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不語海岸
我爸爸有一陣特別熱衷于修家譜,我對這件事特別不能理解。一家子平頭老百姓,又沒啥豐功偉績,最出名的一個人就是上了縣志的老中醫(yī),修家譜干啥?既沒人在乎,也沒人記得。
有一次我忍不住把這個想法跟我爸說了,我爸一拍桌子:“怎么沒人記得?我就記得。你看,這個某某氏,就是你奶奶,我年輕時候她就過世了,你沒見過。豐功偉績倒是沒有,但在困難年代,我們兄弟5個都被你奶奶逼去上學,最后都考上了大學,一個都沒落下。對我來說,這就是豐功偉績。我要沒上大學,你哪兒來今天的好日子?”我爸翻翻白眼說。
10年前,我接待過不少從外國來中國玩的“沙發(fā)客”,其中有一個30多歲的美國律師讓我印象深刻。他知道我在媒體工作,便毛遂自薦,問能不能用他的攝影圖片,還打開筆記本電腦給我看他的作品。
看了以后真的有點震驚—這些照片跟我想象中那種玩票性質(zhì)的游客照完全不一樣,差不多是《中國國家地理》的拍攝水平,而且拍攝內(nèi)容幾乎遍布全球:有印尼雨林里的土著,有秘魯?shù)母呱胶?,有印度的僧人,有巴西的小攤販,有格陵蘭島的極光……
我問他是不是專業(yè)攝影師。他說不是,他本職還是律師,單身,掙夠錢就出來旅行拍照,沒錢了就回紐約去接案子掙錢。
我說:“你的人生真是太令人羨慕了!”他聳聳肩說:“我的美國同事都覺得我很傻,照片賣不出去,還租著一個小公寓,不如好好當律師,在郊區(qū)買房子當中產(chǎn)。但我覺得,我以后會有說不完的故事講給我的孩子?!?/p>
然后,這個照片無人問津的律師,繼續(xù)眉飛色舞地說著他在巴西被人搶了相機又被打破頭的故事。
我素未謀面的奶奶和這個兼職律師的攝影師,在各自的主流文化里,都不算一個成功的人。我奶奶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一輩子沒出過縣城;那個老美三十好幾還沒混成“標準中產(chǎn)”,兩份事業(yè)都沒干出頭。
但是,他們的人生真的不成功嗎?
想起了這樣一個實驗:如果為自己的人生打分,1-10分,你會打幾分?參加實驗的人紛紛打出低分,沒有人覺得自己配得上“成功”二字。
然后輪到他們身邊的人給他們打分,幾乎都是滿分,甚至,還有一個兒子為他的媽媽打出了11分,而之前這個媽媽對她自己的評價很普通。
妻子認為丈夫做事非常認真,兒子認為母親是個有趣的人,女兒認為媽媽的支持很有幫助,丈夫認為妻子是世界上最有夢想的女孩—在他們眼里,這些自我評價是低分的人,都是成功的人。
一個給男友打了滿分的女孩說:“人們認為有錢有車就是成功,但一個人的成功,在于他對這個世界的貢獻。”
這個貢獻,不是“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也不是成為“華爾街之狼”或者擁有赫赫權柄,而是能讓你的家人覺得開心,能在愛的人需要支持的時候義無反顧,能陪朋友度過失戀的夜晚,能修正報告上的一點小錯誤—
地球只需要一個“復仇者聯(lián)盟”,拯救世界的事,交給穿著無敵盔甲的人去做就好了。但是,在滅霸到來之前,這個世界的和諧運轉(zhuǎn),就是靠我們蕓蕓眾生做的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去推動。
做一個有意思的家長,做一個稱職的員工,做一個交心的朋友,做一個體貼的愛人。有能力的話,成為哭泣者的光,成為弱小者的盾,成為幾十年之后,懷念者臉上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