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學校搬校區(qū),我去食堂吃飯。當時食堂里面有很多面包車司機,還有些是搬家工人。這時有一位排在我前面的搬家工人掉過頭來詢問我,能否把飯卡借給他刷一下,他付現金給我。
我便答應了,我把飯卡遞過去,他并沒有立刻接過去,而是擦了擦手再取。他憨笑著說不好意思,剛搬完東西,手上有點黑,但是來食堂之前已經洗過一遍了。
我連忙說著沒關系,他打完飯以后把卡還給了我,又如數掏出了現金給我。我發(fā)現在拿錢的時候,他特地從一沓錢里挑了一張很新的五塊錢給我,笑著說:“現在的小姑娘都喜歡新一點的錢?!?/p>
我笑著接過來,他道完謝以后坐到我和舍友斜前方的那張桌子上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他吃得很快,吃完臨走時還不忘把自己的盤子和碗帶到收餐臺上。
他走后桌子很干凈,連向來挑剔的舍友也忍不住贊嘆說:“這個人要是換身衣服,我根本看不出他是個農民工??!比我們學校的一些老師、同學還有教養(yǎng)!”
舍友這話說得沒錯,即使學校餐廳三令五申,吃完飯要將餐具放回收餐臺,但是學校里很多人包括學校里的教職工都無視這條規(guī)定,即使標語就貼在桌角,他們依舊視而不見。我不禁想到一句話:教養(yǎng)跟窮富無關。飛歐洲的頭等艙上也有沒教養(yǎng)的行為,偏遠鄉(xiāng)村田埂上的人們也知道禮義廉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