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鄉(xiāng)市中心醫(yī)院(453000)鞏爽 冷雪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5月~2018年7月我院甲狀腺癌手術患者84例,依照入院時間順序分成試驗組(n=42)、對照組(n=42)。對照組男18例,女24例;年齡39~75歲,平均(51.94±6.12)歲。試驗組男16例,女26例;年齡38~74歲,平均(52.43±6.04)歲。兩組一般資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同意。所有患者知曉本研究干預方案,簽訂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展開常規(guī)護理:術前協(xié)助患者完善各項檢查,做好術前準備;以口頭教育、發(fā)放宣傳手冊的方式向患者講解甲狀腺癌及手術治療有關基礎知識;術后密切注意患者各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預防并發(fā)癥發(fā)生,并每月進行1次電話隨訪,了解患者康復情況。
1.2.2 試驗組 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采取追蹤隨訪聯(lián)合健康宣教:①健康宣教:選擇不同深度健康教育知識并設定不同教育時間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使其正確面對疾病及手術;耐心解答患者提出問題,消除患者疑惑;制作優(yōu)質健康教育紙質資料,發(fā)放給每位患者,同時定期展開集體講座,提高患者自護能力。②追蹤隨訪:出院前預留患者的電話號碼,同時邀請患者與其家屬加入“健康之友”微信群,在患者出院后每個月進行1次電話隨訪,了解患者用藥、運動、情緒等情況,進行強化教育;此外,每周定時在“健康之友”微信群中發(fā)放甲狀腺癌術后康復知識,并鼓勵患者之間相互交流經(jīng)驗,改善患者健康行為,兩組均干預3個月。
1.3 觀察指標 ①兩組干預前、干預3個月后自我效能感,以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實施評價,總分10~40分,得分越低自我效能感越差;②兩組干預前、干預3個月后生活質量,以健康調查簡表(SF-36)實施評價,總分0~100分,得分越低生活質量越差;③兩組干預3個月后治療依從性,以醫(yī)院自編治療依從性評價問卷實施評估,總分0~100分,分值越低治療依從性越差。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以SPSS24.0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用(±s)表示、t檢驗,檢驗標準α=0.05。
2.1 GSES、SF-36評分 干預前兩組GSES、SF-36評分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3個月后試驗組GSES、SF-36評分均較對照組高(P<0.05)。見附表。
附表 兩組GSES、SF-36評分對比(±s,分)
附表 兩組GSES、SF-36評分對比(±s,分)
時間 組別 例數(shù) GSES評分 SF-36評分干預前試驗組 42 15.47±3.72 37.35±5.96對照組 42 16.09±3.84 38.12±5.73 t 0.752 0.604 P 0.455 0.548干預3個月后試驗組 42 31.08±4.65 72.41±8.07對照組 42 24.93±4.24 63.90±7.15 t 6.334 5.115 P 0.000 0.000
2.2 治療依從性評分 干預3個月后試驗組治療依從性評分為(92.27±6.43)分,對照組為(80.64±5.50)分,組間對比,試驗組較對照組高(t=8.908,P=0.000)。
常規(guī)護理多側重對疾病本身實施護理,對患者疾病認知、心理狀況等關注度不足,且缺乏出院后系統(tǒng)干預措施,護理質量較差,已無法滿足臨床需求[1]。本研究健康宣教中注重依據(jù)患者文化水平、理解能力、知識需求等對其實施個體化健康教育,并制作優(yōu)質健康教育紙質資料,對患者有疑問知識點進行重點講解,利于強化患者記憶,提高患者對疾病及手術治療的認知度,消除患者疑慮,促使患者建立健康信念及行為,進而提升其治療依從性。同時追蹤隨訪為一種重要干預方案,可由專門人員利用電話、微信等形式將護理服務延伸至院外,使患者在院外獲得連續(xù)性照護,克服了傳統(tǒng)護理的局限性,且通過長期跟蹤隨訪能掌握患者恢復情況,督促患者在認知、行為上產(chǎn)生改變,解決患者尚存在的護理問題,進而提升患者治療依從性及自我效能感,保證疾病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質量[2]。本研究顯示,干預3個月后試驗組GSES、SF-36及治療依從性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采取追蹤隨訪聯(lián)合健康宣教可增強術后自我效能感,改善治療依從性,提升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對甲狀腺癌手術患者采用追蹤隨訪聯(lián)合健康宣教能提升術后自我效能感及治療依從性,改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