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云 彭彧
摘 要:國之大計在教育,教育關鍵在教師,教師之魂在師德。新時代背景下的師德師風建設如何從“盆景式”的制度文件和“運動式”的嚴查重罰,變?yōu)榻處煾叨鹊膬r值認同、積極的情感認知和自覺的行為認可,是一個緊迫而重大的時代命題。近年來,湖南省邵東縣廣大教師堅持回歸初心,從營造一方純粹的教育生態(tài)“源頭”入手,探索出一條遵循教育規(guī)律的師德養(yǎng)成新路。
關鍵詞:師德養(yǎng)成;純粹教育生態(tài);區(qū)域實踐
中圖分類號:G527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9-07-10 文章編號:1674-120X(2019)25-0009-03
地處湘中腹地的邵陽市邵東縣,總人口140多萬,人多地少,不沿海、不靠邊。邵東人“窮”則思變,催生出如同溫州、義烏一般發(fā)達的民營經濟。2018年,邵東縣在全省經濟強縣中排名第四。外地人一提起邵東縣,脫口而出的就是“遍及天下的邵商”和“暢通全球的小五金、打火機、箱包”。在濃郁的功利思想觸動和逐利氣息浸潤下,一些教師出現(xiàn)政治立場不堅定、立德樹人意識淡薄、違規(guī)收費補課、甚至體罰猥褻學生等失德失范行為,影響極壞。
面對師德亂象,為重塑形象、重獲人心,邵東教育人也曾猛藥去疴。2011—2012年,短短兩年時間,《關于加強教師教育行為管理的“十條禁令”》《關于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有關規(guī)定》等十余份文件先后出臺,用“三鐵”(鐵石心腸、鐵面紀律、鐵的手腕)手法對教師進行刮骨療毒式的整治。但邵東教育人很快就發(fā)現(xiàn),在師德師風建設這項系統(tǒng)工程面前,這種僅憑出臺制度方案后嚴查重罰的“外科手術”雖然短期內可收到初步成效,但往往壓制越緊、反彈越快,只能治標卻不能治本。師德師風建設,應從外在制度約束和紀律督查的“建成”,轉向以教師內心認同和行為認可的“養(yǎng)成”。
近年來,邵東縣始終以師德養(yǎng)成為突破口,著力把提高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yè)道德水平擺在首要位置,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教書育人全過程,突出全員、全方位、全過程師德養(yǎng)成,用一方純粹的教育生態(tài)“活水”孕育出一種不計私利、不摻雜質、告別浮躁與功利的師德新風尚,滋養(yǎng)出純樸的“安心教書、安靜育人”教師群體,使之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zhí)政的堅定支持者、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2019年3月,邵東縣以全省第一的成績,成功申報湖南省“國培計劃”模式創(chuàng)新試點“師德養(yǎng)成教育示范縣”項目,開啟以純粹教育生態(tài)推動師德養(yǎng)成的新征程。
一、美德立身:以價值引領鑄師魂,提升獲得感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肩負“立德樹人”歷史使命的教師如何立身立學、樹人渡人?帶著思索,2013年4月,現(xiàn)任局黨委書記、局長羅中安到楊塘書院調研。這所始建于清光緒年間的百年名校是邵東縣近現(xiàn)代教育的發(fā)源地之一。實地走訪多日,羅中安發(fā)現(xiàn)該校教育質量長年位居全縣前列,根源在于以王守義校長為代表的楊塘教育人心無旁騖地教書、不求回報地育人。而學生們喜歡的是那種本人喜歡孩子、離開孩子就不行,而且感到跟孩子們交往是一種幸福和快樂的老師。于是,喜歡學生的老師和親近老師的學生就發(fā)生了奇妙的“高質量育人反應”。
在2013年8月的全縣校長大會上,羅中安正式提出“純粹教育”辦學理念,倡導教師返璞歸真,化繁為簡,回到“教好書、育好人”這一從教初心和教育本源上;倡導區(qū)域教育生態(tài)要更多地體現(xiàn)有人性的管理與溝通,有溫度的傳遞與傳承,有快樂的陪伴與成長。簡單來說,純粹教育就是不計私利、不摻雜質、告別浮躁與功利,單純的“安心教書、安靜育人、安樂成長”的教育。
從那時起,以“教師回歸初心、教育回歸本源”為核心價值的邵東教育人,堅持遵循教育規(guī)律,崇尚教育科學,踐行以人為本,努力營造一方純粹的教育生態(tài)。也就是從那時起,邵東教育人逐步認識到,這種“桃李爭艷、芳草鮮美”的生態(tài),涵養(yǎng)出的既是行為規(guī)范也是情感認同,更是價值引領的純粹師德。
為了追問教師的初心究竟是什么,邵東縣在國學經典中漫溯,在傳統(tǒng)文化中徜徉。無論是新教師入崗培訓、骨干教師網絡研修,還是校(園)長專業(yè)培訓,“傳統(tǒng)文化與師德”這門課程都是“必修”和“標配”,用《論語》《大學》《朱子語錄》等中華民族五千年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積淀,來培育教師們“好教、善教、樂教”的陽光心態(tài)。近五年來,參訓教師超過5000人次。昭陽小學組建教師旗袍協(xié)會、茶藝協(xié)會;杏園小學組建教師經典誦讀會,陶冶教師情操、蕩滌教師身心;同時,各學校在校園文化建設中開設師德師風專欄專題,用《樂羊子妻》《四知》《師說》《朱子語錄》等典故名篇和孔子、荀子、陶行知等名家名言,營造立德、尚德、厚德的良好氛圍。
為了堅守如金子般寶貴的初心,局長擔任課題主持人,教師都是參與者、受益者。2017年10月22日,在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之際,羅中安以課題主持人的身份,宣讀了“營造純粹教育生態(tài)的探索和實踐”省級課題的開題報告。2019年4月,課題研究成果“營造一方純粹的教育生態(tài)——邵東縣‘純粹教育的實踐與思考”在第四屆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評審中榮獲一等獎。這是近18年來邵東縣在省教育廳組織的教育科研成果評比中獲得的唯一一個一等獎。近五年來,全系統(tǒng)共有超過100個科研課題在省、市、縣立項,直接參與的教師超過1500名。其中,課題“縣域整體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于2017年2月入選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典型案例庫(湖南省共3個,全國共68個)。
為了樹立身邊純粹初心的榜樣,邵東縣發(fā)掘師德典型、講好師德故事。近年來,邵東縣通過公開評選和深入挖掘,推出了一批不忘純粹初心的優(yōu)秀教師典型,以一組敬業(yè)、勤業(yè)、樂業(yè)的“教師浮雕”,樹立起師德養(yǎng)成的“活教材”。他們當中,有以大愛之心智救煤氣中毒學生家長的朱雄軍、許衛(wèi)東,有一人十年撐起一所鄉(xiāng)村學校的李艷春,有用情與愛抒寫教育之歌的全省“最可愛的鄉(xiāng)村教師”趙玉蓮,有愛生如子的“爹爹老師”曾建華,有吹響山村教育歡樂之歌的羅顥,有長年“以背為橋”接送學生上學的最美鄉(xiāng)村教師劉力平,有情灑千里之外的援疆特級教師申玢彥……他們的優(yōu)秀事跡,先后被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中國教育報》、新湖南、湖南電視臺等各類媒體報道。以情系留守兒童和貧苦學子的青年教師劉劍鋒優(yōu)秀事跡制作的微視頻《站成一棵大樹》,2017年還在全省當代教師風采微視頻征集活動中勇奪全省第一,有力地引領了全縣教師不忘初心、當好學生引路人的良好風尚。
為了不忘秉承初心走過的路,邵東縣記錄前行印跡、唱響最美祝福。從反映15名優(yōu)秀黨員教師巡回演講歷程的《葉的事業(yè)》,到記錄200多位校長同臺論“道”話“術”過程的《邵東校長》;從十余年堅持“以心育心、以愛育愛”的《邵東心育之窗》,到凝結教育管理制度、教研教改論文、校長治校心得的《純·萃》;從100多名教師自述育人歷程、自發(fā)結冊成集的《我是老師我自豪》(第一卷),到全面展示區(qū)域教育發(fā)展新成果的《花開的聲音》,邵東教育人堅持記錄師德養(yǎng)成的力量。每一篇言語之中,都探尋著“初心”所在;每一段字詞之間,都烙印著“初心”模樣。
為了表達初心不忘、方得始終的喜悅,邵東縣縱情于山水之樂,歡笑留天地之間。近年來,有聲有色的工會活動、有滋有味的業(yè)余生活,給廣大教師以滿滿的獲得感。如2018年1月,邵東縣舉行了“展示純粹風采,共創(chuàng)美好未來”主題文藝匯演,2000余名師生同臺演出,37個節(jié)目依次閃亮登場。2019年5月30日,邵東縣教育局邀請申桂榮作詞、戚建波作曲,出品了歌曲《最美的祝?!?,引起社會各界特別是教育界的廣泛關注和強烈共鳴。6月19日,該歌曲作為全市唯一代表,被省教育廳指定為全省教育系統(tǒng)慶祝建國70周年暨第35個教師節(jié)文藝匯演參演節(jié)目。純粹的邵東教育人,每一步,都不忘來途;每一步,都守望前方。
二、厚德立學:用核心素養(yǎng)固師根,收獲幸福感
教師,是教育發(fā)展的第一資源。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教師節(jié)召開的全國教育大會上,對廣大教師寄予期望:“教師要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睙o上榮光的人民教師,只有具備了核心素養(yǎng),才能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這是教師的立學之“根”。這個“根”,就是“愛黨、愛崗、愛生”。
第一,黨員示范帶動。為發(fā)揮黨員教師的先鋒模范作用,邵東縣連續(xù)實施“黨建質量工程”“黨建質量提升工程”和“黨建質量鞏固工程”,1700多名黨員教師以“牢記時代使命,書寫奮進之筆”為主題,通過一次次主題黨日、一堂堂專題講座、一回回理論學習和“不忘初心、立德樹人”主題征文等活動,增強“四個自信”,樹立“四個意識”,做到“兩個維護”,以過硬的黨性錘煉過硬的師德。廣大黨員教師還通過黨員示范課、“六個微課堂”等途徑,對身邊人旗幟鮮明、理直氣壯地開展理想信念教育,用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勢。
第二,活動碰撞火花。近年來,邵東縣每年都會舉行全縣性的“校長年會”,宋家塘、大禾塘、靈官殿等中心校也經常組織“校長論壇”和“教學比武”等活動。這些活動,從改善學校小生態(tài)和完善課堂微生態(tài)出發(fā),探尋制約教育發(fā)展主要問題和阻礙改革深入推進因素的解決途徑,從全新的視界看到了全新的世界。論壇上,200多名校長和專家學者切磋治校方略;賽場上,1000多名教師交流教學技藝,人人都在發(fā)聲、個個都是主角,一種教書育人崗位獨有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第三,名師引領成長。近年來,邵東縣先后組建了涵蓋全學段、全學科的20個名師工作室,吸引700名優(yōu)秀中青年教師“組隊”學習,帶動2000多名城鄉(xiāng)教師“搭上幸福的順風車”?!?+1+N”教師研修共同體,是邵東縣用名師引領教師成長、促進城鄉(xiāng)優(yōu)質師資均衡配置的又一“利器”,即“一所城區(qū)學校,結對幫扶一所鄉(xiāng)鎮(zhèn)中心學校,再由此輻射周邊的多所村片小和教學點”。這種全新模式,將城區(qū)優(yōu)質學校的“名師”變成“導師”,將鄉(xiāng)鎮(zhèn)中心學校的教師變成“培訓師”,再輻射帶動偏遠薄弱學校的教師。僅在2018年,全縣組織開展縣、鄉(xiāng)(鎮(zhèn))級研修、交流和送教活動逾百場次,超10000名師生直接受益,鄉(xiāng)村教師的專業(yè)成長之路越走越寬,越走越幸福:近3年來,超過1000人次教師在縣級以上各種教學比賽、評比中獲獎,其中超過一半為鄉(xiāng)村教師。
第四,銀齡余熱不減。中老年教師教學經驗豐富,富于教學智慧,往往比青年教師更加眷戀講臺、疼愛學生。從2017年起,邵東縣每年組織45歲以上的中老年教師開展教學比武。兩年來,1300名中老年教師先后登臺競技,平均年齡近50歲,最大的年逾59歲,有效地激發(fā)了這個群體的積極性。2018年,邵東縣又實施《銀齡講學計劃實施方案》,返聘了178名初心如舊的退休教師,那些“幸福的花兒”開得更艷。
三、尚德治教:憑正風肅紀凈師心,維護尊嚴感
不管經濟如何轉型、社會如何發(fā)展,教師在學生和世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不可取代,教師在課堂教學和學生成長旅程中的獨特效力不可取代,教師在弘揚良好風尚、凈化社會風氣的示范作用不可取代。邵東教育人堅信:在這個紛繁蕪雜的時代,“學為人師”就是以德治教的基石,“行為世范”就是捍衛(wèi)尊嚴的籌碼。
一是建章為要。近年來,邵東縣教育局先后出臺了《邵東縣中小學教師“十不準”》《 關于禁止教師有償家教、違規(guī)補課、索拿卡要等行為的暫行規(guī)定》《關于規(guī)范教育收費、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十條禁令及追責方法》《中小學教學常規(guī)管理實施細則》等一系列操作性、針對性很強的章程制度,把紀律挺在前面、把規(guī)矩擺上臺面。同時,通過推行師德考核負面清單制度,建立教師個人信用記錄,制定學校辦學章程,實現(xiàn)用制度管人管事、以章程治教治學的目標。邵東縣還出臺了《關于對入校檢查考核活動實行審核備案的規(guī)定》,全面清理和規(guī)范學校的各類檢查、考核、評比活動,讓教師安靜施教、安心育人。2019年上學期,組織開展的全系統(tǒng)性評比、督查僅3次,較往年同期減少50%。
二是教育為先。邵東縣堅持以教育為先、懲防并舉為導向,在全系統(tǒng)實行師德師風“三個必講”(重要會議必講、教育教學活動必講、主要節(jié)假日必講)和四個全覆蓋(師德師風建設責任狀簽訂全覆蓋、規(guī)范辦學行為領導駐校聯(lián)班全覆蓋、黨風廉政談話全覆蓋、師德師風督查考核全覆蓋)。同時,加大違規(guī)違紀典型案例通報曝光力度,發(fā)揮警示作用。
三是嚴查為主。近年來,邵東縣教育局全力支持縣紀委監(jiān)委派駐組工作,持續(xù)開展“糾四風、治陋習、樹新風”“雁過拔毛式腐敗問題”“禁賭限牌”“違規(guī)補課和違規(guī)征訂、使用教輔材料”等專項整治活動,全面加強對招生、基建、招考等重點領域和校長等重點群體的全鏈條監(jiān)管和常態(tài)化督查。僅在2018年, 共立案30起,處分17人,辭退2名教師,將3名違紀教師調離原學校,追繳違紀資金13.0467萬元。廣大教師透過這些人和事明白:失去尊嚴,教師無以為師!
四是合治為輔。邵東縣通過實施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全覆蓋,以及聘請行風監(jiān)督員、家長委員會,搭建起師德師風建設的“三駕馬車”,逐步完善學生、家長、社會、學校多方參與的師德師風考核機制。教師的言行舉止,時刻處于社會各界的陽光監(jiān)督之下,便自覺地約束自己、管控自己。讓大家真切地感受到:當教師,只有堅守住底線,才能維護自身的尊嚴。
四、大德育德:聚各方合力振師道,增添榮耀感
敬教勸學,建國之大本;興賢育才,為政之先務。在邵東縣這不是一句空話??h委、縣政府將“興縣必先優(yōu)教,興教必先優(yōu)師”,作為教育優(yōu)先發(fā)展理念的具體詮釋。社會各界都從內心深處尊重教育、敬重教師。源于大德潤澤,“師道尊嚴”得以綿延不息、熠熠生輝,廣大教師充分享有應有的社會聲望。
首先,真抓實干發(fā)展,提升教師政治地位。邵東縣成立了以縣四大家領導為成員的教育工作領導小組??h委書記沈志定常以“當一名稱職的教育書記”自勵,每逢開學季,一定會到基層學校視察走訪;每年教師節(jié)表彰,一定會給優(yōu)秀教師頒獎;每臨重大教育工作啟動,一定會到一線督戰(zhàn)??h長周玉凡以“重視再高也不為過,投入再多也不為過,保障再好也不為過”的政治站位,始終對教育“高看一眼,厚愛三分”。在黨政主要領導親自推動下,近三年來召開的議教會多達40余次。2018年,所有縣委常委牽頭、相關職能部門全部參與,對城區(qū)11個新開工建設項目實行“N+1”式的聯(lián)點督戰(zhàn),確保所有工程如期優(yōu)質完工,新增學位8400個。
其次,真心誠意尊重,提升教師社會地位。近年來,邵東縣的小學畢業(yè)檢測、中考、學考、高考成績一直位居全市第一方陣。近五年有超過2000人次學生在市級及以上各類評比、競賽中獲獎。2018年在機器人世界杯競賽中,榮獲6金9銀21銅。得益于過硬的育人質量,捐資助學、獎教育才蔚然成風。2018年,全縣教育系統(tǒng)共接受社會各界捐贈671萬元,惠及學生3571人。在邵東縣,城區(qū)三完小30多支家長義工隊長年無私奉獻,遍布300所中小學的警校聯(lián)盟日夜巡防,18個鄉(xiāng)村少年宮里弦歌不輟,曾小山扶貧基金會捐資3000萬元新建金泉學?!髀毮懿块T都以支持教育為己任,社會各界賢達都以助教為榮,共同奏響崇教興學的“交響曲”。
最后,真金白銀支持,提升教師職業(yè)地位。辦好教育,需要大量資金支持。雖然邵東縣財政有困難,但在提升教師待遇、改善教師學習工作環(huán)境方面,花錢卻從不“小氣”。僅僅是近三年,通過公開招考、商調、免費師范生等途徑,補充1913名“新鮮血液”,教師工作量有效減輕。投入49015萬元,完成189所合格學校、20所標準化教學點的建設,讓教師在學校能吃上熱飯、洗上熱水澡?!渡蹡|縣鄉(xiāng)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實施細則》自2017年出臺后,縣財政部門每年安排近1000萬元,給所有義務教育班主任按3300元/年標準發(fā)放班主任津貼,力度屬全省最大;安排225萬元,對三個省定貧困鄉(xiāng)鎮(zhèn)教師在每月發(fā)放鄉(xiāng)鎮(zhèn)津貼的基礎上,再每月增發(fā)600元至1000元的人才津貼,開創(chuàng)了全市先河,今年將進一步擴面提標;安排400萬元,用于全縣教職工兩年一度的健康體檢;安排571萬元,作為教師培訓專項經費。近三年來,投入3500萬元新建了500套教師周轉房,總面積超過17500平方米。今年,又計劃四年內投資12000萬元建設2000套教師周轉房。拎個包就可搬進新房、越是偏遠學校待遇越高、有貼心的體檢套餐……這些都是專屬邵東教師的職業(yè)“榮耀感”。
參考文獻:
[1]連秀云.新世紀教師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2]周德義,楊志紅.師德修養(yǎng)論[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