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皓然
“你之前去哪玩了?”一位朋友問我。
“巴爾干半島?!蔽一卮鸬?。
這是一個令人陌生又熟悉的地方。提到歐洲的旅行勝地,人們往往想到浪漫的法國、溫柔的北歐、熱情似火的西班牙。至于巴爾干半島,一個蜷縮在歐洲東南部的地方,顯得神秘且無人問津。而歐洲的火藥桶、一戰(zhàn)導火索、波黑戰(zhàn)爭、北約轟炸,這些專屬于巴爾干半島的代名詞,又給它增添了一絲沉重感。
我們先說貝爾格萊德。作為大部分國土在巴爾干半島范圍內的歐洲國家塞爾維亞的首都,貝爾格萊德曾被戰(zhàn)爭沖刷了上百次,沒有了歐洲的古典、優(yōu)雅,甚至可以說它不“高大上”,有一種衰落貴族般的憂愁。但只要你慢下來享受,就會發(fā)現(xiàn)它美好得讓人舍不得離開。
貝爾格萊德是一個無憂無慮的城市。陽光照在街道上,天氣格外的晴朗,人們開始了忙碌的一天。步行街里熙熙攘攘,時不時傳來一陣歌聲,老舊的電車悠悠地行走著,一路上的人們熱情似火。
踩著陳舊的石板路,走在窄窄的街道,望著遠處的教堂,兩旁還能看到一些戰(zhàn)爭留下的痕跡。戰(zhàn)后,人們兢兢業(yè)業(yè),向往著美好的生活。貝爾格萊德值得細細欣賞,你可以看到它的悲歡離合,感受到它的歲月年華。
薩拉熱窩—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的首都,則像一部沉重的歷史書。這座城市經(jīng)歷了多場戰(zhàn)爭,本以為從戰(zhàn)爭中恢復還沒有很久,會充斥著“苦大仇深”的氛圍,但見到的卻都是怡然自得。
今天,這座城市已經(jīng)浴火重生。光芒灑在薩拉熱窩的老城上,清真寺的宣禮塔又開始誦讀《古蘭經(jīng)》,不一會兒天主教堂肅穆的鐘聲響起,你可以聽到教堂的鐘聲和清真寺的禮拜聲交織在一起的美妙聲音。
很多年以前,不同宗教、不同民族的人在這里和睦共處??上?,內戰(zhàn)的硝煙在薩拉熱窩的土地上蔓延,讓這座美麗的城市從此陷入煉獄。慶幸的是,人們雖遭受戰(zhàn)爭的苦難,卻依然用微笑迎接戰(zhàn)后的新生。
坐在老街的咖啡廳里,回憶起27年前的這里,那時的人們,為了土地打得不可開交,身邊親密的伙伴立刻轉變成了敵人,整個社會陷入無助。
而現(xiàn)在,人們安居樂業(yè),過著屬于他們的生活,在戰(zhàn)亂后體會到和平安定的美好。我想,如果這個世界再也沒有戰(zhàn)爭那該多好啊,世界和平那該有多么幸福啊。
這一路對未知的小忐忑和小期待,給了我精彩的回憶,我也更加愛上對小眾國家的探索了。畢竟,那些平時最容易被游客忽略的地方,往往給我們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