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時忠
(銅陵有色金屬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技術中心,安徽 銅陵 244000)
內(nèi)蒙古某低品位鉛鋅礦石,鉛主要以硫化鉛形式存在,鋅主要以硫化鋅的形式存在,并含有黃鐵礦。為確定該類型礦石的可選性,為后期的資源開發(fā)利用提供依據(jù),進行了該類型礦石的可選性選礦試驗研究[1]。
礦石中金屬礦物主要為黃鐵礦、閃鋅礦、方鉛礦、黃銅礦等,其共生關系密切,非金屬礦物主要有石英、斜長石、條紋長石、絹云母、角閃石、黑云母、方解石等。礦石多元素分析結果見表1,鉛鋅元素的化學物相分析結果見表2及表3。
表1 鉛鋅礦石多元素分析結果
表2 鉛元素化學物相分析結果
表3 鋅元素化學物相分析結果
該類型礦石中主要有用元素為鉛、鋅、硫、金、銀,礦石中含鉛0.304%、含鋅0.642%、含硫2.20%、含金0.22 g/t、含銀11.3 g/t;鉛主要以硫化鉛為主,占有率為91.09%,鋅主要以硫化鋅為主,占有率為96.15%。
對于鉛鋅硫化礦浮選,常采用的原則流程是:
(1)優(yōu)先選鉛,鉛尾優(yōu)先選鋅再選硫,或者鉛尾鋅硫混浮再分離流程;
(2)鉛鋅硫混合浮選、鉛鋅硫再分離流程[2,3]。
通常情況下[4],鋅礦物的自然可浮性較差,需要活化劑進行活化才能使其具有較好的可浮性,但加入活化劑后,鉛鋅分離較困難,難于產(chǎn)出合格的鉛精礦,因此對于本批次礦樣試驗擬采用優(yōu)先選鉛的工藝流程;由于本批次礦樣中硫含量較低,對于選鉛尾礦再選鋅硫作業(yè),采用優(yōu)先選鋅再活化選硫的經(jīng)濟可行性較差,因此擬采用鋅硫混浮再分離的工藝流程。
對于本批次礦樣的可選性試驗研究,采用的工藝流程為優(yōu)先選鉛,選鉛尾礦鋅硫混浮再分離,試驗擬從優(yōu)先選鉛的pH值、抑制劑用量、捕收劑種類及用量以及鋅硫混浮的活化劑用量試驗著手;在確定了上述最佳藥劑制度后,對浮選過程的關鍵工藝參數(shù)磨礦細度進行條件試驗,以選定合適的磨礦細度;最后,在確定了最佳工藝條件及藥劑制度后,進行閉路試驗。
鉛浮選的條件試驗按照圖1進行其粗選的條件試驗。
3.1.1 優(yōu)先選鉛pH值試驗
本試驗為考察優(yōu)先選鉛時不同pH值對鉛浮選指標的影響,確定選鉛時合適的pH值。試驗暫定的磨礦細度為-0.074mm占75%,優(yōu)先選鉛的捕收劑采用乙硫氮20g/t,起泡劑為2#油20g/t,浮選時間按照試驗現(xiàn)象暫定,試驗為一并考察不同pH值時鋅的可浮性,在優(yōu)先選鉛時沒有添加鋅的抑制劑。試驗結果見圖2。
圖1 試驗流程圖
圖2 優(yōu)先選鉛pH值試驗結果
試驗結果顯示,隨著pH值的升高(6.8~12.0),鉛粗含鉛品位逐漸降低、鉛回收率先升高后降低,pH值從6.8提高到9.1,選鉛尾礦中鉛損失率從17.19%降低到14.14%,鋅分布率從64.78%提高到76.49%;繼續(xù)提高pH值,選鉛尾礦中的鉛損失率逐漸增加,鋅分布率則逐漸降低;因此,選鉛時合適的pH值為9.1。
3.1.2 優(yōu)先選鉛抑制劑用量試驗
本試驗為考察優(yōu)先選鉛時鋅礦物抑制劑用量對鉛浮選指標的影響,確定選鉛時合適的鋅抑制劑用量,本次試驗使用的鋅抑制劑為ZnSO4。試驗結果見圖3。
圖3 優(yōu)先選鉛抑制劑用量試驗結果
試驗結果顯示,隨著ZnSO4用量的增加,鉛粗中鉛鋅品位及回收率都呈現(xiàn)下降趨勢,經(jīng)綜合考慮,粗選時ZnSO4用量定為500g/t。
3.1.3 優(yōu)先選鉛捕收劑種類試驗
本試驗為考察優(yōu)先選鉛時不同選鉛捕收種類對鉛浮選指標的影響,確定合適的優(yōu)先選鉛捕收劑,試驗主要使用三種常規(guī)選鉛捕收劑25#黑藥、乙黃藥以及乙硫氮進行比較,試驗結果見表4。
表4 優(yōu)先選鉛捕收種類試驗結果
試驗結果顯示,采用25#黑藥作為捕收劑,鉛粗中鉛回收率76.34%,采用乙黃藥作為捕收劑,鉛粗中鉛回收率51.46%,采用乙硫氮作為捕收劑,鉛粗中鉛回收率72.60%;且使用25#黑藥作為捕收劑,粗選獲得的鉛粗精礦含鉛13.61%,明顯高于其他兩種捕收劑;因此,優(yōu)先選鉛適合的捕收劑為25#黑藥。
3.1.4 優(yōu)先選鉛捕收劑用量試驗
本試驗在確定25#黑藥作為優(yōu)先選鉛捕收劑后,考察捕收劑用量對鉛浮選指標的影響,確定其合適的用量。試驗結果見圖4。
圖4 優(yōu)先選鉛捕收劑用量試驗結果
試驗結果顯示,隨著捕收劑用量增加,選鉛尾礦含鉛、鋅品位逐漸降低,尤其是從15g/t提升至20g/t,選鉛尾礦含鉛從0.052%降低到0.041%、含鋅從0.566%降低到0.558%,繼續(xù)增加捕收劑用量,尾礦含鉛降幅較小、但含鋅降幅較大,意味著有更多的鋅進入鉛粗精礦中,不利于后續(xù)的精選獲得合格的鉛精礦,因此,綜合考慮,優(yōu)先選鉛捕收劑25#黑藥的合適用量為粗選20g/t。
在確定了優(yōu)先選鉛作業(yè)藥劑制度后,對選鉛尾礦再選鋅硫的藥劑制度進行條件試驗,選鉛尾礦含鋅約為0.55%、含硫約為1.8%,其鋅的占有率約為83%、硫的占有率約為80%。
本試驗對鋅硫混浮活化劑用量進行條件試驗,試驗采用的活化劑為CuSO4,考察鋅硫混浮合適的活化劑用量,丁黃藥30g/t,2#油10g/t。試驗結果見圖5。
試驗結果顯示,當活化劑用量達到50g/t時,尾礦含鋅0.044%、含硫0.16%,繼續(xù)提高用量,尾礦下降趨勢較小;因此,鋅硫混浮活化劑的適合用量為50g/t。
表5 閉路試驗結果
圖5 鋅硫混浮活化劑用量試驗結果
本試驗為考察在不同磨礦細度條件下鉛鋅硫礦物的選別指標,確定合適的磨礦細度。試驗結果見圖6。
圖6 磨礦細度試驗結果
試驗結果顯示,對于鉛浮選作業(yè),當磨礦細度從-0.074mm占60%提高到65%時,鉛浮選回收率大幅提升,繼續(xù)提高磨礦細度至-0.074mm占70%和75%,選前回收率提升幅度較??;對于鋅硫混浮作業(yè),其選別效果的規(guī)律與鉛浮選類似;因此,選定合適的磨礦細度為-0.074mm占65%。
在前期條件試驗的基礎上,對本批次礦樣進行閉路試驗。最終閉路試驗工藝流程及藥劑制度如圖7,閉路試驗結果見表5。
最終閉路試驗獲得的鉛精礦含鉛45.18%、鋅4.36%、金22.91g/t、銀1401.5g/t,鉛、金、銀的回收率分別為83.52%、53.67%、70.09%;鋅精礦含鋅42.03%、鉛0.614%、銀51.8g/t,鋅、銀的回收率分別為85.67%、6.06%;硫精礦含硫41.81%,硫回收率56.79%;該礦石中的鉛、鋅、硫、金、銀均得到較好的回收。
圖7 閉路試驗流程圖
(1)內(nèi)蒙古某鉛鋅礦石中主要有用元素為鉛、鋅、硫、金、銀,礦石中含鉛0.304%、含鋅0.642%、含硫2.20%、含金0.22 g/t、含銀11.3 g/t;礦石中的鉛、鋅元素為主要回收元素,通過產(chǎn)出鉛、鋅精礦產(chǎn)品分別進行回收,金、銀作為副產(chǎn)主要富集在鉛、鋅精礦中,雖然礦石中的硫元素含量較低,但通過試驗研究可回收并單獨產(chǎn)出合格硫精礦。
(2)鉛鋅礦石在磨礦細度為-0.074mm占65%時,通過優(yōu)先選鉛(一粗三精二掃)-鋅硫混浮再分離(鋅硫混浮一粗二精二掃,鋅硫分離一粗一精一掃)的工藝流程進行閉路試驗,獲得鉛精礦、鋅精礦、硫精礦產(chǎn)品,鉛精礦含鉛45.18%、鋅4.36%、金22.91g/t、銀1401.5g/t,鉛、金、銀的回收率分別為83.52%、53.67%、70.09%;鋅精礦含鋅42.03%、鉛0.614%、銀51.8g/t,鋅、銀的回收率分別為85.67%、6.06%;硫精礦含硫41.81%,硫回收率5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