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振喜
摘 ? 要:目前,市場上對大蒜具有較高的需求量,各地區(qū)也積極開展了大蒜的大規(guī)模種植。在大蒜種植中,做好技術的應用把握十分關鍵。就大蒜高產優(yōu)質栽培技術進行了一定的研究。
關鍵詞:大蒜;高產;優(yōu)質;栽培技術
目前,大蒜在我國各地均有種植,在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大蒜市場具有激烈的競爭形勢,且不同質量的大蒜在價格方面也存在差異。在實際大蒜栽培當中,需要做好栽培技術的應用把握,在保證質量的情況下實現高產目標,進一步提升種植經濟效益。
1 ? 高產栽培技術
1.1 ? 播種期
在大蒜種植當中,適時播種是獲取豐收的關鍵內容。在實際栽培當中,需要根據大蒜品種、環(huán)境條件確定具體的播種時間。通常來說,9月末10月初是大蒜播種的最佳時間。大蒜幼苗露地越冬,5~6片葉是最佳葉齡,株高30 cm左右,根系在40條左右,此時植株在耐寒方面具有較好的表現,且在越冬時不容易發(fā)生凍害,能夠幫助其安全越冬[1]。如果播種過早,葉齡以及株齡則可能存在過大的情況,因在進入冬季前營養(yǎng)體過大,將影響到抗寒能力,使其在越冬時存在嚴重的凍害問題,在生長后期有較大的概率出現早衰情況。且當播種時間過早時,再分化形成的小芽也可能經過春化階段形成復瓣芽。相反,如果播種時間過晚,在進入冬季前積累的養(yǎng)分少,在同化能力方面將表現不足,進而影響到最終的質量與產量。
1.2 ? 土壤選擇
在大蒜種植當中,對于土壤具有較強的適應性。但同時大蒜所具有的根系較淺,在吸收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在種植時也需要對土壤做好把握,通過土壤的科學選擇實現優(yōu)質高產目標。在具體種植中,肥沃、質地疏松且富含有機質的沙質壤土是適合種植大蒜的土壤。對于沙土來說,其在保肥、保水方面能力相對較差,生產出的蒜頭較辣、體積小;對于黏重土壤來說,生長出的蒜頭小而尖。在大蒜種植中,也需要考慮水澇、干旱等問題,能夠結合實際做好地塊的選擇,保證在排水、灌溉等方面能夠滿足要求。
1.3 ? 栽培制度
在大蒜種植中不得連作,也不得同其他蔥屬植物重茬種植,避免因出現根系發(fā)育不良的情況,直接影響到植株的生長勢。在連作的情況下,幼苗在出土后也可能會出現葉子干枯的情況。大蒜種植中,在前茬作物選擇方面并不十分嚴格,在秋播大蒜時,馬鈴薯、豆類、茄果類等都具有較好的茬口。同時,大蒜在種植中吸肥量少、施肥量大,在種植后土壤當中具有較多肥料的殘留,且根系也將在生長中分泌出一定的殺菌素,能夠對后作病害進行防治,是較好的前茬。
1.4 ? 精細整地
根據大蒜根系吸收能力與生長特點,需要在播種前做好精細整地。在選擇好前茬作物后,要施足底肥,按照每667 m2設置5 000 kg的用量施腐熟優(yōu)質圈肥,同時在翻地時施加20 kg尿素、40 kg磷酸鉀、40 kg磷酸二銨以及100 kg三元復合肥。在此過程當中,保證具有25 cm以上的耕深,且處理后具有上松下實、耙平耙細的特點,之后做畦。
1.5 ? 種蒜處理
要做好種蒜的選擇,首先要保證所使用的種蒜具有大小適中、蒜頭大且蒜瓣新鮮的特點,同時要保證已經通過休眠,對于風干、蟲蛀以及無芽瓣的蒜瓣則需要及時淘汰。為了能夠打破種子的休眠期,使其能夠及時發(fā)芽,在播種前,要對種瓣進行必要處理,使其能夠較快地發(fā)根萌芽。同時,要在播前做好曬種處理,其在提升出苗率的同時,能使出苗健壯、整齊,便于更好地實現增產目標。
1.6 ? 播種
在該項工作當中,需要重點把握的內容有:第一,密度與用種量。在大蒜種植當中,做好播種密度的控制十分關鍵。在密度確定時,需要對品種特點、土壤肥力、肥水條件以及播期早晚等因素進行充分考慮。如果播種密度較小,雖然單株發(fā)展較大,但所具有的單位面積產量存在不足。在適當范圍內,通過密度的增加,雖然能夠有效提升產量,但蒜頭數量將因此減少,進而影響到商品質量。在具體密度確定時,不僅需要考慮產量,且需要對蒜頭經濟效益、質量等因素進行考慮。如以商品蒜頭為生產方向,2.5萬株/667 m2是較好的密度,用種瓣在130 kg左右。在該范圍基礎上,在實際栽植當中,可以根據種瓣大小掌握種植密度,如果種瓣較小,可以種植得密集一些;如果種瓣較大,則可以種植得稀一些。第二,播種方法。播種方法方面,具有兩種類型,即平畦以及高壟兩種方式。就目前來說,平畦栽培是應用較多的方式。
1.7 ? 田間管理
當地膜大蒜越冬后,在來年2月底可以澆一次返青水,在澆水的同時施加尿素,具體用量為15 kg/667 m2左右。之后,在3月下旬澆好退母發(fā)棵水與對應肥料的施加,做好速效鉀肥的補給。在4月中旬,要澆抽薹膨大水,做好膨大肥的施加,在澆水的同時,按照12 kg/667 m2的用量施加尿素,以5 kg/667 m2的用量施加磷酸二氫鉀,以此使蒜薹能夠迅速生長。在完成拔薹后,需要始終保證土壤濕潤。
2 ? 采收
2.1 ? 蒜薹采收
蒜薹抽出葉鞘、開始甩彎時,即是對蒜薹進行收獲的最佳時期。在蒜薹采收中,時間的早晚將直接關系到品質與產量。在采收時,最好是在晴天中午進行,此時葉片有韌性,不容易折斷,能夠避免傷葉情況的發(fā)生。如果在雨天采收,此時植株當中吸水充分,葉片、蒜薹韌性較差,很可能因此折斷。
2.2 ? 蒜頭采收
在完成蒜薹采收20 d左右,此時大蒜葉片將逐漸變?yōu)榛揖G色,處于底部位置的葉子逐漸枯黃、脫落,假莖松軟充分膨大,此時即需要進行及時的收獲。如果收獲時間過早,此時蒜頭水分多、嫩,組織不夠充實,在貯藏一定時間后很容易發(fā)生干癟情況;如果收獲時間過晚,此時蒜皮、蒜頭變色,在收獲的過程當中有較大的概率出現散瓣的情況,并因此影響到產品價值。
3 ? 結束語
在實際大蒜種植栽培當中,需要結合地區(qū)實際做好技術的把握與運用,保證種植質量與產量。
參考文獻:
[ 1 ] 楊翠香,李麗芳.大蒜栽培技術[J].現代農村科技,2016(6).
(收稿日期:2019-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