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善恩
母親,是世界上最溫暖的字眼;母愛,是世間最偉大的力量。1944年,毛澤東同志為一位母親題寫了“為母當學民族英雄賢母,斯人無愧勞動階級完人”的挽聯(lián)。這是一位怎樣的母親,為什么被主席稱之為“勞動階級完人”?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回憶我的母親》一文,看革命領袖朱德的母親對他一生的影響。
資料助讀
作者簡介
朱德(1886年—1976年),字玉階,四川儀隴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和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軍隊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卓越領導人,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其主要著作收入《朱德選集》中。
寫作背景
本文是朱德同志為紀念母親逝世而創(chuàng)作的。作為一名革命領袖,他走上革命道路離不開母親的支持和鼓勵。在作者心中,母親既生活在貧苦的農(nóng)民家里,也生活在中國近代到現(xiàn)代的不斷發(fā)展的歷史背景下;母親既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農(nóng)村婦女,又是為中華民族做出不可磨滅貢獻的偉大人民的一員。母親去世,朱德懷著悲痛的心情寫下本文來悼念亡母。1944年4月10日,延安各界隆重舉行追悼大會,悼念這位偉大的母親——鐘太夫人,這是中國共產(chǎn)黨歷史上僅有的一次為黨的領導人的母親舉行的公祭儀式。
回憶錄
回憶錄是一種文學體裁,一般追述本人或所熟悉的人物過去的生活經(jīng)歷或社會活動?;貞涗浽趯懛ㄉ系奶攸c是內(nèi)容真實可靠,不能虛構。一般采用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可以寫一件事的全過程,也可以記錄某些生活片斷。以敘述為主,可兼有描寫、抒情和議論。語言表達上追求樸素自然,不求過于華麗。
美點賞讀
朱德《回憶我的母親》是母愛題材的代表作,也是感恩教育的優(yōu)秀作品,閱讀這篇文章,要注意以下美點:
1.把握母親的形象美。作為一個勞動婦女,朱德同志的母親身上十分突出地表現(xiàn)了中華民族女性之美。作者在文章的開頭說:“特別是她勤勞一生,很多事情值得我永遠回憶的?!笨梢姟扒趧凇笔悄赣H美德的閃光點。圍繞這一點,作者在文中談到,“母親是個好勞動”“她身體高大結實”,除了煮飯,還要種田,種菜,喂豬,養(yǎng)蠶,紡棉花等,都表現(xiàn)了母親勤勞的一面。除此之外,作者還刻畫了母親“勤儉聰慧”“堅強不屈”“識大體、顧大局”“性格和藹,同情貧苦”等,雖然全篇沒有一處正面描寫母親語言的地方,但母親的形象卻形象鮮明,感人至深。
2.品味語言的質(zhì)樸美。文章用口語寫成,沒有華麗的辭藻和過分的渲染,但卻能深深地打動讀者,真是所謂“樸實見真情”?!拔覑畚夷赣H”“母親又給了我一個強健的身體”“我應該感謝母親”“愿母親在地下安息”,語言樸素、親切。這一聲聲傾吐,激情炙人,一聲比一聲感人。如為了展現(xiàn)母親的任勞任怨,寬厚仁慈的性格,作者寫到“母親在家庭里極能任勞任怨。她性格和藹,沒有打罵過我們,也沒有同任何人吵過架?!笨此破狡降氖謽闼氐囊痪湓?,仔細探究就會發(fā)現(xiàn),這位母親每天天不亮,就第一個起床干家務和耕作,全家有二十多口人,在這樣貧困的大家庭中,母親沒有打罵過孩子們,也沒有同任何人吵過架,長幼、叔伯、妯娌相處得都很和睦,細節(jié)之處,娓娓道來之中,我們便能感受到母親的寬厚仁慈。樸實的文風,質(zhì)樸的性格,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3.賞析作品的結構美。文章思路暢達,線索清楚。文章開篇“特別是她勤勞一生,很多事情值得我永遠回憶的”總領全文,確定全文的主線,接著先由家史寫起,依次介紹了鐘太夫人多方面的事跡。在敘述時,又按照時間順序,依次寫出了母親一生的經(jīng)歷,同時又兼顧了體現(xiàn)母親崇高品德的幾個方面。在表達上,作品先敘述,引出回憶,痛悼母親,然后具體回憶母親,感念母恩,最后抒情議論,表達報效母恩的決心。特別最后四個自然段的點睛之筆,蕩氣回腸。作者飽含深情,發(fā)自肺腑的感恩之言使山河動容,盡忠祖國的大孝誓言驚天動地,這樣的行文安排,既便于讀者了解母親,又能引起情感的共鳴。
知識把握
1.為什么作者回憶母親,選材都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
2.通過對這些瑣事的回憶,表現(xiàn)了母親身上具有怎樣的美德?
3.試簡要分析“母親現(xiàn)在離我而去了,我將永不能再見她一面了,這個哀痛是無法補救的”一句飽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類文閱讀
一位好母親頂?shù)蒙弦话傥缓美蠋?!母親給予孩子的是生命的教育!來看看下面這位母親和朱德的母親有什么相似之處。
我的母親
老 舍
母親生在農(nóng)家,勤儉誠實。為我們的衣食,母親要給大家洗衣服,縫補衣裳。在我的記憶中,她的手終年是鮮紅微腫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兩大盆。她料理家務永遠絲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戶們送來的黑如鐵的布襪,她也給洗得雪白。晚間,她抱著一盞油燈,還要縫補衣服,一直到半夜。她終年沒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還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桌椅都是舊的,柜門的銅活久已殘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沒有塵土,殘破的銅活發(fā)著光。院中,父親遺留下的幾盆石榴,永遠會得到應有的澆灌與愛護,年年夏天開許多花。
從這里,我學到了愛花,愛清潔,守秩序。這些習慣至今我還保存著。
有客人來,無論手中怎么窘,母親也要設法弄一點東西去款待。舅父與表哥們往往是自己掏錢買酒肉食,這使她臉上羞得飛紅,可是殷勤地給他們溫酒作面,又給她一些喜悅。到如今我的好客的習性,還未全改,因為自幼看慣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母親活到老,窮到老,辛苦到老??墒?,母親并不軟弱。那時有多少變亂啊!有時候兵變了,有時候內(nèi)戰(zhàn)了,城門緊閉,鋪店關門,晝夜響著槍炮。這驚恐,這緊張,再加上一家飲食的籌劃,兒女安全的顧慮,豈是一個軟弱的老寡婦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這種時候,母親的心橫起來,她不慌不哭,要從無辦法中想出辦法來。她的淚會往心中落!這點軟而硬的性格,也傳給了我。在做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與基本的法則,什么事都可將就,而不能超過自己畫好的界限。我怕見生人,怕辦雜事,怕出頭露面;但是到了我非去不可的時候,我便不敢不去,正像我的母親。從私塾到小學,到中學,我經(jīng)歷過起碼有二十位教師吧,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師,把性格傳給我的,是我的母親。母親并不識字,她給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當我小學畢業(yè)的時候,親友一致地愿意我去學手藝,好幫助母親。我曉得我應當去找飯吃,以減輕母親的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學。我偷偷地考入了師范學?!品?、飯食、書籍、住處,都由學校供給。只有這樣,我才敢對母親說升學的話。入學,要交十元的保證金。這是一筆巨款!母親作了半個月的難,把這巨款籌到,而后含淚把我送出門去。當我由師范畢業(yè),被派為小學校的校長,母親與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說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淚。新年到了,正趕上倡用陽歷,不許過舊年。除夕,我請了兩小時的假,由擁擠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爐冷灶的家中。母親笑了。及至聽說我還須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嘆出一口氣來。到我該走的時候,她遞給我一些花生說:“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熱鬧,我卻什么也沒看見,淚遮迷了我的眼。
生命是母親給我的。我之能長大成人,是母親的血汗灌養(yǎng)的;我之能成為一個不十分壞的人,是母親感化的。她一世未曾享過一天福,臨死還吃的是粗糧。唉!還說什么呢?心痛!心痛!
母親是帶領孩子認識世界的第一人。母親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人格形成都有深刻的影響。老舍的母親有她獨特的性格——軟中帶硬。并且,這種性格在老舍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老舍本人的生與死都與這種軟中帶硬的性格密不可分。閱讀本文,聯(lián)系課文,
說說母親們共同的性格特點。
考題 鏈接
閱讀“我應該感謝母親,她教給我與困難作斗爭的經(jīng)驗……愿母親在地下安息!”,回答問題。(山東五蓮月考卷)
1.母親對“我”的影響是什么?
2.“我”怎樣報答母親的深恩?
3.第三段“創(chuàng)造了”和“創(chuàng)造著”的位置不能互換的原因是什么?
4.上文立意新體現(xiàn)在作者把熱愛母親的感情和______的感情融合在一起。
參考答案
知識把握
1.①母親是勞動婦女,是家庭主婦,選材范圍只能是這些日常瑣事;②選材雖從小處著眼,但能于細微處見真情,寫得真實、親切、感人。
2.勤勞儉樸、寬厚仁慈、堅韌頑強、愛憎分明等美德。
3.這一句包含無比的悲痛,深深的哀悼和失去母親的遺憾,也包含著對母親的感謝和敬仰之情。
讀后一思
示例:勤勞、熱心、疼愛兒女,深刻影響著自己的孩子。
考題鏈接
1.①教給“我”與困難作斗爭的經(jīng)驗;②教給我生產(chǎn)的知識和革命的意志,鼓勵“我”走上革命的道路。
2.盡忠于民族和人民,盡忠于黨。
3.不能,因為“創(chuàng)造了”表示已經(jīng)創(chuàng)造,“創(chuàng)造著”表示正在創(chuàng)造,這兩個詞語有時間的先后順序,所以不能互換。
4.愛民族、愛人民、
愛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