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張云峰
涉嫌在臺灣殺害女友的港人陳同佳赴臺投案遭蔡英文當局百般阻撓后,臺港又傳出“臺版陳同佳案”。
據(jù)臺灣《旺報》6日報道,一名臺灣男子10月6日抵達香港后,假扮成顧客進入尖沙咀一家鐘表店,用看似手槍的武器威脅店員,搶走兩塊表,價值99萬港元。他逃到店外時被店員追趕,扭打時“手槍”掉在地上,后被證實是空氣槍。警方搜索附近區(qū)域,但嫌犯仍逃脫成功。在調出監(jiān)控錄像帶后,警察查到他搭出租車前往機場。一名執(zhí)法人員稱,“嫌犯在抵達香港的同一天逃往臺灣”,據(jù)悉他持有臺灣旅行證件。臺灣聯(lián)合新聞網(wǎng)稱,有港府消息人士透露,港警雖嘗試與臺當局證實嫌犯身份,但他“現(xiàn)在是自由人”,除非他返回香港,否則不太可能被起訴;又或者這名嫌犯必須先通過國際刑警組織通緝,那么他一旦到達包括美國在內的國家,就可以在被捕后引渡到香港。
臺灣《中國時報》6日稱,“這是繼港女箱尸案嫌犯陳同佳之后,第二個因為港臺之間沒有引渡條例和正式司法互助關系而受益的犯罪人”。臺“法務部長”蔡清祥6日在“立法院”表示已積極去了解,且依據(jù)“港澳關系條例”第43條,“臺灣人在香港犯案,臺灣有管轄權”。臺灣警方稱,該嫌疑人涉嫌觸犯刑期5年以上的強盜罪,臺“刑法”第7條規(guī)定,“國人在境外犯最輕3年以上有期徒刑,我國具司法管轄權,除非犯罪地的法律不罰”。東吳大學法律系教授胡博硯分析稱,臺灣司法管轄權不如香港嚴格,在該搶劫案上確實有管轄權,而香港是采取嚴格的“屬地主義”,因此較難解決陳同佳案的管轄權問題。
國民黨“立委”吳志揚6日稱,香港與臺灣之間的機制要趕快建立,當“陳同佳和臺灣人在香港犯罪很難處理時,這樣互相會變成犯罪天堂”。臺“中央社”提到,有港府人士稱,嫌犯可能因陳同佳案意識到臺港之間的司法漏洞,因而選擇到香港犯案?!堵?lián)合報》稱,被視為香港“修例風波”導火線的陳同佳殺人案,演變迄今已面目全非,“原本單純的司法案件,如今被添加過多政治顏料和算計,成為蔡當局執(zhí)政下的一面照妖鏡”。文章說,“蔡政府為陳同佳來臺設置各種障礙,阻撓案件審判,無論是疑心生暗鬼或是出于意氣之爭,損害已經(jīng)非常脆弱的臺港關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