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洋
(遼寧省清原滿族自治縣小孤家水庫管理所,遼寧 撫順 113300)
進水閘運行時間久,進口段干砌石護砌已沖毀,木板閘門及螺桿式啟閉機損毀嚴重,現(xiàn)狀的進水閘進口較小,引水能力不能滿足要求?,F(xiàn)狀的進水閘建基高程較高,當開挖泄洪沖沙閘基礎時,勢必擾動邊墻基礎[1]?;谏鲜鲈颍瑢M水閘進行拆除加固重建。
撫順市清原縣松樹嘴攔河閘位于清原縣大孤家鎮(zhèn)松樹嘴村東北500 m處,清河上游,由清原縣大孤家鎮(zhèn)水利站管理。清河是遼河一級支流,發(fā)源于撫順市清原縣北英門鄉(xiāng)三道溝廟嶺,流經(jīng)清原縣。清河全長217.1 km,流域面積5674.3 km2。
松樹嘴攔河閘建于1991年,位于清河干流,主要擔負著閘址以下3000畝農(nóng)田灌溉任務。閘址以上集雨面積為701 km2,河長45 km,河道平均比降為4.20‰,現(xiàn)狀水閘設計洪水標準為10年一遇,設計過閘流量為668 m3/s,校核洪水標準為20年一遇,相應過閘流量為1033 m3/s。
清河流域?qū)贉貛О霛駶櫦撅L型大陸性氣候,春季多風少雨,夏季高溫濕熱,降雨集中,秋季涼爽,冬季嚴寒干燥。多年平均降水量為810.9 mm,降水量年內(nèi)分配不均勻,降水主要集中在6月~9月,占全年降水量71.2%。多年平均蒸發(fā)量(20 cm蒸發(fā)皿)為1317.1 mm。清河流域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其洪水發(fā)生的時間和暴雨出現(xiàn)的時間較一致,清河洪水大多發(fā)生在七八月,尤其集中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占全部洪水出現(xiàn)次數(shù)的80%以上。
(1)松樹嘴進水閘左邊墻為漿砌石結(jié)構(gòu),墻頂與墻面塊石已塌落,水位變化區(qū)部分墻體抹縫砂漿脫落,孔洞較多,右邊墻為漿砌石結(jié)構(gòu),斷裂嚴重,殘余2.7 m,已基本被水沖毀。
(2)進口段干砌石護砌已沖毀,木板閘門及螺桿式啟閉機損毀嚴重,已不存在。
(3)由于取消了下游的泉眼頭水閘,該水閘的灌溉任務由松樹嘴水閘承擔,松樹嘴水閘擔負的灌溉面積增加到667 hm2畝,灌溉引用流量為1.38 m3/s?,F(xiàn)狀的進水閘進口尺寸為2 m×1.2 m(寬×高),引水能力不能滿足要求[2]。
3.1.1 進水閘過流能力計算
(1)渠道水深按渠道明渠均勻流公式計算
式中:n為渠道糙率系數(shù),0.025;A為過水斷面面積;R為水力半徑;J為渠道比降,1/10000;b為渠道底寬,3.5 m;h為水深,m;m為渠道邊坡坡比,1.5;計算渠道水位~流量關系值,見表1。
表1 渠道水位~流量關系表
(2)進水閘過流能力計算
本次除險加固按恢復原有工程的任務和運行使用功能,進水閘渠首最大引水流量按灌溉引用流量設計值進行設計,即設計最大引水流量為1.38 m3/s。
堰流流量的計算公式:
式中:H0為堰上總水頭;σ為淹沒系數(shù);ε為堰流側(cè)收縮系數(shù);m為流量系數(shù),m=0.385;B為總凈寬,B=3.0 m。
閘孔出流孔流流量的計算公式:
式中:e為閘門開啟高度;b為每孔凈寬,3.0 m;n為閘孔孔數(shù);ε為孔流垂直收縮系數(shù);H0為包括行進流速水頭的閘前水頭;μ0為閘孔出流的流量系數(shù),適用范圍0.1<e/H≤0.65;e/H≤0.65為孔流。
當進水閘閘門完全開啟時,按照不同水位時閘門完全開啟,采用堰流公式計算,進水閘水位~流量關系值,見表2。
表2 進水閘水位~流量關系表(堰流)
由表2可知,如進水閘門全部開啟,上游水位為238.83 m時,流量Q=1.43 m3/s,即可滿足渠道灌溉要求Q=1.38 m3/s。
3.1.2 進水閘下游消能防沖設計
當上游達到正常蓄水位時,消力池不需要下挖,主要原因是上下游水位差?。▋H0.01 m),過壩單寬流量不大(0.48 m3/s),下游形成淹沒水躍。松樹嘴攔河閘下游河床為圓礫,抗沖能力低,為了防止洪水沖刷河床,避免回淘消力池基礎,從抵御沖刷破壞角度出發(fā),布置一定下挖深度的消能很有必要。確定取消力池深0.5 m,池長10 m,消力池底板頂高程237.43 m。
進水閘為整體式混凝土結(jié)構(gòu),所以不需要單獨考慮消力池底板的抗浮穩(wěn)定。確定消力池底板厚度為0.8 m。
3.1.3 進水閘滲流穩(wěn)定計算
(1)計算軟件及方法
采用河海大學autobank 6.1電腦程序計算本工程的滲流穩(wěn)定問題。
按平面有限單元法進行分析,三角形單元,由軟件自動剖分。混凝土閘體按不透水處理,基礎分層模擬其透水性能。為了較真實反映實際情況,取上下游及地基深度不小于3倍計算水深作為計算邊界。
(2)工況計算和參數(shù)確定
當不需要引水灌溉或遇洪水時,一般情況下都要關閉閘門,以免沖壞渠道,此時的工作水頭為最大,是進水閘基礎滲流穩(wěn)定的控制工況。計算3個工況:工況一,正常蓄水位238.83 m,下游無水。工況二:設計水位241.10 m,下游無水。工況三:校核水位242.30 m,下游無水。
根據(jù)地質(zhì)資料,地基分層僅圓礫一層,厚度2.20 m~5.40 m。雜色、粒徑大于20 mm的含量占20.7%,20 mm~2 mm含量占30.5%、呈稍密狀態(tài)。屬級配不良土。渾圓狀。巖性以花崗巖,石英巖等為主。局部分布薄層礫砂,觸探擊數(shù)平均值8.5擊,稍密狀。砂粒以石英顆粒為主。攔河閘建基在此圓礫層上。圓礫土的滲透變形類型屬流土型。
基礎圓礫滲透系數(shù)采用地質(zhì)建議值6.9×10-2cm/s,基礎巖石滲透系數(shù)參考同類巖石值6.0×10-7cm/s。允許滲流坡降按《水閘設計規(guī)范》(SL 265-2016)表6.0.4的地基類別為中礫取值,即水平段0.22,出口段0.5。
(3)進水閘滲流穩(wěn)定計算結(jié)果
計算表明,各工況最大水力坡降均滿足要求。工況三校核洪水工況(P=2%)是最危險工況,上下游水位差5.67 m,水平段水力坡降值0.217,出口段垂直坡降值0.276。單寬滲流量為3.43×10-4m3/s。進水閘單寬滲流量為6.89×10-5m3/s,進水閘全閘滲流量0.00034 m3/s,漏水量很小。
3.2.1 進水閘抗滑穩(wěn)定計算
進水閘室與消力池為一體式結(jié)構(gòu),兩側(cè)邊墻墻后均勻回填圓礫石,在垂直水流向不可能產(chǎn)生滑動,只有順水流向在上游水壓力作用下有滑動的趨勢,故僅計算水流向的抗滑穩(wěn)定和基底應力。
取進水閘整體作為計算單元,進水閘抗滑穩(wěn)定安全系數(shù)與溢流壩計算公式相同。當農(nóng)田不需要灌溉,或者遭遇洪水時,閘門要關閉擋水,不允許河水流入渠內(nèi),此時應為不安全工況。摩擦系數(shù)采用地質(zhì)建議值,閘基坐落于圓礫地層上,該層地基允許承載力為300 kPa,閘基與圓礫摩擦系數(shù)為0.48。
揚壓力按全水頭無灌漿帷幕情況計算。按《水閘設計規(guī)范》(SL 265-2016)規(guī)定,3級建筑物的抗滑穩(wěn)定安全系數(shù)基本組合不小于1.25,特殊組合不小于1.10,按此原則判別溢流壩穩(wěn)定情況。
由計算結(jié)果得知,沿基底面的抗滑穩(wěn)定安全系數(shù)滿足規(guī)范要求。校核洪水工況(P=2%)是最危險工況,抗滑穩(wěn)定安全系數(shù)Kc為2.51,滿足《水閘設計規(guī)范》(SL 265-2016)要求。
3.2.2 進水閘基底應力計算
進水閘的基底應力與抗滑穩(wěn)定計算相同,即取進水閘整體作為計算單元,最不利運行工況也與抗滑穩(wěn)定計算工況相同。正常蓄水位工況是最危險工況,基底應力的最大值與最小值之比為1.60,滿足《水閘設計規(guī)范》(SL 265-2016)要求。計算結(jié)果,見表3。
表3 進水閘基底應力計算結(jié)果
(1)重建的進水閘基本保持原來的結(jié)構(gòu)形式。布置一孔有胸墻的進水口,進口尺寸為3.0 m×1.07 m(寬×高),閘室底板高程237.93 m(原高程10.10 m),胸墻底部高程239.0 m(原高程11.17 m)。進水閘在水流方向總長為15.65 m,其中閘門室長3 m。為滿足進水閘的抗滑穩(wěn)定和基底應力需要,閘室與消力池之間不設分縫,按整體結(jié)構(gòu)設計,全部為混凝土結(jié)構(gòu)。
(2)通過水力計算,進水閘下游消力池不需要下挖,為了安全起見,布置一定下挖深度的消能措施,采用底流消能,消力池深0.5 m,池長10 m。為了便于運行操作,243.10 m(原高程15.27 m)高程布置檢修平臺,在混凝土排架頂部245.50 m(原高程17.67 m)高程布置工作平臺。
(3)閘室和消力池橫斷面均為整體式“U”形結(jié)構(gòu),兩側(cè)邊墻厚1.0 m,墻頂高程243.10 m,閘室底板厚1.3 m,消力池底板厚0.8 m。進水閘采用平板式閘門,手動螺桿啟閉機操縱。根據(jù)計算,本工程灌溉流量為1.38 m3/s,當上游水位238.83 m時(即正常蓄水位),進水閘下泄流量即達到該流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