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少華
摘 要: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堅守準公共定位,彌補市場不足,著力緩解小微企業(yè)、“三農”等普惠領域融資難、融資貴,成為普惠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擔保機構作為特殊的金融機構,具有高財務杠桿,在運營中面臨一定的財務風險。安徽省創(chuàng)新財政投入,在全國率先構建政策性擔保體系,開展“4321”新型政銀擔合作模式。做好新型政銀擔合作模式下應收代償款的核算與管理,對全面推進新型政銀擔業(yè)務合作起到積極的作用。筆者根據(jù)安徽省廬江縣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運行實際,對新型政銀擔模式下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應收代償款的核算與管理進行解析,以便實務操作。
關鍵詞:新型政銀擔;融資擔保;應收代償款;核算與管理
隨著政府對中小企業(yè)鼓勵扶持力度的加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有效發(fā)揮政府性融資擔?;鹱饔们袑嵵С中∥⑵髽I(yè)和“三農”發(fā)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fā)〔2019〕6號)明確指出,“堅守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的準公共定位,彌補市場不足,降低擔保服務門檻,著力緩解小微企業(yè)、‘三農等普惠領域融資難、融資貴,支持發(fā)展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促進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闭匀谫Y擔保機構成為普惠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為小微企業(yè)、“三農”融資提供了增信服務;另一方面,為銀行分擔了貸款風險。但擔保機構作為特殊的金融機構,具有高財務杠桿,在運營中面臨一定的財務風險。做好新型政銀擔合作模式下應收代償款的核算與管理,顯得尤為重要。
一、概述
(一)安徽省新型政銀擔合作模式
安徽省在實踐中創(chuàng)新的安徽擔保模式具有較豐富的內涵,是以政策性定位為前提,以擔保體系為依托,以新型政銀擔合作機制為核心,符合我國國情,具有安徽特色,能夠有效緩解小微企業(yè)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融資擔保模式。2014年以來,安徽省創(chuàng)新財政投入,在全國率先構建政策性擔保體系,開展“4321”新型政銀擔合作,將小微企業(yè)和“三
農”2 000萬元及以下的擔保貸款業(yè)務視為政策性服務項目,對該模式下?lián)YJ款出現(xiàn)的代償,由原擔保機構、省擔保集團、合作銀行及地方財政按4:3:2:1的比例分擔風險,第一次在國內擔保實踐中建立了風險分擔機制,為緩解小微企業(yè)和“三農”融資難融資貴找到了切實可行的路徑。扶小微、低費率、廣覆蓋、可持續(xù),政府、銀行、擔保機構風險共擔的“安徽擔保模式”成為全國樣本。
(二)應收代償款的概念
應收代償款是指擔保機構接受委托擔保的項目,按擔保合同約定到期后被擔保人不能歸還本息時,擔保機構按合同約定代為履行責任支付的代償款。
(三)應收代償款核算與管理的重要性
做好新型政銀擔合作模式下應收代償款的核算與管理,對全面推進新型政銀擔業(yè)務合作起到積極的作用,對融資擔保公司財務風險管理起到積極的作用,對提高擔保公司經(jīng)營效益和經(jīng)營水平、增加擔保機構流動性、促進其健康發(fā)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二、新型政銀擔模式下應收代償款會計處理
(一)支付代償款時
被擔保企業(yè)不能按期歸還銀行貸款本息,擔保機構按照擔保合同約定代為履行責任,支付代償款時,按被擔保企業(yè)逾期貸款金額的40%借記“應收代償款”科目,分別按逾期貸款金額的30%、10%借記“其他應收款—省級風險補償金、縣級風險補償金”科目,按被擔保企業(yè)逾期貸款金額的80%履行代償責任,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擔保機構需建立輔助臺賬,按實際代償金額(被擔保企業(yè)逾期貸款金額的80%)分企業(yè)進行明細核算。
(二)收到風險補償金時
縣級擔保機構對新型政銀擔業(yè)務項目履行代償責任后,應及時按照代償補償業(yè)務流程申報代償風險補償。收到省擔保集團、縣財政撥付風險補償金時,借記“銀行存款”,貸記“其他應收款—省級風險補償金、縣級風險補償金”科目。
(三)收到被擔保企業(yè)歸還代償款時
擔保機構通過追償、訴訟、拍賣等方式追回“應收代償款”款項時,應按實際收到的款項,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原風險分擔比例貸記“應收代償款”“其他應付款—省級風險補償金、縣級風險補償金”等科目。按照比例再擔保合作協(xié)議規(guī)定,按比例返還省級風險補償金、縣級風險補償金時,借記“其他應付款—省級風險補償金、縣級風險補償金”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四)被擔保企業(yè)用資產抵償時
擔保機構取得抵債資產時,應當按照實際抵債部分借記“抵債資產”等科目,貸記“應收代償款”“其他應付款”等科目。
處置抵債資產時,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抵債資產”科目。按比例返還風險補償金時,借記“其他應付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五)確認代償損失時
根據(jù)融資擔保機構代償損失核銷辦法的相關規(guī)定和審批程序,有確鑿證據(jù)表明已確認的應收代償款部分或全部不能夠收回時,應按照確認的損失金額,借記“擔保賠償準備”(計提的擔保賠償準備余額不足的,應借記“擔保賠償支出”科目)等科目,貸記“應收代償款”等科目。
三、應收代償款管理的建議
(一)建立應收代償款輔助臺賬
新型政銀擔合作模式下,擔保機構要建立應收代償款輔助臺賬,按實際向金融機構履行代償責任,金額設立明細賬進行分戶管理。對代償補償、代償損失核銷,實行內銷外掛,比照表內債權和管理方式加強管理。
(二)建立代償追償項目責任制
擔保機構應建立健全應收代償款追償項目負責制,分解回收任務,責任落實到人,加強與金融機構的緊密配合,最大限度減少損失,充分維護擔保機構權益。項目代償后,擔保機構應及時啟動訴訟與追償工作,于項目代償后10個工作日內,收集好應訴材料,及時啟動代償追償和資產保全相關程序。擔保機構應強化代償項目訴訟時效管理,適時聯(lián)系訴訟進展情況,負責執(zhí)行抵質押物的評估、拍賣、處置等環(huán)節(jié)協(xié)調配合工作。
(三)實行代償損失核銷制度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有效發(fā)揮政府性融資擔保基金作用切實支持小微企業(yè)和“三農”發(fā)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fā)〔2019〕6號)文件中明確指出,“國家融資擔?;?,省級擔保、再擔?;穑C構)以及融資擔保、再擔保機構的代償損失核銷,參照金融企業(yè)呆賬核銷管理辦法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薄敦斦筷P于印發(fā)〈金融企業(yè)呆賬核銷管理辦法(2017年版)〉的通知》中第一章第二條明確指出,“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擔保公司等其他經(jīng)營金融業(yè)務的企業(yè)參照本辦法執(zhí)行?!?/p>
擔保機構應按國務院、財政部、安徽省財政廳等部門的有關規(guī)定,制定本機構代償損失核銷管理辦法,對照安徽省代償損失認定的13條標準,履行必要的代償損失核銷程序,按照“認定嚴格、證據(jù)確鑿、責任追究、逐級審批、對外保密、賬銷案存”的原則,及時辦理代償損失核銷。并按照“賬銷案存、權在力催”的原則進行已核銷資產管理和應收代償款的跟蹤追收工作。
(四)爭取政策扶持力度
一是爭取部門單位對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應收代償款追償給予政策支持,如不動產處置協(xié)調、土地收儲等措施。強化政策正向激勵引導,對支持地方經(jīng)濟發(fā)展有突出貢獻的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給予一定的政策性獎補。二是積極爭取各級財政完善資本金補充機制,健全風險補償機制。三是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爭取法院等執(zhí)法部門的支持,加大應收代償款的追償力度。四是建立市級政府性擔保機構資產管理平臺,統(tǒng)籌推進應收代償款回收和不良資產處置工作,給予縣區(qū)級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流動性支持,促進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可持續(xù)發(fā)展,更好地為地方經(jīng)濟發(fā)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