫁出去的我的第一個小姐妹了,從大學畢業(yè)到現(xiàn)在,陸陸續(xù)續(xù),我已經(jīng)參加了好多次婚禮。
開始的時候我們還辦單身Party,在布置好氣球、蠟燭的房間里說悄悄話,在唱到《明天我要嫁給你了》時,大家伙兒莫名其妙就紅了眼眶。那時的我們,雖然步入社會,但到底沒受太多侵蝕,還是有力氣折騰的。
到楠楠結婚前一天,我們都懶得出去嗨了,幾個人喝完下午茶,就坐在車里哼唱著周杰倫的歌曲。天空飄浮著的云朵,聚散離合,像極了現(xiàn)實。
我開玩笑地說起10年前自己的心愿:如果不能嫁給愛情,那我想嫁給自己的青春。
有點兒羞恥,其實我從小就想嫁給自己好朋友的哥哥、弟弟或者是隔壁班的同學,總之就是非常想讓自己所嫁之人或多或少參與過自己的青春。
不過現(xiàn)在,隔壁班的男孩不知去向,自己曾經(jīng)暗戀過的和暗戀過自己的人都已成為“故事的小黃花”,在這樣一個悠閑的午后,被三月的風打亂吹散。
我想起10年前也曾有可愛的動不動就臉紅的少年,每天晚上,下了晚自習,站在教室門口等我。那種自覺而默契的雀躍感后來很少再有。
當年沒說出口的“對不起”,最終只化作―聲嘆息。和懂不懂得珍惜沒關系,有些人的出現(xiàn),就只是能陪對方走―段路。
電影《我的少女時代》里有段話說得很平實,卻直戳人心:“沒有人告訴我長大以后的我們會做著平凡的工作,談一場不怎么樣的戀愛,原來長大沒什么了不起,我們還是會犯錯,還是會迷惘?!?/p>
其實這些年來,我真沒經(jīng)歷什么特別的跌宕起伏的、能夠被稱之為旖旎風光的故事。不過是正常的上班下班加夜班,愛人被愛共幻滅,有特別努力的一面,也有把自己關進小黑屋的“喪喪”的一刻。
落了灰的生活膠片一卷又―卷,“至暗時刻”倒真沒遇到。狀態(tài)不好的時候也絕對不允許自己徹底沉淪。坐在小區(qū)的木椅上和老朋友打電話,出門散步,坐很久的公交車去欣賞北京的夜景,每天盡量保證完成工作,不給身邊的人添麻煩。不管心情多糟糕,都不能讓賺錢的機會逃掉。這就是我成年后經(jīng)常要面對的狀況。
有一句流傳已久的歌詞“我擁有的都是僥幸啊,失去的才是人生”——我不同意這句話。真實的生活里沒有任何一種得到是靈光乍現(xiàn),我們一路上所遇到的任何事物,工作、愛情、機遇,都是基于自己過往的種種行為和選擇。
沒有辦法,我們的人生不是一頁清單,可以簡單盤算,而是一場盛大而龐大、參與人數(shù)眾多的舞臺劇。
如果可以回到10年前,我想,我不會改變自己的青春軌跡。我只會對那個無知亦無畏的女孩說,盡情去享受這些時光吧。如同余世存所說:“年輕人,你的職責是平整土地,而非焦慮時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