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鄱陽湖非汛期水位降低的成因分析與對策

      2019-10-21 06:36徐更生
      價值工程 2019年24期
      關鍵詞:三峽工程鄱陽湖水位

      徐更生

      摘要:針對鄱陽湖區(qū)非汛期水位下降問題,采用實測水文數(shù)據(jù),建立了鄱陽湖枯水期湖口平均水位與長江大通流量之間的回歸關系,結果表明:2003年以來,整個枯水期(10月至次年三月)湖口平均水位較三峽水庫蓄水前下降0.46-0.47m;在鄱陽湖湖口非汛期水位降幅中,流量變化的影響占45.2%,長江中上游清水下泄,沖刷河床,流量-水位關系變化的影響占54.8%。鄱陽湖流域非汛期水位變化是一個復雜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加強水利工程建設與水庫調度。

      Abstract: 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water level decline in non-flood season in Poyang Lake area, the regress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verage water level of Poyang Lake and the Yangtze River Datong flow was established by using measured hydrological data. The results show that since 2003, the whole dry season (from October to March next year) , the average water level in the Hukou decreased by 0.46-0.47m before the impoundment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In the non-flooding water level of the Poyang Lake, the impact of the flow change accounted for 45.2%. The middle and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cleared the water, washed the riverbed, and the flow-water level relationship changess impact accounted for 54.8%. The change of water level in the Poyang Lake Basin during non-flood season is a complex problem, which needs further research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and reservoir dispatching.

      關鍵詞:鄱陽湖;非汛期;水位;三峽工程;流量變化;河床下切

      Key words: Poyang Lake;non-flood period;water level;Three Gorges Project;flow change;riverbed undercut

      中圖分類號:TV12?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19)24-0095-03

      0? 引言

      長江是一條水量豐富的世界級大河,因季風氣候的影響,徑流時空分布不均、季節(jié)變化大。在天然情況下通江湖泊的水位與水文情勢與長江干流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鄱陽湖是長江中下游最大的湖泊,也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可以分為上、下(南、北)兩部分,北鄱陽湖基本上類似為河道,每年水面積劇變主要在南鄱陽湖。每年鄱陽湖動庫容超過200億立方米,對于吸納長江汛期洪水,長江下游的防洪供水都有重要意義。

      1? 鄱陽湖區(qū)基概況

      鄱陽湖水系每年注入長江的徑流量約占長江入海水量的1/5。高水位時,鄱陽湖南北最大長度約173km,東西平均寬約16.9km,最寬處約74km,入江水道最窄處屏峰卡口僅寬約2.8km。鄱陽湖受到五河及長江上游來水的共同影響,一年中水位和水面面積劇烈變化,呈“高水湖相,低水河相”。湖口站歷年實測最高水位22.59m(1998年7月31日),相應湖區(qū)水積4070km2;歷年實測最低水位5.9m(1963年2月6日),水面面積146km2。在低水位時,湖岔基本干涸,僅保留主湖區(qū)的入江水道和與主湖分離的碟形湖。入湖河流呈傘狀匯入鄱陽湖,其中西部湖區(qū)(贛江及修河)入湖水量占總量的約2/3,大部分直接匯入入江水道。南部和東部湖區(qū)撫河、信江、饒河注入南部主湖區(qū)的水量只占全湖的1/3[1-3]。

      近年來,由于氣候變化、用水量增加和長江上游三峽等控制性水庫蓄水的影響,鄱陽湖枯水水位呈明顯下降趨勢[4],9、10月份鄱陽湖出流量加大,出現(xiàn)枯水期提前,枯水期水位下降,枯水時間持續(xù)延長,以及冬春連旱、伏秋連旱等一系列問題。對鄱陽湖枯水位變化的研究很多,主要方法是對水文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閔騫等,歐陽長林等,劉衛(wèi)林等)和采用計算水力學方法建模。同時也有研究關注鄱陽湖枯水水位變化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效應,如對流速、水質、濕地植物分布格局[5]、漁業(yè)資源[6]、候鳥棲息地[7,8]等的影響,以期為鄱陽湖枯水水資源管理提供科學決策支持。

      研究表明鄱陽湖的浮游生物[9,10]、魚類資源[6]、濕地植被[5]、候鳥棲息地[7,8]等對水位變化都有一定的響應關系。但是,鄱陽湖枯水水位變化研究的關鍵是弄清水位變化的主要影響因素和未來發(fā)展趨勢,這也關系到對三峽等長江流域大型水利工程生態(tài)環(huán)境影響的客觀評價。

      2? 湖口水位對大通流量變化的響應

      湖口水文站是鄱陽湖也是整個鄱陽湖水系最下游的控制性水文站。如圖1所示,三峽水庫蓄水以后,湖口站非汛期平均水位顯著下降,特別是非汛期的前半段(即9-11月)下降尤為明顯。湖口站水位降低,整個鄱陽湖的水位必然隨之下降,同時水面萎縮,通江庫容減小;反之,湖口高水位,長江水可能倒灌鄱陽湖區(qū),使湖區(qū)水位升高,水面擴張。由于湖口水文站位于長江與鄱陽湖水系的交匯處,水力學關系復雜。湖口站水位~流量之間沒有直接的顯著性關系。研究表明,湖口水位與長江大通站流量有著很好的相關關系。三峽水庫建成后,9-11月大通站流量減小,鄱陽湖湖口水位也隨之顯著下降;而12月份至次年三月份,三峽水庫建成后,大通流量有所增加(圖2),因此,湖口水位在極低的水平下,反而有所回升(圖1)。

      枯水期鄱陽湖流域月平均水位(湖口站)與同期大通站平均流量的關系如圖2所示。在三峽蓄水前后,湖口站非汛期月均水位與大通站月均流量都有著很好的線性關系,分別是

      H=2.7152q+3.4723 (1)? ? ? ? ?H=2.9004q+2.8457? (2)

      在低流量條件下,大通站同流量(湖口)水位有著明顯下降的趨勢,同時方差分析也表明,公式(1)、(2)中的截距有著顯著的差異,即非汛期鄱陽湖湖口水位下降,不僅僅是由于長江流量減小,也是因為水位-流量關系變化,同流量水位下降。同時,式(2)的斜率大于式(1),也說明三峽蓄水后,湖口水位對流量變化更為敏感,相同幅度的流量減少,水位下降的幅度更大。

      根據(jù)式(1)、(2),以大通站流量預測鄱陽湖湖口水位,并根據(jù)大通流量分析三峽水庫蓄水前后的水位差,詳見圖3。圖3顯示,預測的水位差與實際水位差變化過程是一樣的,即與三峽水庫蓄水前相比,9月份鄱陽湖戶口水位開始下降,10月、11月下降的幅度最大,12月以后,由于三峽水庫下泄流量增加,鄱陽湖湖口水位開始回升,元月至3月,湖口實際水位要高于三峽蓄水之前,除三月份以外,各月份水位變化的預測值也接近實際值,整個枯水期,按照公式(1)、(2)預測湖口水位平均下降0.477m,與實際下降值(0.462m)差距不大,當然三峽蓄水后,3月份湖口低水位的原因有待進一步研究,可能是由于在這一時期鄱陽湖流域出現(xiàn)過嚴重的春旱,來水減少,加劇湖水的排空。

      3? 鄱陽湖枯水水位的主要影響因素分析與趨勢預測

      根據(jù)公式(1),以2003年(三峽工程蓄水)前后的大通站枯水期流量數(shù)據(jù),可分析流量變化對湖口水位的影響;再根據(jù)公式(2)和2003年(三峽工程蓄水)以來大通站枯水期流量數(shù)據(jù)計算三峽水庫蓄水后的湖口水位,從而確定水位-流量關系變化對湖口水位的影響。

      表1中:2003年以前枯水各月份的水位是根據(jù)2003年以前各月流量與水位流量關系(式(1))測算的,2003年以后的水位1是根據(jù)2003年以前各月流量與水位流量關系(式(1))測算的,它們之間的差可以反映在相同的水位流量關系條件下,大通流量變化對湖口水位的影響,即表中的水位差1;2003年以后的水位2是根據(jù)2003年以前各月流量與水位流量關系(式(2))測算的,水位2與水位1之間的差值可以反映,相同的大通流量條件下,水位流量關系變化對湖口水位的影響。

      表中數(shù)據(jù)反映,2003年以來,大通站非汛期平均流量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有限,不足4%,流量變化主要是氣候變化和上游水庫(主要是三峽)蓄水兩方面的原因,三峽水庫蓄水期間(9月到11月)大通流量顯著下降,10月份、11月份下降幅度達20.9%和16.9%,在水位流量關系不變情況下,因大通流量減小,湖口9、10、11月月平均水位下降0.65、1.85、1.04m,其中10月份降幅最大。12月份,大通流量與三峽蓄水前持平,對湖口水位的影響也為零。1~3月,由于三峽水庫對下游補水,大通流量在較低水平下有所增大,相對增幅都在16%以上,因此,若水位流量關系曲線不變,湖口水位將回升0.49-0.95m;整個非汛期三峽水庫調節(jié)對大通流量的正負影響基本抵消,平均流量有所下降主要是因為氣候變化(2003年以來長江上中游曾經(jīng)出現(xiàn)嚴重旱災)。在流量-水位關系不變的條件下,整個非汛期平均湖口水位平均下降0.21m,這一方面因為大通流量有所下降,但更主要的是因為,三峽工程集中蓄水,大通流量驟降,在不同水位條件下,湖口水位變化對流量的敏感程度不同。

      水位-流量關系變化對湖口枯水期平均水位的影響基本是負的,整個非汛期的平均影響是-0.25m。因此,2003年以來,與三峽工程蓄水以前相比,鄱陽湖湖口非汛期平均水位下降0.46m,其中長江(大通)流量變化的影響是

      -0.21m,占45.2%,水位流量關系變化的影響是-0.25m,占54.8%。當然在鄱陽湖水位、水面劇烈變動的9-11月,湖口水位下降,主要是由于長江流量的降低。大通徑流主要來自九江以上的長江干流,但是鄱陽湖湖口來水也占大通徑流的20%左右,因此,鄱陽湖上游流域干旱枯水也可能對湖口水位產(chǎn)生顯著的影響。

      目前,長江上游的水電站方興未艾,庫容越來越大,長江上游很多水庫可以在上游蓄洪,待長江上游梯級開發(fā)完成后,眾多水庫形成巨大的蓄洪能力,汛末清水下泄,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三峽水庫的蓄水要求,同時隨著長江流域防洪體系的完善,三峽水庫可以采取動態(tài)汛限水位調度,提前蓄水,從而使汛后,特別是10月、11月集中蓄水造成長江中游流量大幅度減少的矛盾相對減弱。但是隨著上游地區(qū)水土保持和大規(guī)模的水庫攔蓄,長江中下游少砂、沖刷的現(xiàn)象將長期存在,甚至可能持續(xù)到本世紀末,因此,鄱陽湖區(qū)低水可能是一個長期的趨勢,但汛末(10月、11月)水位迅速下降可能有所緩和。

      4? 結論與討論

      本文采用實測水文數(shù)據(jù),建立了鄱陽湖枯水期湖口平均水位與長江大通流量之間的回歸關系,根據(jù)實測數(shù)據(jù)與回歸公式分析得到,2003年以來,整個枯水期(10月至次年三月)湖口平均水位較三峽水庫蓄水前下降0.46-0.47m,其中水位下降以9月-11月,特別是10月最為明顯,12月水位與蓄水前比較基本保持不變,由于三峽水庫調度,在前期低水位的基礎上,次年元月-3月長江中下游流量和鄱陽湖水位比三峽水庫蓄水前有所回升。

      通過回歸分析,在鄱陽湖湖口非汛期水位降幅中,流量變化(包括氣象變化和水庫調度的影響)的影響占45.2%,長江中上游清水下泄,沖刷河床,流量-水位關系變化的影響占54.8%。

      鄱陽湖水位下降可能造成湖周排灌泵站取水困難,但這種影響可以通過改建泵站,開挖臨時引水渠等辦法解決,而且工程規(guī)模和投資也不大。鄱陽湖枯水期開始時候,水稻已經(jīng)收割,湖區(qū)農(nóng)業(yè)用水量不大。而三四月份發(fā)生春旱枯水,正值水稻插秧前泡田時期,農(nóng)業(yè)用水量大,湖區(qū)低水位的影響最顯著。每年春季三峽水庫下泄流量要大于天然來水量,對大通流量是正的影響,大通流量減少主要是受到長江中游來水減少的影響。事例分析與數(shù)據(jù)統(tǒng)計也都表面,2003年以來,鄱陽湖水位變化對入湖流量的反映更靈敏。因此,為了降少鄱陽湖流域春旱對湖區(qū)的影響,仍需要進一步加強全流域蓄水、水源涵養(yǎng)和調節(jié)能力的建設,關鍵是山區(qū)水庫與水源涵養(yǎng)林的建設,從而使汛期暴雨洪水能更均衡的在全年年內(nèi)分配,這不僅可以緩解春旱對鄱陽湖湖區(qū)的影響,對治理山區(qū)伏旱也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郭華,HU Q,張奇.近50年來長江與鄱陽湖水文相互作用的變化[J].地理學報,2011,66(5):609-618.

      [2]趙其國,黃國勤,錢海燕.鄱陽湖生態(tài)環(huán)境與可持續(xù)發(fā)展[J]. 土壤學報,2007,44(2):318-326.

      [3]杜彥良,周懷東,彭文啟,等.近10年流域江湖關系變化作用下鄱陽湖水動力及水質特征模擬[J].環(huán)境科學學報,2015,35(5):1274-1284.

      猜你喜歡
      三峽工程鄱陽湖水位
      三峽工程是國之重器
      科技支撐搖高峽出平湖
      ——三峽工程
      鄱陽湖水系之潦河
      《鄱陽湖生態(tài)系列插畫》
      鄱陽湖好風光
      三峽工程外遷移民安置研究
      基于MFAC-PID的核電站蒸汽發(fā)生器水位控制
      基于PLC的水位控制系統(tǒng)的設計與研究
      三峽工程景觀保護研究
      淺析太平軍鄱陽湖大捷
      阜南县| 嘉定区| 梅州市| 雷山县| 秀山| 凤翔县| 衡东县| 雅安市| 九江市| 永和县| 兴化市| 辰溪县| 丹东市| 台东市| 宁安市| 内乡县| 桦甸市| 三都| 砚山县| 马边| 梨树县| 个旧市| 海兴县| 宜丰县| 万山特区| 台州市| 神农架林区| 秦皇岛市| 陆河县| 新化县| 涟源市| 夏津县| 宿松县| 格尔木市| 色达县| 商水县| 大埔县| 澄江县| 秭归县| 漳州市| 万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