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亮
廣東珠海香洲區(qū)日前印發(fā)《香洲區(qū)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工作措施》,提出規(guī)范微信群管理,包括原則上一個單位只建一個工作群,發(fā)言要有內容不得隨意刷屏,原則上非工作時間不發(fā)布工作信息,因專項工作組建的微信群在結束工作后應及時解散等。
此消息一出,叫好聲不斷,說明深受其害的大有人在。近年來,在很多地方和部門,基于微信等軟件建立的工作群已呈泛濫之勢。單位部門內部就有好幾個,再加上上級的、下級的、條口的,各種臨時性工作的,可謂凡工作必設群,不設群不會工作。各種通知不斷,各種“收到”刷屏……是群里最常見的畫面。有媒體曾報道某辦公室主任加了32個工作群,“因為怕漏掉重要消息,不得不隨時‘刷屏,一條條翻下來,累得眼睛發(fā)干發(fā)澀,‘刷完才算安心”。
工作群林立,干部和員工累的不只是眼睛,更是心。有些工作明明是形式主義,還要扎扎實實地在群里通知,并讓群員們逐一反饋匯報。主要領導在群里說句話,哪怕跟工作無關,甚至是心靈雞湯、養(yǎng)生秘方,如果不點個贊、表個態(tài),總覺得心里不安生;還有的領導喜歡在下班時間布置工作,領導尚在加班,自己又怎么好意思陪孩子學習陪老婆吃飯逛街?各種工作群釋放出無形的壓力,消耗了廣大干部很多時間和精力。
工作群泛濫凸顯了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下決心精簡工作群,正是貫徹中央精神,向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開刀,切實為廣大基層干部減負的具體舉措,劍指那些僵尸群、馬屁群、刷存在感的群,目的是為了更精準有效地開展工作。但在為香洲區(qū)規(guī)定叫好之外,也有很多網友對這一規(guī)定提出質疑,微信工作群作為一種先進的工作溝通手段,給日常工作帶來了巨大的便利,本身不是罪魁禍首,更不能充當背鍋俠。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的沉疴頑疾不除,減掉再多的工作群也無濟于事。同理,工作群的減少數(shù)量與減負程度絕不能簡單劃等號。
雖然有矯枉必須過正的說法,但歷史和現(xiàn)實都告誡人們,將這種理念付諸行動,難免出現(xiàn)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用一種形式反對另一種形式的尷尬。一看到工作群方便就建個不停,一發(fā)現(xiàn)過猶不及了又一刀切砍掉,這種做法確實值得商榷。一個單位內職能分門別類,只設一個工作群根本就不科學不合理,更意味著犧牲了信息接收對象的精準性,勢必造成工作節(jié)奏的混亂。如此一定會降低使用時間嗎?其效果,究竟是減負,還是添亂?
在這些規(guī)定中,有一個詞很值得重視:“原則上”。原則上一個單位一個群,原則上非工作時間不發(fā)布工作信息……什么事情一“原則上”,往往就意味著自由裁量權很大,無論是2個,還是3個、4個甚至更多工作群,應該都原則上解釋得通。
說到底,工作群,是為工作而設。不能為了減負而走極端,采取不負責任的一刀切,更不能為了控制工作群而把工作耽誤了。
摘自《北京晚報》2019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