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寶祥
摘 要:該文通過承德避暑山莊相關文獻的研究,達到清晰的梳理清代皇家園林造園歷史發(fā)展的脈絡。通過文獻的整理歸類,對承德避暑山莊植物、疊石、水景、地形、建筑和其他的方面的綜述研究。從而得出結論,避暑山莊今后應該在園林小氣候方面加強探索研究。
關鍵詞:承德避暑山莊;皇家園林;小氣候
中圖分類號:F59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672-7517(2019)04-0389-02
1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國外:承德避暑山莊以其悠久的歷史、精美的藝術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吸引了國內外眾多學者的目光。日本學者岡大路在其所著《中國宮苑園林史考》一書中提到避暑山莊。論及其興造的時間和過程,以及園林的規(guī)模與形制。但是并沒有進行深入分析園林的細節(jié)部分。避暑山莊同時也得到了世界人民的認可,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但其國外對山莊的研究論著較少。
國內:關于山莊的研究屢見于各類建筑史學和園林著作、文章和教材當中。如劉敦楨《中國古代建筑史》、李允鉌《華夏意匠》、周維權《中國古典園林分析》及《東南大學建筑歷史教材》等典型的學術著作,都對山莊的歷史變遷、園林藝術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論述。國內學者對山莊的研究已經劃分得很具體,研究領域頗多,到今天已經取得了相當豐富的學術成果。天津大學王其亨教授對園林建筑進行了測繪,著有《清代御苑擷英》分析的比較詳盡。
2 相關承德避暑山莊園林研究的文獻綜述
在知網上下載40多篇承德避暑山莊相關論文,主要收集了1991年以后的30多篇文章,以及國內出版的相關書籍,對原始研究論文中的資料和主要觀點進行了歸納整理和分析。概括起來,分為五類:植物、承疊石方面、水景、地形、建筑、和其他方面,以時間為軸線進行縱向分析。
2.1 植物方面
胡海鷹(1991),對承德避暑山莊春好軒的植物和配置進行了探討,康春國(2003),對承德避暑山莊的植物景觀全貌進行分析、研究 ,對植物的變遷、地貌概況、植物種類等進行歸納整理。何廣美(2008)把清朝皇家園林的植物和西方園林植物對比,得出異同點。吳媛(2008),闡述避暑山莊植物景觀恢復中存在的問題,探討了古典園林在植物造景方面所蘊含的基本理念。仇莉(2010),整理出明清皇家園林中常用植物材料二百余種,繪制出局部的植物現(xiàn)狀平面圖。張靜,賈鵬里(2011)對園林建筑與植物之間的配置關系作了淺要地探討和分析。薛如冰(2012),分析了古典園林中植物的運用法則以及植物配置的相關內容,總結出中國古典園林中植物造景的特點。張樹生(2013),指出避暑山莊周圍寺廟園林的藝術特色是利用植物進行造景,以油松為主,用因借和襯托的園林藝術手法塑造。張艷(2015),主要從植物造景來探析承德避暑山莊的園林藝術。
通過以上綜述,對山莊里的植物進行了分類,進而對植物造園的技法進行了總結,以及和其他皇家園林、外國園林的植物種植比較和植物象征意義。在植物調節(jié)好和影響園林氣候方面還沒有明確的研究。
2.2 疊石方面
張羽新(1987),介紹避暑山莊疊石的多樣性及皇家園林疊石的特點。馮亞平(1997),避暑山莊的假山疊石、因地制宜,使與建筑周圍環(huán)境融為一體。陳振遠(1998),介紹避暑山莊假山疊石的風格和材料的選用,皆有南北風格。耿劉同(1998),介紹了避暑山莊內假山疊石的藝術特色。
通過以上綜述,把避暑山莊跟其他皇家園林和南方的私家園林作比較,并沒有對疊石技巧及理論進行深入研究,沒有進行深入的數(shù)據(jù)測量。對于承德避暑山莊疊石造山方面的研究還不夠深入。
2.3 水景方面
謝夢婕(2009),分析中國古代的活水水景特征以及現(xiàn)代水景觀的缺點,依據(jù)可持續(xù)發(fā)展理念,討論水景設計方法與技術。姜桂民(2010),探討了避暑山莊的水文化。徐夢螢,魏勝林(2011),總結避暑山莊的理水立意、藝術與手法,為現(xiàn)代風景園林理水設計的立意和表現(xiàn)提供參考。
通過以上綜述,對山莊的水景造景的手法、藝術特色、意境進行了論述和總結,同時對理水手法進行探索,山莊的水景對園林氣候的影響和調節(jié)氣候的作用還有待進一步研究論證。
2.4 地形方面
李偉華(2003),分析中國古典園林的地形創(chuàng)作特征,指出“一池三山”模式源于中國道家思想,并于以后各朝的皇家園林和私家園林中得以繼承和發(fā)展。
通過以上綜述,對承德避暑山莊地形的論述著作并不多,而整個地形對山莊的氣候的和建筑布局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在地形影響山莊氣候方面應該進行深入研究。
2.5 建筑方面
施淑文(1988),闡述了園林建筑在形體、色彩等產生的差別。說明色彩對園林建筑風格的形成、園林建筑空間意境的塑造、空間環(huán)境構圖、空間藝術表現(xiàn)力方面有著重要影響。張晏華(2005),由園林從建筑藝術角度,就園內亭、臺、樓、閣、榭的造型特色、空間處理及構景理念做了闡述,并介紹了亭在園林中的應用。彭江林(2012)結合承德避暑山莊、北海和頤和園三處皇家園林的資料,進一步明確閣廊組合方式對高山景觀的影響。
通過以上綜述,對承德避暑山莊的建筑形式和規(guī)劃做具體的分析和比較,同頤和園、北海建筑的異同,避暑山莊的建筑更多的是不施彩繪,保留原木色,體現(xiàn)了與整個山莊的自然相融合的造園思想。
2.6 其他方面
劉海順(2008),分析了避暑山莊生態(tài)園林構建原則。認為避暑山莊是生態(tài)園林的典范,提出生態(tài)園林理論是切實可行的正確理論。商曉軍(2010),論述了治山理水造園手法的特點、種類和意義,增強對古代苑囿的造園藝術及文化理解。徐興志(2011),介紹了避暑山莊的景觀構成要素,唐海龍(2012),根據(jù)環(huán)境現(xiàn)狀提出適合避暑山莊及外八廟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規(guī)劃與建議。孫鵬(2012),對承德避暑山莊進行空間的分析,找出各種空間尺度及空間類型合適的園林分析方法。韓寶莊,孔憲梁,論述了承德避暑山莊的園林藝術特色。梁寶龍 ,王楠(2013),承德避暑山莊傳承了中國皇家園林的精神。段鐘嶸(2012),指出中國古典園林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傳統(tǒng)文化孕育了古典園林藝術的豐富多彩。張羽新,在《避暑山莊的造園藝術》中指出避暑山莊的造園手法。晏華(2004),介紹了承德避暑山莊的總體特征和概括[31]。胡海鷹(2004),“月色江聲”景點是避暑山莊湖區(qū)的主要島嶼,島上民居風格的建筑與周圍的湖水。劉海順(2008),分析避暑山莊生態(tài)園林的構建原則和景觀、經濟效益。提出生態(tài)園林理論是可行的正確理論。杜江(2003),介紹了承德避暑山莊的歷史由來。王文仁 ,介紹故宮與承德避暑山莊的歷史文化淵源。李妍(2013),以避暑山莊的一些行圍狩獵、政治活動為例,闡述清代行宮發(fā)展的脈絡及特點。林妙雙(2009),指出這些離宮御苑具有多種用途的園林綜合體,促進了古代離宮御苑的研究。張鄋(2009),明清皇家園林成為研究的主要對象,而明清之前的皇家園林只能從文獻與典籍中考證[38]。黃滟(2015),從分析承德避暑山莊的生態(tài)美學來探微??姼镄拢?016),承德避暑山莊園林建筑設計風格的研究。駱玉彬(2016),探析承德避暑山莊的園林藝術特點。
通過以上綜述,這些文獻重點寫了承德避暑山莊和頤和園的比較,還有和不同時期的清代皇家園林的比較,以及外八廟的規(guī)劃空間布局特點,從而總結了清代皇家園林造園藝術特點。
3 相關承德避暑山莊園林研究的書籍綜述
耿劉同,介紹了中國古代園林的類型 、變化巧妙的造景手法。借景,往往是以天空為背景的,有著自然幻化的成分。借景中又有遠借、鄰借、仰借、俯借、應時而借種種區(qū)別。外八廟分布在避暑山莊外圍環(huán)護避暑山莊。它們之間有機地組合所形成特有景觀價值,是古代園林造園手法的高度體現(xiàn)。
樓慶西,在《中國古代建筑》中介紹了承德是清代皇帝帶著皇族狩獵和習武的地方,那里有山有水,氣候涼爽??滴跛氖辏ü?685年)開始在那里利用山丘起伏和熱河泉水匯集之地興建皇家園林,占地共8000余畝,這就是清代最大的皇家園林——承德避暑山莊。
羅哲文,在《中國名園》中介紹了承德避暑山莊采集了江南園林景色,如芝徑云堤是仿西湖蘇堤而筑,煙雨樓是仿嘉興煙雨樓而建,金山是仿鎮(zhèn)江金山而建。另外,萬樹園中還模擬蒙古草原的布置。集景式園林,是清代宮苑通常采用的一種布局手法。
劉玉文 《濃縮天地:避暑山莊營造技藝》中介紹了避暑山莊建筑藝術的鑒賞,張羽新在《避暑山莊的造園藝術》介紹了造園的各種技藝和園林藝術。
謝燕、王其鈞《皇家園林》介紹了承德避暑山莊主要景點的構成要素,以及興建過程。
胡汝波、趙艷玲《承德歷史與旅游》中對承德避暑山莊介紹比較全面系統(tǒng),介紹山莊的修興建、特色和景觀文物,并且詳細地介紹了外八廟。
通過以上綜述,這些書籍介紹避暑山莊都很具體,主要寫了從興建歷史,變遷,發(fā)展和不同時期的園林特征,還有園林的造景手法和技法。具體到每個景點的地理位置、建筑特色,園林藝術等。
4 總結
綜上所述,對于承德避暑山莊的研究已經有諸多領域,分別從歷史發(fā)展、造園藝術、造園要素、植物、疊石、地形、建筑和與其他園林比較等方面進行了研究。承德避暑山莊作為清代皇家園林最具有代表性,無論從面積、藝術、手法等方面,在同一期的園林中算得上是世界園林杰作。因此在園林研究方面國內外取得了較大的進步,但在山莊小氣候方面的研究,前人還未進行探索,當時的匠人是怎樣營建舒適的氣候環(huán)境,以此來避暑等問題,其中的地形、水、植物、建筑、鋪裝是怎樣影響和調節(jié)山莊園林氣候的呢?例如“煙雨樓”,由熱河泉和常溫泉水交匯,形成了煙雨空夢的視覺效果,而且尤其在春秋兩季效果更好?!叭f壑松風”為什么有風,是所在地理位置因素還是植物營造形成了園林小氣候,這些問題有待研究。
總之,在避暑山莊小氣候營造方面,尚未有人進行探索研究,為了彌補這一研究空缺,研究園林氣候具有重大的課題意義,無論是對地域、城市、園林、人都會起到積極的作用,從而在造園和景觀規(guī)劃時滿足人的舒適要求。
參考文獻:
[1] ?羅哲文.中國名園[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5:21-24.
[2] 吳媛.避暑山莊植物造景研究[D].浙江大學,2008.
[3] 何廣美.中西傳統(tǒng)植物造景手法的比較研究[J].天津大學,2008:5-25.
[4] 康春國.承德避暑山莊木蘭圍場地理及植物分析[J].森林工程,2003,3:7-8.
【通聯(lián)編輯:代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