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莉
2019年前5個月,瑞典政府對行業(yè)慷慨的補助金使得其電動汽車的銷量迅猛增長了253%。眼看電動汽車行業(yè)在瑞典就要“起飛”,但很有可能面對“出師未捷身先死”的命運——斯德哥爾摩和其他城市的電力需求增速超過了當地電網容量的增長,迫使新的充電網絡面臨著與住宅、地鐵線路等設施“搶電用”的境地。
據瑞典媒體報道,瑞典位于馬爾默和哥德堡最大的熱電聯合發(fā)電廠已大幅減少發(fā)電量,進一步加劇了向綠色經濟轉型過程中本地電力供應短缺。專家表示,瑞典的電力短缺問題亟待解決。
電力短缺已制約各行業(yè)發(fā)展
2018年瑞典出口了將近10%的電力,瑞典的主要城市對電力的需求增速比預期快得多。瑞典當地電網負責人表示,建設新的電力設施需要10年時間,這意味著斯德哥爾摩要到2030年才有望顯著提高電網能力。
電力短缺影響到瑞典主要城市地區(qū),制約著各行業(yè)的發(fā)展:首都5G網絡的建設、新的地鐵線路投資等。這甚至可能致使斯德哥爾摩申辦2026年冬奧會的期望落空。幾十年來,廉價、過剩的電力推動著瑞典這個北歐地區(qū)最大的經濟體成為世界上最富有、工業(yè)化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但現在城市地區(qū)的電力供應無法滿足需求。瑞典戰(zhàn)略專家喬納斯·卡姆雷不解地表示:“不管是企業(yè)還是民眾都很擔憂,作為一個傳統的工業(yè)國家,瑞典怎么能出現這種情況?”
過去10年,水電、核電和風電等吸引了各大公司數十億美元的投資。隨著主要城市地區(qū)的發(fā)展,未來吸引相同水平的投資將變得更加困難。瑞典銀行高級經濟學家阿克·古斯塔弗森表示:“很多企業(yè)都是能源密集型企業(yè),如果我們沒有足夠的產能,就有可能影響長期的發(fā)展。像亞馬遜這樣的互聯網巨頭可以將數據中心放在任何地方,而不是瑞典?!备鶕鸬潆娋W運營商的數據,斯德哥爾摩對未來10年內電網新增負荷不應抱有任何期待。
不僅如此,瑞典有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將數百萬輛電動汽車帶上道路,以大幅度減少交通排放。但是這項計劃可能因為主要城市缺少新的充電設施而擱淺。
盡管今年銷量大幅增長,但就電動汽車總數而言,瑞典遠落后于鄰國挪威。截至今年5月底,挪威注冊的電動汽車數量是瑞典的10倍之多,使其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之一。較低的稅收和豐富的福利,如免費停車和公交專用道駕駛許可證等,推動了挪威國內電動汽車的銷量增長。
盡管瑞典前5個月的電動汽車銷售規(guī)模為6694輛,但這在整個歐洲顯得微不足道。預計今年歐洲將售出50萬輛電動汽車。根據彭博社的報告,一季度電動汽車在歐洲的出貨量增加了40%,主要是由德國驅動的,占所有新車的三分之一。在德國和歐洲其他地區(qū)銷售的新車中,只有不到4%是純電動車,相比之下,瑞典銷售的純電動車超過五分之一。
瑞典“充電和驅動論壇”負責人托比亞斯·亨馬克說:“人們購買電動汽車,不應該被迫走很長的距離去尋找充電站。目前,有一種趨勢是通過增加容量來彌補不足,但這也增加了建設充電基礎設施的難度?!?/p>
光伏市場增長明顯
與不少國家相比,瑞典經歷了完整的光伏建設與探索歷程,并制定了向無化石燃料國家邁進的可再生能源發(fā)展目標。瑞典政府也計劃從今年開始,進一步擴大可再生能源產業(yè)的投資規(guī)模。
數據顯示,2017年,瑞典在光伏市場中的原預算為3.85億克朗,追加預算2億克朗,追加幅度52%;2018年,原預算3.9億克朗,追加預算6.95億克朗,追加幅度178%。
可以說,2018年是瑞典有史以來最好的太陽能發(fā)展年,其中180兆瓦太陽能發(fā)電設施實現并網發(fā)電,而2017年為91兆瓦,2016年僅為13兆瓦??傮w而言,目前在瑞典安裝了大約2.55萬個光伏陣列,其中大約1萬個僅在2018年完成。瑞典能源署還透露,20千瓦以下的光伏系統占該國太陽能總容量的46%,占其安裝總量的84%。
光伏市場的強勁增長不僅由于光伏系統價格的下降,也是由于瑞典政府去年實施的太陽能折扣預算較高。2017年至2018年期間,瑞典政府在2016年市場放緩后實施了多項措施,以恢復光伏市場。這些措施包括取消商業(yè)光伏的太陽能稅和取消屋頂光伏建筑許可證等。此外,2018年,瑞典裝機補貼比率提升,光伏組件價格大幅下降,裝機數量大幅增長。
中企進軍當地市場
2018年7月,中廣核歐洲能源公司與澳大利亞麥格理集團(Macquarie)、美國通用電氣公司(GE)簽署股權轉讓協議,完成對歐洲最大單體陸上風電場——瑞典北極(North Pole)風電項目75%股權的收購。
據悉,北極風電項目位于瑞典皮特奧市,計劃安裝179臺單機容量3.63兆瓦的GE風機,預計2019年底前完成安裝并運營,總裝機容量為65萬千瓦。該項目可滿足40萬戶家庭的用電需求,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75萬噸。
據了解,中廣核歐洲能源公司于2014年在法國巴黎成立,成立4年以來,先后在英國、法國、比利時、愛爾蘭、荷蘭等5個國家,通過并購及自主開發(fā)建設擁有近100萬千瓦的風電、太陽能資產。
中廣核歐洲能源公司總裁陸瑋表示,進軍歐洲可再生能源市場是中廣核的既定戰(zhàn)略。瑞典項目的成功并購,使中廣核歐洲能源公司得以進入北歐市場,在運在建可再生能源資產容量達到近160萬千瓦,對中廣核深耕歐洲市場具有深遠意義。
瑞典企業(yè)與創(chuàng)新部的基礎設施大臣托馬斯·耶納路特表示,早在1950年,中瑞兩國就建立了外交關系并開展貿易往來,是西歐國家中最早與中國開展貿易的國家。目前,兩國的合作更多在環(huán)境保護、基礎建設這些推動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領域上。瑞典在這些領域經驗豐富,因此也希望能夠加強與中國企業(yè)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