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孝琴
語文是一門語言學科,也是傳承中國文化歷史和精髓的主要學科。它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礎和思維能力,也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它是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集中考查。新時代、新高考、新課標對語文素養(yǎng)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高中語文作文直接決定了學生未來的高考成績。所以,一直以來,它都是作為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因此,教師必須轉變培養(yǎng)方式和思路,重視作文教學。此次論文主要探討的是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創(chuàng)新性。
高中階段的教學都是比較緊張的,意味著學生未來的高考命運。而語文學科的教學過程中,作文教學,一直是學生和教師的難點,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其教學理念落后,教學方式陳舊,已經(jīng)無法滿足當前高考創(chuàng)新題材的需求。為此,教師必須要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選擇先進的教育理念,為學生提供一些實質性且具有新穎的作文教學方法,以此幫助學生找到更多寫作的靈感。
1 高中語文寫作教學的現(xiàn)狀
在高中語文課堂的教學過程中,作文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教學任務。通常情況下,高中語文的寫作訓練,都是由教師出題,然后,學生利用課堂時間完成整篇文章的寫作,并且時間大多數(shù)都控制在90分鐘左右。學生需要在這個時間段內,完成對文章的構思,以及具體的寫作。而其他的時間則用來分析作文,講解文章,找出文章中的優(yōu)勢和不足之處,以此幫助學生寫出更為優(yōu)美的文章。但是,從實際的教學成果來看,其教學效果一般,學生在訓練中沒有得到明顯的提高。久而久之,班級文章的寫作水平差距越來越大。
2 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創(chuàng)新性
2.1 加強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
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主要呈現(xiàn)在根據(jù)一定的教學策略,培養(yǎng)學生,讓學生在一定的素材積累之后,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以此更好地掌握文章的寫作核心。然后,再以框架的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作思維,以此更好地面臨高考,寫出優(yōu)質的文章。比如,關于實用性方面的教學,教師應構建兩個訓練的體系。即周詳?shù)幕A訓練和簡約的高考應試體系。以人教版為例,周詳?shù)幕A訓練指的是第一冊以記敘為中心組織訓練,第二冊以基礎等級為中心組織訓練,第三冊以議論為中心組織訓練,第四冊以發(fā)展等級為中心組織訓練。這樣系統(tǒng)地訓練讓學生關注生活,關注普通人,寫出情真意切的文章,引領學生對現(xiàn)實進行深度思考,形成一生受用的寫作能力。而簡約的高考應試體系可以從立意、結構、內容、文采四方面入手。如審題立意,徹底消滅扣題不準的錯誤,可以采取話題造句。就是用話題關鍵詞語造出作文的主旨句。如2007年四川高考作文“一步與一生”,我們就可以擬為“關鍵處的一步往往決定人的一生”或“一生的道路是漫長的,不必為走錯一步而痛苦”。再例如2017年新課標全國I卷作文“據(jù)近期一項對來華留學生的調查,他們較為關注的‘中國關鍵詞有:一帶一路、大熊貓、廣場舞、中華美食、長城、共享單車、京劇、空氣污染、美麗鄉(xiāng)村、食品安全、高鐵、移動支付。請從中選擇兩三個關鍵詞來呈現(xiàn)你所認識的中國,寫一篇文章?!逼渲小皬V場舞、共享單車、一帶一路”皆有共享之義。我們就以“共享”為話題。如中國之道,共享之美。話題造句是考場解決文章立意問題的一種最簡捷的方法。遇到材料作文,我們又該怎么辦呢?方法就是把它轉換為話題作文,從材料中提煉出話題。緊扣話題,寫出一句精彩的有意義的話,這只是完成了寫作的第一步。怎樣把這句話變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呢?接下來就是強化結構,采取微型短文訓練。在演練過程中,可以給學生提供幾種類型,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類型。這樣一來,就完成了寫作的第二步。第三步,把各段落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就是寫好“文脈句”。第四步就是做到有文采。文采從哪里來?從生動的用語、靈活的句式、漂亮的修辭等方面來。總之,作文訓練只要有序,有方法,持之以恒就能收效很大。
2.2 加強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創(chuàng)新性
創(chuàng)新是學生高考作文得高分和滿分的關鍵。與其他階段的學生相比,高中生的思維更為敏捷,情感更為豐富,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不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對于高中生而言,作文部分的關鍵在于如何表達內心的思想和情感,這也是判斷作文優(yōu)劣的準則。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呢?主要可以從以下幾點出發(fā):第一,材料新鮮。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關注社會熱點,捕捉社會亮點,體現(xiàn)生活變化,用充實的材料支撐自己的觀點,表達自己的情感。寫作的關鍵就是學生對人生的認知,對世間的感悟,從所見所聞中得到的一定啟發(fā)和感受。所以,教師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從生活中的人、事物等收集寫作素材,以此找到寫作的靈感,從而寫出生活的美感。這樣,才能創(chuàng)造出既寫實,又有特色的文章。第二,見解新穎。我們可以在所提供話題或材料的大前提下,突破傳統(tǒng)的習慣性的思維模式,進行求新求異的發(fā)散思維,從多個角度去認識事物,見解與眾不同,又順理成章,這樣就能開辟出一個新的天地。第三,構思新巧。構思別具一格,方能使作文別出心裁,收到出奇出新的效果。我們可以在行文中巧設懸念,讓讀者產(chǎn)生強烈的期待心理?;蛴糜麚P先抑的手法,使文章曲折有致,扣人心弦。另外,教師鼓勵學生大膽創(chuàng)新,對于學生在文章中表現(xiàn)出的不同之處,教師應該鼓勵、贊賞。實踐出真知。教師可以提供平臺,創(chuàng)辦優(yōu)秀文章展示欄刊,鼓勵學生勇于投稿,以此提升學生的寫作積極性,也可以讓其他學生借鑒和欣賞這些優(yōu)秀的文章,從而找到寫作的感覺,從而創(chuàng)造出更為優(yōu)美的文章。
3 結語
高考作文主要是為了檢驗學生的語文學習成果。所以,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注意培養(yǎng)學生寫作的實用性,幫助學生從多個方面了解文章的類型,以此找到屬于自己的寫作特長。另外,還需要從多個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引導學生寫出具有特色的文章。
(作者單位:富順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