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WMO首次在聯(lián)合國安理會上闡述氣候變化威脅事件分析

      2019-10-15 03:59:38賈朋群張定媛田曉陽
      關鍵詞:安理會氣候變化聯(lián)合國

      賈朋群 張定媛 田曉陽

      (中國氣象局氣象干部培訓學院,北京 100081)

      0 引言

      2019年1月25日,聯(lián)合國安全理事會就氣候相關的威脅舉行了公開辯論。會議安排了4位主旨發(fā)言者,分別是:聯(lián)合國負責政治事務的副秘書長迪卡洛、聯(lián)合國開發(fā)計劃署署長施泰納(會議召開時其正在出席達沃斯論壇,通過電話連線發(fā)言)、WMO首席科學家卡巴特(代表秘書長,鏈接1)和美國智庫史汀生中心環(huán)境安全項目研究人員格舍爾。這是安理會第四次就氣候問題展開辯論,也是WMO的專家第一次受邀進行發(fā)言。2007年第一次辯論會,于當年年底召開的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之前召開,很好地洞察了各國對氣候問題的重視程度,但是針對國際社會作為一個整體,如何更好地從國際制度上面對這一問題,留下了較多的懸念。之后的12年,又召開了兩次辯論會,但在IPCC氣候變化評估活動具有了相當影響并數(shù)次推出新報告時,安理會召開的辯論會上卻始終沒能聽見聯(lián)合國系統(tǒng)主管天氣、氣候和水的專門機

      鏈接1 WMO首席科學家 帕維爾·卡巴特

      WMO 在2018 年 秋 指 定了首位首席科學家。首席科學家作為科學和業(yè)務之間的橋梁,職責是指導WMO 科學及旗下基礎研究活動的總體戰(zhàn)略方向,確保WMO 成員的優(yōu)先事項在研究中得到體現(xiàn),研究成果能更快向業(yè)務轉化。同時,設立這個職位也是希望增加WMO 對聯(lián)合國可持續(xù)發(fā)展目標的貢獻。

      帕維爾·卡巴特擁有數(shù)學和水文學教育背景,30年研究生涯集中在地球系統(tǒng)科學和全球變化領域,特別是在陸氣交互、氣候水文學、水循環(huán)和水資源等幾個方面。在加入WMO 之前,他是著名國際非政府政策導向型研究機構——國際應用系統(tǒng)分析學會(IIASA)的會長和首席執(zhí)行官。該學會目前有23 個成員國,其中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代表中國參與其中。構——WMO的聲音。

      1 安理會前三次氣候變化相關辯論會

      1.1 2007 年安理會首次氣候相關辯論會

      2007年4月17日,聯(lián)合國安理會舉行專題會議,就能源、安全和氣候變化之間的關系問題進行公開辯論。安理會當月輪值主席、英國外交大臣瑪格麗特·貝克特主持會議并指出,國際社會需認識到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安全問題,并應著手共同探討能源、安全和氣候變化之間的關系。聯(lián)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參加辯論,指出能源和氣候變化的問題會對國際和平與安全帶來影響,并呼吁國際社會盡早就氣候變化問題采取行動。

      辯論會上,部分代表對氣候變化問題表示非常關注和重視,但同時部分與會代表對聯(lián)合國安理會是不是討論這一問題的適當場所提出質疑。例如,巴基斯坦常駐聯(lián)合國副代表法魯克·阿米利代表77國集團和中國發(fā)表講話說,《聯(lián)合國憲章》規(guī)定,安理會的首要職責是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其他與經濟和社會發(fā)展有關的問題應由經社理事會和聯(lián)合國大會負責。他強調,氣候變化問題應該在《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以下簡稱《公約》)的有關機制下進行討論。

      中國常駐聯(lián)合國副代表劉振民在辯論會上表示,氣候變化可能有安全方面的影響,但總體來講,氣候變化說到底是可持續(xù)發(fā)展問題。安理會參與討論氣候變化,既無助于各國減緩氣候變化的努力,也難以幫助受影響的發(fā)展中國家有效應對氣候變化。他同時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氣候變化問題。中國支持在《公約》機制下就氣候變化有關問題進行充分、務實的探討,也支持各國間進行有利于推動清潔發(fā)展的合作[1]。

      中國選擇《公約》機制作為氣候變化相關國際事務的主要管理機制,既是對隨后將召開的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的支持,更是充分尊重和維護當時聯(lián)合國體制和分工的體現(xiàn)。

      1.2 2011 年“氣候變化的影響”辯論

      2011年7月20日,安理會就“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氣候變化的影響”舉行公開專題辯論。聯(lián)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開場報告中指出,極端天氣和海平面上升對生命、基礎設施和預算的破壞性影響;氣候變化“不僅加劇了對國際和平與安全的威脅,其本身也是對國際和平與安全的威脅”。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規(guī)劃署執(zhí)行署長阿齊姆·施泰納將氣候變化稱為“威脅倍增器”。小島嶼發(fā)展中國家代表瑙魯總統(tǒng)斯蒂芬強調海平面上升將會導致島國喪失領土、人口遷徙,認為安理會應首先任命一位氣候和安全問題特別代表,并評估聯(lián)合國應對這一現(xiàn)象的安全影響的能力[2]。

      辯論中共有65位代表發(fā)言,代表們對安理會是否應該考慮氣候變化,或是否將其留給傳統(tǒng)上負責可持續(xù)發(fā)展問題的其他聯(lián)合國機構——特別是《公約》組織、聯(lián)合國大會和經濟及社會理事會,提出了支持或反對意見。一些代表稱贊理事會正在發(fā)揮的作用是必要的補充,但其他人認為這是一種侵犯,并表示安理會成員可以通過兌現(xiàn)國際發(fā)展承諾,促進綠色經濟,確?!毒┒甲h定書》第二個承諾期,提出可衡量和更雄心勃勃的減排目標,來做出更好的貢獻。中國代表王民認為氣候變化可能會影響安全,但它從根本上是一個可持續(xù)發(fā)展問題,安理會沒有辦法和資源來解決這個問題,但強調國際應提供必要援助。

      1.3 2018 年“理解和應對氣候相關安全風險”辯論

      2018年7月11日的安理會辯論著重討論氣候變化與全球沖突的關系,深化對氣候安全風險的認識。會議上共有來自22個國家或機構組織的代表進行了發(fā)言。雖然發(fā)言者一致認為氣候變化及其影響構成嚴重威脅,但他們在安理會應對氣候變化的責任程度上存在分歧。一些人認為,安理會必須將氣候變化視為一種安全風險加以應對,另一些人則警告不要擴大安理會的職權范圍或侵犯其他機構的管轄權。一些代表提議任命一名氣候與安全問題特別代表,并在聯(lián)合國系統(tǒng)內建立一個氣候與安全相關問題的“機構之家”或中心。會議上,聯(lián)合國副秘書長阿米娜·穆罕默德將氣候變化描述為“可能導致沖突的一系列因素之一”[3]。

      中國常駐聯(lián)合國代表馬朝旭表示,國際社會應向發(fā)展中國家提供援助。同時,各國應堅持平等和正義的國際原則,尊重全球氣候相關協(xié)議。他強調堅持共同但有區(qū)別的責任原則,尊重各國國情差異。也指出中國長期以來一直參與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行動,包括南南合作,并致力于幫助其他國家向前發(fā)展。

      2 第四次辯論會在德國的倡議下召開,首次邀請了WMO代表做主旨通報

      2019年伊始,聯(lián)合國安理會于1月25日在德國的倡議下,再次舉行氣候災害對國際和平與安全影響公開辯論會。會議共有83人先后發(fā)言。這次部長級會議的目的由概念說明文件進行了詳盡的說明。這份說明文件從氣候變化是維護國際和平安全面臨的最緊迫挑戰(zhàn)、極端天氣氣候威脅區(qū)域的國際安全、干旱與民生、緩慢發(fā)生的災害與流離失所、氣候災害與全球穩(wěn)定、關鍵問題等幾個方面分14節(jié)進行了闡述,最后給出了辯論會的預期成果,以及提交給主席的摘要。會議報道認為,與會者呼吁積極采取行動,減緩氣候變化速度,以有效應對氣候變化造成的負面影響。

      本次安理會組織的辯論會,首次邀請了WMO就氣候與極端天氣等問題向安理會成員介紹情況,至少在聯(lián)合國職能系統(tǒng)的覆蓋面上,較前幾次辯論會有了改進,而且事實證明,WMO在聯(lián)合國最重要機構召開的涉及氣候變化問題的會議上作表態(tài)陳述,不僅必要,而且讓問題的透視和解析更具科學性,這是其他部門難以替代的。

      公開辯論會上,4位應邀介紹情況的發(fā)言人依次亮明態(tài)度:

      1)聯(lián)合國負責政治事務的副秘書長迪卡洛:氣候變化造成的風險不再是將在“遙遠未來”發(fā)生的事,這種風險“已成為現(xiàn)實”。她強調積極采取行動的重要性,希望人們清楚認識到氣候變化是一個“威脅的倍增器”。“要有緊迫感,要積極兌現(xiàn)承諾,把人民,尤其是那些被邊緣化最嚴重以及最脆弱的人群置于我們努力的中心?!?/p>

      2)聯(lián)合國開發(fā)計劃署署長施泰納(通過電話發(fā)表講話):氣候變化“不僅影響大氣層,也同時影響生物圈”,國際社會未能有效應對這一挑戰(zhàn)。他呼吁安理會積極推動國際社會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以減緩全球變暖速度。

      3)WMO首席科學家卡巴特用氣候變化相關重要數(shù)據進行闡述:氣候變化“越來越被視為對國家安全的威脅”,氣候變化對安全產生了諸多影響,例如加大山火風險、導致空氣質量惡化、造成更多人流離失所及移民數(shù)量增加等。

      4)美國智庫史汀生中心環(huán)境安全項目研究人員格舍爾作為青年研究學者代表向會議提出:以決議形式正式承認氣候變化對國際和平與安全造成威脅等建議。

      在WMO代表的發(fā)言中,提及了一些特別有科學意義的觀測事實和用模擬手段獲得的未來氣候變化。其中引用了英國氣象局2016年以來對全球CO2逐年預測與觀測值的最新對比,以及對2019年CO2濃度的預測。這項引用的關鍵在于,不僅給出了全球CO2濃度升高的事實,而且用最近幾年預測和實際觀測結果的對比,展示了全球氣象界對這一嚴重的氣候變化事態(tài),已經具有了很好的整體把握能力。換言之,全球氣象界已經為人類未來更好地處理氣候變化問題,具備了“精準”預測各種可能和結果的能力。

      公開辯論會在4個主旨發(fā)言進行情況通報后,包括中國常駐聯(lián)合國代表馬朝旭在內的78個代表隨后發(fā)言,就會議辯論的主題發(fā)表意見。在表1中概括了聯(lián)合國會議紀要通稿中記載的這些發(fā)言的主要意見。這些意見主要反映了各國針對氣候變化與安全問題的看法,以及安理會在這個問題應該充當?shù)慕巧蜻m宜發(fā)揮的作用等。

      表1 2019年1月安理會氣候變化辯論會部分發(fā)言要點[4]Table 1 Main points from selective statements made by the representatives in the January 2019 Security Council debate[4]

      辯論發(fā)言針對安理會在涉及氣候變化方面角色這一會議核心和最敏感問題上,大多數(shù)國家表示了肯定的態(tài)度,盡管這種肯定是有區(qū)別的,其中歐盟“確保氣候和環(huán)境風險合適地包括在進入安理會決策基礎的風險評估中”的說法或許是“最弱”的支持,而即使是辯論會倡導國德國,也僅僅是“國際社會,尤其是安理會必須隨時關注氣候變化與安全之間的聯(lián)系”類似在決策過程層面上的支持,與南非、匈牙利等積極肯定的態(tài)度有相當?shù)膮^(qū)別。

      各國態(tài)度中,值得關注的有以下幾點:

      1)中國自2018年辯論會起改變了以往反對安理會介入的態(tài)度,而是選擇了“中立”。此次會上“中立”態(tài)度還是主流。這或許考慮到安理會的影響,在未來氣候變化國際管理框架中,完全繞開安理會不僅不可能,而且管理手段可能受到制約。此外,安理會的15個理事國也同時是在國際氣候變化決策中的主要聲音,在這樣的平臺下進行安全方面的協(xié)調,或許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2)在主要的反對聲音中,除了俄羅斯維持自上次辯論會以來強硬反對的態(tài)度外,印度站在反對的立場上需要給予重視。而印度代表在辯論會上,引用IPCC AR5成果的做法,既有合理部分,但也有曲解會議主題之嫌。因為如會議概念說明所言,會議瞄準的是氣候變化帶來的所有影響,而“氣候變化和變率對暴力傾向的影響”僅僅是其中的非主要內容,而且,氣候變化引起的資源爭執(zhí)加重也是不爭的事實。

      3)多米尼加作為輪值主席國和德國作為倡導國的表態(tài),尤其值得注意。其中多米尼加強烈支持安理會介入氣候變化國際管理并在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態(tài)度,未免有些偏激。但是該國代表的大量發(fā)展中國家,同時也是受到氣候變化負面影響最嚴重的國家在該問題上的看法,需要進一步進行研究[5]。

      3 WMO關于氣候變化威脅的闡述內容及分析

      WMO首席科學家卡巴特(Pavel Kabat)教授首先提及,前幾日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發(fā)布的《2019年年度全球風險報告》中給出的全球風險圖景,極端天氣、自然災害、氣候變化和水危機位列生存威脅榜的前4名。認為這再次強調了WMO核心業(yè)務的重要性,而早期預警是WMO業(yè)務的核心。他接著列舉了以下事實:不斷創(chuàng)記錄的大氣二氧化碳(CO2)濃度(發(fā)言中提及的CO2濃度預測見鏈接2)和平均氣溫,提到IPCC最新發(fā)布的1.5 ℃特別報告中總結了升溫帶來的威脅;極端天氣方面,2017年損失超2820億美元的大西洋颶風季;2018年肆虐印度、日本、東非的洪水,非洲部分地區(qū)的嚴重干旱,使得在2018年上半年,洪水和干旱超越沖突成為引發(fā)非跨國界流離失所的主要原因;觀測到的海平面上升及其對天氣規(guī)律、洪水、生態(tài)系統(tǒng)、糧食安全的影響??偨Y認為氣候變化對安全的影響是多方位的。影響領域有營養(yǎng)和食物獲取、林火風險、空氣質量、水沖突、更多的國內流離失所

      鏈接2 全球CO2變化的模擬和預測

      英國氣象局預測表明,2019 年Mauna Loa 的年均大氣CO2濃度將比2018 年高2.75±0.58 ppm(1 ppm =10-6)。這一數(shù)字將是有記錄以來最大的年度增幅之一,但低于2015—2016 年和1997—1998 年的增幅,這兩個年份都有厄爾尼諾現(xiàn)象,因此太平洋地區(qū)的氣溫大幅上升。

      CO2濃度的增幅取決于人為排放和受氣候變化影響的自然碳匯的強度。英國氣象局的預測方法使用了赤道太平洋Nino 3.4 區(qū)域CO2的年增量、人為CO2排放和海平面溫度(SST)之間的統(tǒng)計關系。他們預計2018—2019 年的上升幅度將大于前兩年,因為Nino 3.4 地區(qū)的氣溫相對較高。這種類似“厄爾尼諾”的現(xiàn)象通常與改變的熱帶天氣形勢有關,這種形勢使許多陸地區(qū)域變得更干燥并降低了植物生長和吸收CO2的能力,暫時減少了大氣中CO2的清除。和移民。也因此,氣候變化被視為國家安全威脅[7]。

      圖1 2016(藍色)、2017(綠色)、2018(粉紅色)和2019年(橙色)Mauna Loa CO?濃度的預測值,以及Scripps研究所的觀測值(黑色)[6]。Fig. 1 Forecast CO2 concentrations at Mauna Loa for 2019(orange), along with previous forecast concentrations for 2016 (blue), 2017 (green), 2018 (pink) and Scripps Institute measurements (black)[6].

      在通報最后他總結了WMO應該起到的作用:在氣候和極端天氣問題上建立通報機制,提供政策相關的高質量專業(yè)信息,加強對聯(lián)合國的支持。同時反向希望國際議程更加重視水文氣候預報和預警服務,將其視為國家基礎設施基本組成部分,提供政治和經濟支持。

      卡巴特的發(fā)言全面展示了WMO在災害、監(jiān)測、咨詢評估領域的工作,以此揭示了一個問題,WMO工作牽扯到全球事宜的很多方面,但在世界上的聲響卻相對較小。WMO旗下很大一部分職責通常是悄無聲息的——通過國家氣象和水文部門提供天氣、氣候和水相關災害的預報和早期預警,成功時生活照常,但在這種職責未能達成時會有嚴重后果。因此后半部分發(fā)言其實在暗示,WMO應該在自己的權威領域更多發(fā)聲,不僅爭取發(fā)聲的渠道,也應該獲得更多支持,這對于全球聯(lián)合應對氣候變化的威脅有關鍵意義。

      4 各方對安理會公開辯論會的反應

      2019年1月25和26日,即公開辯論會當天和后一天,世界主要媒體快速報道了安理會的這次活動。一些報道還與前一天達沃斯論壇中有關氣候變化相關議題結合起來,試圖深刻解讀國際政局如何應對氣候變化這一人類與自然相互作用帶來的問題。

      關于聯(lián)合國與氣候變化,媒體報道中特別提及馬爾代夫外長的一句話,即“當我們還疲于決定聯(lián)合國以什么形式應對氣候變化的哪個方面時,湖泊在干涸”。這一表態(tài)雖然是在說明包括聯(lián)合國在內的機構采取行動滯后,使得氣候變化的災害已成現(xiàn)實,但前半句中的說法,也展示了目前聯(lián)合國針對該問題的舉棋不定:即氣候變化這一復雜問題無疑涉及各個方面,聯(lián)合國是否也能針對不同方面的問題以多個形式(主管機構,如WMO、安理會等)處置?同一篇報道中還亮出了美國政府同一天的表態(tài):處理氣候變化是EPA(環(huán)保署)可以排在其他問題后面的“優(yōu)先工作”;而EPA局長則說,該機構還在確立氣候變化科學,并決定此問題是否算得上是“危機”。

      一些媒體對WMO在安理會辯論會上對CO2濃度的數(shù)據及預測格外關注。英國氣象局等的研究成果已經形成了對溫室氣體的解析能力,震動了媒體,這無疑也使得氣候災害的預測更加令人信服。

      這次會議馬爾代夫外長可算是突出人物,一些報道注意到,他在發(fā)言中回憶了2007年4月17日安理會首次氣候相關公開辯論會時,氣候變化尚未成為馬爾代夫每天生活中的事實,但已是存在的威脅。12年后他又重復同樣的信息:“還有比這更大的安全威脅嗎?”他問到,并表示未來比我們想象的更糟糕。

      5 結果討論

      聯(lián)合國安理會將召開這次公開辯論會的時間選擇在2019年9月氣候峰會以及今年一系列相關活動準備期間(見鏈接3),很多目的不言而喻。2019年9月召開的峰會,聯(lián)合國秘書長希望能有機會將各國政府、私營部門和民間社會的世界領導人聚集在一起,支持多邊進程,加大并加速氣候行動和雄心。就這次峰會的召開,聯(lián)合國秘書長還任命了前墨西哥外交官路易斯·阿方索·德阿爾瓦為秘書長氣候問題特別代表,負責領導峰會的籌備工作。峰會將重點關注氣候行動可產生最大差異的領域——重工業(yè)、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城市、能源、災害抵御能力和氣候融資。在這次峰會上,世界各國領導人將就其正在采取何種行動以及計劃在2020年召開的聯(lián)合國氣候大會上做什么進行通報。預計,基于這次峰會及2019年系列活動的結果,在2020年召開的聯(lián)合國氣候大會上,國際社會將更新并有可能增加承諾。

      鏈接3 2019年聯(lián)合國氣候峰會路線圖

      為了在COP24 成果的基礎上再接再厲,加強最高級別的氣候行動,在2020 年各國最后確定其國家氣候行動計劃的截止日期之前,聯(lián)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將于2019 年9 月召開一次氣候變化峰會。這次峰會旨在集中討論限制排放和建設復力的實際舉措,將側重于推動6個領域的行動:向可再生能源過渡,為氣候行動和碳定價融資,減少工業(yè)排放,利用自然作為解決方案,可持續(xù)城市和地方行動,提升氣候變化恢復力。

      ● 3 月 聯(lián)合國大會“面對所有人的氣候和可持續(xù)發(fā)展”高層會議;

      ● 6 月 阿布扎比“清單”活動;

      ● 7 月 經濟及社會理事會支持高層政治論壇“賦予人民權利,保障參與度和公正性”;

      ● 9 月 紐約氣候峰會;

      ● 9 月24 日 聯(lián)合國大會主辦的第一次“氣候行動高層政治論壇”;

      ● 12 月 智利氣候變化大會(COP25)。

      正是因為2019年峰會的重要性,安理會又一次出手,“介入”氣候變化問題。試想:如果沒有這次公開辯論會帶來的安理會關注氣候變化威脅的信號,一旦峰會和2020年氣候大會獲得進展,安理會作為聯(lián)合國最重要的機構留下空白點,相信是各方不愿意看到的。

      5.1 辯論會的新發(fā)展

      安理會的辯論會有以下發(fā)展:1)此前的氣候相關辯論會分別相隔4年和7年。而此次在1年內即召集了兩次辯論會,說明國際社會愈加關切安理會在氣候變化問題中能起到的作用。2)2007年辯論會的主題限定在“能源與安全”與氣候變化的關系上,而按照概念說明文件的解釋,本次辯論會則涉及全球與地區(qū)國際安全,人民福祉及全球穩(wěn)定等更大范圍,“氣候變化”也被細分為氣候變化、極端天氣、天氣氣候災害(特別是干旱)、緩慢發(fā)生的災害等。尤其是7個關鍵問題,幾乎涉及了氣候變化災害和應對以及包括安理會在內的國際管理體系可能和應該發(fā)揮的作用等所有方面。這樣的問題深化和找準“靶位”既與以往安理會的工作風格有關,更是與十余年來全球在IPCC等推動下對氣候變化問題的認識走向深入,全球氣候變化態(tài)勢走向嚴峻不無關系。

      5.2 對氣象界的意義

      對全球氣象界來說,最大的不同是:安理會前三次對WMO及其已經和將要進行的大量卓越的氣候變化評估和協(xié)調管理工作視而不見,而這一次則將WMO代表請上講臺,作為辯論會4位情況通報演講人之一。正是由于WMO代表出席了本次會議并做出主題通報,媒體報道中不乏“聯(lián)合國主管氣候的機構”、“聯(lián)合國首席氣候變化科學家”等WMO本該更廣為人所知的頭銜。應該說就與WMO關系的考量上安理會正在走向理性。

      從WMO對這次事件的報道來看,其作為聯(lián)合國系統(tǒng)機構,持十分正面的態(tài)度,給與了安理會理性邀請很積極的呼應。尤其是WMO秘書長在辯論會的前一天,即達沃斯論壇上,已經再次表明了立場,即“全球變化跑得比我們更快,我確信我們正在輸?shù)舾偱堋?。次日,其代表即有機會在引人關注的辯論會上進一步解讀WMO的觀點:早期預警是氣候安全問題的核心。這無疑強化了WMO職責。

      5.3 中國的立場

      如表1所示,中國常駐聯(lián)合國代表馬朝旭在會上的簡短發(fā)言,再次明確了中國政府針對氣候變化的態(tài)度,其中各國“共同但有區(qū)別”的責任的提法,針對氣候變化威脅和減緩行動尤其合理和最具有操作性。然而,就安理會是否適宜介入全球氣候管理,馬大使并未觸及,而是采用“中性”方案。合理性在于:氣候變化的國際應對已經迫切到需立即采取行動的關鍵時期,這時將安理會這一聯(lián)合國系統(tǒng)重要機構排除在外既不合適,也不可能。因此,我國進行戰(zhàn)略上的調整十分必要,而下一步中國代表廣大發(fā)展中國家從安理會的視角提出進一步的訴求和戰(zhàn)略,則需包括中國氣象局在內的相關機構盡快研究制定。

      5.4 對氣候談判進程的影響

      目前,國際氣候談判主要在《公約》《巴黎協(xié)定》等框架下進行,安理會氣候安全議題可能對國際氣候談判機制產生影響,很多發(fā)達國家主張安理會應當成為討論和決策氣候變化問題的重要機構,安理會可能成為與《公約》并行的氣候談判與決策機制。從聯(lián)合國各部門職能分工以及安理會辯論看,《公約》仍是聯(lián)合國應對氣候變化問題的主渠道,安理會僅介入氣候安全問題的應對,其程度和范圍相對有限,不會影響到《公約》的正常運行,反而會成為《公約》的有益補充,進而帶動整個聯(lián)合國系統(tǒng)形成合力,共同應對氣候變化。

      猜你喜歡
      安理會氣候變化聯(lián)合國
      俄烏在安理會相互指責
      《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22)》發(fā)布
      聯(lián)合國呼吁提供55億美元以免3400萬人陷入饑荒
      英語文摘(2021年5期)2021-07-22 08:45:58
      氣候變化與環(huán)保法官
      氣候變化:法官的作用
      安理會強烈譴責朝鮮發(fā)射潛射導彈
      人民周刊(2016年9期)2016-05-26 10:14:50
      應對氣候變化需要打通“網關”
      太陽能(2015年7期)2015-04-12 06:49:50
      聯(lián)合國提議2015年召開第五屆世界婦女大會等5則
      海峽姐妹(2015年3期)2015-02-27 15:10:01
      朝韓“打到”聯(lián)合國
      美帝侵朝“聯(lián)合國軍”簡介
      軍事歷史(1982年3期)1982-01-18 07:58:32
      霍林郭勒市| 合作市| 青海省| 旺苍县| 榆社县| 潞西市| 皋兰县| 辛集市| 舞阳县| 涿鹿县| 措勤县| 永修县| 佛山市| 磐安县| 宝兴县| 临高县| 墨江| 依兰县| 昭苏县| 神池县| 许昌县| 汉川市| 深州市| 胶州市| 寿阳县| 马鞍山市| 澄迈县| 富锦市| 南通市| 庄浪县| 宝丰县| 房产| 塔城市| 霞浦县| 奉化市| 洛宁县| 宜宾市| 北流市| 龙门县| 海晏县| 化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