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秒還是明湖路上的車水馬龍,后一秒便在這石磚青瓦的老建筑里煮起了清茶,從家里的柴米油鹽醬醋茶到琴棋書畫詩酒花,你只需要一個到百花洲的距離。
百花洲,又名百花汀、百花池、小南湖,與大明湖公園南門牌坊一路之隔,不僅名字美得令人陶醉,也是一個詩畫般美麗的地方。現(xiàn)代的百花洲泉池相連,灰瓦灰墻的民宅院落串起一條條四通八達的小胡同,是濟南“家家泉水、戶戶垂楊”韻味的集中承載地段。
文化在今日的百花洲有了更為豐富的演繹:有歌手在湖畔縱情放歌;有傳統(tǒng)面塑藝人無聲的表演;有接地氣的泉水豆腐腦、黃家烤肉等小吃,還有能讓你進入慢生活的泉水人家茶館。特別是伴隨著濟南市鼓勵發(fā)展夜經(jīng)濟,讓百花洲里的“小南湖”夜市火了。夜幕降臨,曲水流觴,雅俗相適,手工藝品、中式服裝、戲曲表演、樂隊駐唱等活動吸引了來來往往的客人。在這里,大家自發(fā)地以文會友,快樂、休閑成為夜市主色調。
曲水亭街與百花洲相連,與百花洲不同的是,這里不再是一汪泉池,而是一條如其名的彎彎曲水,因此顯得更加秀氣。
曲水亭街并不太寬,長也不過幾百米,但這里曾是老濟南的繁華所在,如今也是很有特色,半個街道被小河占著,街隨水走,水伴街行。
曾幾何時,曲水亭街從一個默默流淌的老街巷變成如今游人必來的文藝街區(qū),也不知道這些“藝術家”們是何時愛上這里的,這里的茶社、畫社、攝影工作室、酒吧等都成為了一群愛玩、愛旅行、愛攝影、喜歡交朋友的人們的聚集地。那些裝飾一新的文藝小店就開在這些老建筑中,依然延續(xù)了濟南人的生活,每一個居民,每一個小店老板,都在守著自己的堅持,對于理想,對于生活,古舊之間,居然也是那么的和諧。
每一個有故事的城市,都會有一個特色的美食街,濟南也不例外。但不同于大多數(shù)美食街的千篇一律,這兩條是極具濟南性格的街道。不僅是因為它們都是歷史悠久的老街巷,更是因為它們與泉水那些繞不開的故事。
芙蓉街現(xiàn)存古建筑多為明清時期所建,長不足500米,寬不過4米。芙蓉街的名字緣于街中的芙蓉泉,她雖然沒有趵突泉的豪放也沒有珍珠泉的婉約,卻獨有一種難得的“藏在深閨人未識”的小家碧玉。
與芙蓉街相距不遠的寬厚里也有著豐厚的歷史底蘊。寬厚里是建在濟南老街寬厚所街上。寬厚所街前身為“王府南街”或“南王府街”,因北側建有東、西小王府而得名。原寬厚所街以住宅為主,是數(shù)百年來濟南市民生活的舞臺,也是濟南城市變遷的見證。
如今,這兩條古老的街道搖身變成濟南繁華的綜合性商業(yè)街道。各式美食、咖啡館、紀念品店、文創(chuàng)展館遍布其中。它們作為濟南老城重要的標志性街區(qū),匯聚了泉城厚重的歷史和老街的靈氣,成為來到濟南必去的打卡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