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全成(運城)
夏縣是大禹故鄉(xiāng),又稱禹都。夏縣“禹王城遺址”,1988年被國務院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城東廣闊的禹廟灘上,矗立著一座斑駁蒼古的夯土高臺,名曰青臺,傳說是禹妻為登高遠眺大禹治水歸來所筑,在無言地訴說著“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
當中華民族的腳步邁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征程,夏縣為解決平川百姓飲水難題,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以大禹治水的魄力,穿越百里群山,將中條山腹地向東流入黃河的優(yōu)質山泉水向西引入平川。引水流量達0.74m/s。不僅徹底解決了本縣40多年來一直未能解決的飲用水水質難題,而且解決了運城市空港開發(fā)區(qū)20萬人的城市供水問題。
白花花的山泉水,歡唱著新時代的贊歌,穿越綿綿群山、層層峰崢,將“大禹治水”新故事寫在了禹都平川,寫進了千家萬戶、百姓心頭。
史書記載:堯舜時,九河不治,洪水泛濫。堯用鯀治水,鯀用雍堵之法,九年而無功。后舜用鯀之子禹治水。禹開九州,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疏通河道,因勢利導,十三年終克水患。
大禹治水成功后,舜禪位于禹。禹繼位,建立了夏朝。夏朝國都就設在今天的夏縣禹王城一帶。
大禹之后,夏縣再無發(fā)生過因黃河泛濫而形成的洪災。廣袤的原野上,一條條清亮亮的溪流如馴順的玉龍,乖乖地供人們飲用,嘩嘩啦啦地滋潤著夏苗秋禾。村旁池塘里靜靜的湖水似乎在默默地檢討昔日的瘋狂,虔誠地向人們捧出肥美的魚蝦、鮮艷的荷花和雪白的蓮藕。水患變成了水利。
斗轉星移,滄海桑田。時光進入公元1970年后,細心的鄉(xiāng)親發(fā)現(xiàn)河水的流量一年比一年小,過去一個鐘頭澆完的地,后來就得兩個鐘頭、三個鐘頭,再后來河道里就沒有了水。到1980年,夏縣平川地表徑流幾乎全部消失,只留下一條條干涸的河道,在無奈地回憶著曾經的潺潺流水。昔日荷花盛開、魚翔淺底的縣城蓮花池已不復存在,被一排排樓房組成的“蓮湖小區(qū)”所代替。
人類生存離不開水。沒有了地表水,就抽取地下水。從1975年到1985年10年間,夏縣平川的機井便星羅棋布。像針管穿透人的皮膚插入血管抽血一樣,一根根井管穿刺地球的皮膚,插入地球的血管——地下徑流。當時人們認為,地下水無窮無盡,是永遠抽不完的。在莊稼干旱時節(jié),全縣機井晝夜不停,亮晶晶的井水噴薄而出,興高采烈地唱著戰(zhàn)天斗地的凱歌。
1990年后,問題出來了——
夏縣的地下淺層水幾乎枯竭。有的機井,任憑水泵轉得再歡,井管內只能“撲哧”、“撲哧”冒出一點點水花,像是地球的眼淚。有的機井連眼淚也流不出來。
于是,井管又開始往地球的深處延伸,抽取更深的地下水,裴介鎮(zhèn)一帶的井管深入到300米以下。反正地球不會喊疼。其實地球已叫苦連天!地球的叫苦是通過科學勘察發(fā)聲。據《運城市第二次水資源評價報告》,夏縣平川地下水資源可開采量為2445.3萬m/年,實際開采量達3991萬m/年,屬嚴重超采,造成地下水位以年均2m左右速度下降。
一個更嚴重的問題又出現(xiàn)了——
大部分地下水的水質含氟量已嚴重超標,不符合生活飲用水標準。我國城市生活飲用水含氟量標準為1mg/L。若含氟量高于1mg/L,就會造成氟在體內蓄積,蓄積的主要部位在牙齒和骨骼,即可發(fā)生氟斑牙。超過3mg/L,發(fā)病率達100%。而夏縣平川大部分的地下水含氟量已達到2.8~3.6mg/L。明知不宜飲用還要硬著頭皮飲用,成為日復一日的飲水憂傷。
但是缺水的人們已無法顧忌水質優(yōu)劣和開采警告,地下水開采有增無減,形成惡性循環(huán)。如此下去,不僅開采難度越來越大,開采成本越來越高,而且會嚴重破壞地下水生態(tài)。水利部門將夏縣確定為地下水嚴重超采縣,對地下水開采實行了嚴格控制。
其實,夏縣并不缺乏優(yōu)質水,在中條山腹地的河東嶺,蘊藏著豐富的山泉水資源。
河東嶺位于夏縣東部山區(qū)最高端,是夏縣的分水嶺,形成一道東北-西南走向的迎風屏障。東南吹來的海洋性季風受到阻擋,河東嶺降雨量比山下平川明顯偏多,形成一個獨特的氣象水文地貌。這里山高林密,植被繁茂,森林覆蓋率75%左右。良好的植被將大量的降雨滲入巖層,形成了豐富的裂隙巖溶水。巖溶水在山體內的巖層間流動時,遇到能透出山皮的縫隙,便涌出而成清泉。在林木莽蒼的千溝萬壑間,幾乎溝溝有泉。泉與泉相匯為溪,溪與溪相會為河,河與河相交組成更大的河,河東嶺最終形成兩條河流:清水河與泗交河。
望著清凌凌的清水河、白花花的泗交河,白練似的向東流去,將潔白的肌體匯入渾濁的黃河,惋惜聲,嘆息聲,回響在高高的河東嶺上,回響在縣委、縣政府的會議室里。
暢飲醇美甘甜的河東嶺山泉水,成為山下百姓美麗的夢!
2000年后,夏縣歷屆縣委、縣政府都把東水西調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河東嶺與山下平川之間有百里群山阻隔,東水西調工程總投資估計在2億元以上。夏縣是省定扶貧開發(fā)重點縣,2000年時全縣年財政收入只有7000多萬元,根本無力承擔這么大的工程。
2007年5月,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了《山西省社會資金建設新水源工程辦法》后,縣委、縣政府采取政府投資和動員社會投資兩種方式籌措建設資金,組建了夏縣溫澤鑫供水有限責任公司,肩負起了東水西調的建設責任。
東水西調建筑的攔水大壩,設計的位置屬于泗交鎮(zhèn)溫峪村地界,所以夏縣東水西調工程命名為夏縣溫峪引水工程,并被省委、省政府確定為應急水源重點工程。
夏縣溫峪引水工程2007年8月立項,2008年8月完成初步設計,2010年4月批準開工。
黨的十八大掀開了治國理政新篇章。習近平總書記確立的“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激發(fā)溫澤鑫公司的建設理念進一步提升。董事長祁建民對溫峪引水工程進行重新審視后,認為工程在總體設計上需要優(yōu)化。工程立項時,建設目標只定位在引水下山,沒有設計凈水廠。沒有凈水廠難以保證供水質量和供水安全,無法滿足人民群眾對供水的需求。溫峪引水工程必須根據總書記的教導提升建設目標。
2013年3月16日,夜里12點時,溫澤鑫公司會議室里召開的股東會議還沒有結束。會議的議題只有一個:審議董事會關于建立凈水廠的議案。從晚上8點到現(xiàn)在還沒有形成決議,主要是在建設資金上犯了難。預計建設凈水廠需要5000萬元。因輸水隧洞工程與輸水管道工程施工難度超出初設評估,導致總投資加大,各股東的實際投資已超過所認繳的股金,再增加投資,腰包里就難掏出來了。
炊事員送來了一筐饅頭,大家一邊吃,一邊繼續(xù)開會。
有個股東說,當時組建公司時,我們是根據初設概算來評估投資額,現(xiàn)在一再增加投資,我們又沒有印鈔機,哪來的錢?也有的股東提議,現(xiàn)在已過了12點啦,這個議題先放一放吧,下一次股東會再議。祁建民語重心長地說:“知道大家很困難??刹唤▋羲畯S,就滿足不了人民群眾的需求。難道我們能把不合格的水供給人民群眾?這個議題已迫在眉睫,不能再拖!大家都是黨員,看一看習總書記是怎么要求的?!?/p>
的確,參會的股東代表都是共產黨員。祁建民說完,就從口袋里掏出學習筆記本,把習總書記關于民生事業(yè)的講話一條一條念給大家聽。股東會變成了學習會。學習會統(tǒng)一了大家的思想:無論克服多大資金難題,都要把人民群眾的向往作為工程建設的目標。
股東會結束時,已是次日上午8點。
走出會議室,煌煌陽光撲面而來。呵!對面春燕山后鮮紅如丹的太陽已冒出一竿來高,紅光噴薄,美麗的山峰輝染了一抹鮮亮的金色朝暾。春燕山上正在盛開的桃花,緋紅炫目,如霞似虹,蓬勃著春的爛漫和春的激情!原本形狀似燕的春燕山頭,正好被初升的陽光從山體中剪裁出來,好像離山起飛。股東們似乎聽到了春燕鳴春的歌聲。
黨的十八大后的第一個春天,夏縣溫澤鑫供水公司邁開了新步伐。
要改變清水河與泗交河流向,首先要在河道中修筑攔水壩,使其不往東流。
清水河攔水壩的位置,選在距清水河發(fā)源地十六公里的泗交鎮(zhèn)溫峪村北的河道里。河道兩岸是高聳入云、樹木繁茂的山脈,清水河從中逶迤穿行向東。這里已接近清水河的最大流量,流量為0.54m/s。
2015年11月28日下午,黨支部書記楊凱到大壩工地檢查施工質量。時已立冬,冷風嗖嗖,兩岸山巒的樹葉已經落光。正在忙碌的砌筑工人滿臉汗水,頭上像蒸籠一樣冒著熱氣。楊凱走到一個高高地撅著屁股、正彎著腰搬砌石的小伙子身旁。小伙子叫趙曉勇,是本年的退伍軍人,上個月招聘進公司。面試時,楊凱問他:“我們公司的工資不高,你為啥要來?”“我不是為掙錢?!薄澳菫樯??”“看著老鄉(xiāng)明明知道水質含氟量嚴重超標,還要硬著頭皮喝,我心里著急!”
曉勇將砌石放好后,累得“呼哧,呼哧”喘氣。展一下腰,又去搬另一塊。楊凱關切地說:“小趙,累了就歇一會!”曉勇這才見楊書記站在身旁,立刻打了個立正姿勢,帶著部隊的習慣,響亮地回答:“報告楊書記,不累!”“臉上的汗快流成河啦,還說不累?”“楊書記,我們就是要用汗水換取清水河的泉水!”
這話深深感動了楊凱。他連忙掏出毛巾,替小趙擦去臉上的汗水,并讓小趙彎下腰,將毛巾伸進小趙上衣內擦拭脊背上的汗水。他明顯地感到小趙的襯衫全濕透了。楊凱心頭一熱,淚水涌出了眼眶!“汗水換泉水,誠心贏民心”,從此凝結為溫澤鑫公司的企業(yè)精神。
溫峪大壩2017年6月竣工。
清水河河道中,牢牢扎根于原始基巖深處的溫峪大壩,高度直達兩岸山巒的半腰之上,氣勢蓬勃,凜然壯觀。大壩主體用淡青色的水泥抹面,光潔鮮亮,在青山綠水之間形成鮮明奪目的色彩氣勢。大壩主體與其上的溢流堰、交通橋,既呈現(xiàn)出明顯的建筑層次美,又輝映著鮮明的色彩對比美。溫峪大壩以高大雄偉和美麗壯觀的氣勢,震撼著人們的眼球。它威風凜凜地宣告:有我在此值守,請清水河不要再往東流!
溫澤鑫公司稱溫峪大壩為“回龍壩”。
距溫峪大壩500余米,溫峪村北山坡上,有一棵兩人合抱之粗壯的高大古槐。據植物學家考證,樹齡在千年以上。此槐出名,并非因其年邁,而是因為在這里發(fā)生過一件驚動朝野的事件。清康熙四十六年,太監(jiān)高華請旨在溫峪后溝開發(fā)銀礦,因其盤剝勞工、貪污腐化,被朝廷斬于大槐樹下,此槐便被后人喚作“斬公槐”。
2014年6月15日,上午11時,祁建民與郭永貴帶領公司領導班子全體成員和各部長、施工隊隊長,看望了溫峪大壩施工隊員工后,來到斬公槐下。郭永貴是夏縣水利局總工程師,是縣委、縣政府為支持溫峪引水工程建設,從全縣科級干部中挑選出來的優(yōu)秀領導干部。
時值盛夏,烈日炎炎。斬公槐以其碩大的樹冠上密密匝匝的綠葉頂住了暴虐的陽光,為虔誠的人們撐起了一大片陰涼。溫澤鑫公司“三嚴三實”教育活動第一次會議在這里召開。郭永貴傳達了上級有關文件精神,祁建民對公司的“三嚴三實”教育活動進行了安排。他對大家說:“‘三嚴三實’是做人的根本。沒有‘三嚴三實’精神,就干不出高質量的工程。如果工程質量出了問題,就是對人民的犯罪!溫峪引水工程最終效果怎么樣?讓人民評說,讓斬公槐監(jiān)督!”
“三嚴三實”成為溫峪引水工程建設質量的生命線。
溫峪大壩工程開工后,輸水隧洞、輸水管道、凈水廠和供水管網4項工程相繼開工。2017年7月,4項工程完工后,溫峪大壩開始蓄水,投入使用。7月6日上午9時,改變清水河流向的水閘莊重關閉了。
清水河是歡樂的,因為它們再也不怕潔白的肌體被黃河泥沙污染。歡樂的河水“嘩啦、嘩啦”地拍打著水閘,轉身回流時,便撞上了后面涌來的水流,互相親吻著,擁抱著,激起了朵朵浪花。在源源不斷的親吻、擁抱、歡笑中,水位在抬升,大壩的淹沒線在抬升,兩岸青山的淹沒線在抬升,并互相擁擠著往后退,往后退,便形成了水庫。
來水不止。水位不斷上升。水庫由白色變?yōu)榈{,又變?yōu)樘焖{。庫尾向西延伸,延伸,轉過一道山灣,又轉過一道山灣。一道山灣就是一道風景。到了水天相接處仍看不見庫尾。庫尾是怎樣的美麗呢?只能靠想象。這便是河流型水庫的妙處。
這一切一切的美都被山坡上的斬公槐看到了吧?當年,從溫峪后溝開發(fā)的銀礦,只要能進入皇家金庫,就是天經地義。只有被貪官中飽私囊,才是大逆不道。而今新時代,清清流水,進入千家萬戶,為黎民百姓享用。時代不同,執(zhí)政理念截然相異。歷史老人用歷史的眼光,從風景美中看到了時代美。
溫峪引水工程的另一個水源,是泗交河。2003年,縣政府為了開發(fā)泗交風景區(qū),在距泗交鎮(zhèn)1公里的土崖頭村附近動工興建泗交水庫,2004年建成蓄水。現(xiàn)在并入了溫峪引水工程,為山下供水。
溫峪水庫與泗交水庫,猶如兩個藍瑩瑩的聚寶盆,匯聚了河東嶺綠水青山的精華,給山下百姓儲備了源源不斷的滋養(yǎng)生命的乳汁?!熬G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溫澤鑫公司將溫峪水庫叫“金湖”,將泗交水庫叫“銀湖”,合稱“金銀湖”。
如何使金銀湖的水源穿過綿延高聳的河東嶺,向山下輸送?只有采取在河東嶺山體中開掘隧洞的辦法來解決。輸水隧洞,從溫峪水庫提水泵站開口,向西穿過河東嶺,在瑤峰鎮(zhèn)澗底河村出口,長度20.5公里。開口處海拔高度844米,出口處海拔高度823米,低于開口處21米,由此形成東高西低的0.7‰坡度。水進洞后自然向西流去。
輸水隧洞呈城門洞形,橫斷面為2m×2.2m。平均埋深610m,最大埋深950m,屬深埋特長小斷面輸水隧洞。隧洞從東往西,依次由1號洞、2號洞、3號洞組成。泗交水庫水源,從3號隧洞開口處進入輸水隧洞,與清水河水源匯合。
山山嶺嶺的山花,爛漫出泗交春天的絢麗。群山之下,在不斷向前推進的輸水隧洞中,鉆孔工面對掌子面操控著風鉆,在鉆頭與巖石“突突突”地摩擦聲中,一個個巖石孔出現(xiàn)了。爆破師采取導秒管、挑空眼、定向爆破技術,實施爆破。這是一種科技含量極高的爆破技藝,爆破出的空間與隧洞設計空間正好相符。排風機將含火藥味的空氣排出洞外后,扒渣機用靈巧的鐵手掌將爆破產生的碎石裝上小四輪,運出洞外。最后,采取支護、噴錨、注漿等方法進行加固。5道工序完成1個施工流程,隧洞向前推進2米左右。施工工序就是時間節(jié)點,施工流程就是時光流轉,洞壁上不斷增加的電燈就是時光的刻度。
隧洞項目經理周吉民,2010年10月赴任時才28歲。他的家在甘肅蘭州,此后7年的人生年輪,卻要由夏縣溫峪引水工程的隧洞時光一圈一圈來刻畫。
他很少回家,只有家里有要緊事才回去。2014年9月5日,妻子到了臨產期,來電話讓他回去。周吉民真想馬上飛到妻子身旁,迎接他們的第一個孩子出生。但是,他沒有回去:3號隧洞出現(xiàn)了嚴重涌水!
3號隧洞出現(xiàn)涌水的位置,在4號斜井與隧洞形成的T接點之東300米處。隧洞開掘切斷了山體中的水脈線,如同水管被砍斷一樣,山體水“嘟嘟嘟”從巖縫中噴射而出,落地成河,順著隧洞“嘩嘩嘩”向西流去。西邊施工隊已向西掘進了200米,忽然發(fā)現(xiàn)腳下有水,回頭一望:大水可洞而至!因隧洞尚未貫通,大水在掌子面匯聚,很快淹沒了工人的腳面,上到小腿?!翱斐?!快撤!”班長帶著工友們,蹚水來到4號斜井T接點。東邊的施工隊也過來了。大家一起出了斜井。此時,周吉民正準備回家。接報后,立即以最快速度趕到4號斜井。涌水已充滿隧洞,正順著斜井上漲。
立即啟動應急預案。一臺800立方米/小時的水泵放下去,水位上漲速度慢了,但還在漲。再放下去一臺,水位開始下降。到了第5天,抽完了洞內積水。
積水抽完了,但涌水不斷。在如此大的涌水中難以施工。堵住洞壁上狂噴的涌水,不讓進洞,根本辦不到!辦法只有一個:在4號斜井與隧洞形成的T接點之東建筑擋墻,將涌水堵在T接點之東的隧洞內。這樣,西邊施工隊就可照常施工。等3號隧洞貫通后,拆除擋墻,涌水便可流出洞外。
建筑擋墻,已成當務之急!
周吉民帶領工人們24小時連軸轉,換人不停工。經過8天8夜,在T接點之東20米處,建起兩道1.5米厚的鋼筋水泥擋墻。擋墻之西再無涌水。
2014年9月13日上午10時20分,蘭州市第二婦幼保健院1號產房內,一聲響亮的嬰兒啼叫,周吉民的女兒出生了。吉民妻從臨產到動產,到離開產房,辦了出院手續(xù)回到家,一個盼望接著一個盼望,卻一直沒有盼到吉民來到身邊。她恨他沒長人心,她恨他沒有良心!怨恨過后又成了憂思:一定是涌水問題沒有解決,不然,他會回來的。他是深愛這個家的。什么時候才能解決呢?想到這里,便輕輕地拍著小公主,喃喃地說:“你爸爸回來就放心啦!”
周吉民怎么不想妻子呢?他是非常愛她的。他擔憂,掛念,心焦如焚!他覺得實在對不起她!
時光是生命的載體。生命因時光的美麗而美麗。什么樣的時光最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選擇。一邊是陪伴妻子迎接小公主誕生的溫情時光,一邊是帶領工友解決涌水難題的激情時光,周吉民的選擇,是新時代共產黨員在關鍵時刻的人生觀選擇。
“隧洞施工怕軟不怕硬”。再堅硬的巖石都可以用炸藥來爆破,而松散的砂石結構,既難成洞,更難支護、襯砌。當隧洞開掘到泗交河河床下時,實際難度遠超預想難度。隧洞線路地質并非地球造山運動形成的原始地質結構,純屬千萬年來河道沖積物形成的地質狀態(tài),地層巖性為卵、礫、砂石、黏土混成物質,并有河床滲水現(xiàn)象,比單純的砂石結構更易塌方。不能用爆破的辦法,開挖機械也開不進去,只能人工開挖。當工人們用鐵鎬挖到2米多深時,砂石便開始“嘩啦、嘩啦”地掉落。周吉民立即大聲吆喝:“快離開!快離開!”工人們剛退后幾步,掉落的砂石便掩埋了剛挖好的隧洞。大家都驚出了一身冷汗:幸虧撤得快!泗交河河床隧洞線路長度40.5米,在這種地質狀況中完成開挖已成為不可能。
當晚,周吉民將此情況向公司領導做了匯報。通常,隧洞施工遇到無法開挖的情況,可采取變更線路的辦法。但泗交河河床是溫峪引水工程必須穿越的地段,決不能變更。怎么辦?
此時,公司正在開展“學習黨規(guī)黨紀、學習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活動。共產黨員、公司副總經理熊志強提議,成立共產黨員攻堅組,啃下這塊硬骨頭。公司黨支部同意了熊志強的提議,成立了由6名共產黨員組成的攻堅組。組長由總工程師韓溥擔任,成員有熊志強、周吉民、李英峰、祁鄧平、胡密。
為切實搞清泗交河河床地質狀況,針對性地采取有效措施,攻堅組邀請運城市水利勘測設計院副院長、水利工程建設專家賈云山,一起來勘察研究。經過大家認真分析研究,決定采取短進尺、強支護、厚加固、精施工的“12字施工法”。
攻堅組6名黨員分為3個施工班,每班兩名,并配5名工人,每班8小時。各班嚴格按照“12字施工法”進行開挖、支護和加固作業(yè)。大家心里都非常清楚,即使一個小小的細節(jié)出了偏差,都會嚴重影響工程質量,甚至危及生命安全。每個同志都全神貫注,絲毫不敢麻痹大意。在潮濕的隧洞里連續(xù)作業(yè)8小時,體力消耗太大。10天后,大家便體力不支。組長韓溥是享受國務院津貼的高級工程師,年近七十,潮濕與過度勞累導致腰痛、腿疼。疼痛難忍時,就喝上兩片止疼片。同志們見老人家實在堅持不下來,含著淚勸他休息幾天。他說:“戰(zhàn)爭年代,共產黨員輕傷不下火線。我是組長,就這么個腰腿疼,怎么能離開陣地?”
堅強的意志將隧洞1米、1米穩(wěn)步向前推進。到第45個攻堅日,即2015年8月7日,隧洞地質出現(xiàn)了變化,穩(wěn)固的巖石結構出現(xiàn)了!成功了,勝利了!河床下可以抗7級地震的41米堅固的隧洞,證實了新時代共產黨員仍具有革命先輩的拼搏精神,見證了溫澤鑫公司“兩學一做”的扎實成果。在溫澤鑫公司2015年“兩學一做”評比中,攻堅組被評為模范集體,6名黨員都被評為先進個人。
2017年3月19日,溫峪引水工程輸水隧洞全線貫通!七年的血汗時光,青春歲月,凝固為20.5公里的輸水隧洞,凝固為穿透河東嶺的水路龍道。
從澗底河3號隧洞出口至凈水廠,用管道連接,為輸水管道工程。管道長度17.66公里。
輸水管道線路地貌特征為崇山峻嶺、深溝大澗。有人說,溫峪引水工程管道工程“是在麻袋片上完成蘇州刺繡”。
無論多難,都必須完成!因為這是黨和人民賦予的使命。
落虎澗就像神話中的陳香劈山救母,用神斧將山巒從中間劈開,形成的2公里長的深澗。澗深300余米,山體為光禿禿的堅硬的石灰?guī)r。趴在澗邊往下看,直溜溜,黑黝黝,冷森森。據說清康熙年間,有一只老虎失足落澗斃命,人們就將此澗叫落虎澗。
輸水管道線路設計在落虎澗北岸,從距澗底100米高度的澗壁上通過。
2013年4月,輸水管道鋪設到落虎澗。
“你們這是要弄啥來?”管道項目部經理慶云洲與施工隊長張官成正在落虎澗勘察地形,猛聽到有人問話,扭頭一看,山洼里轉過來一位滿頭白發(fā)的老漢。張官成對老漢說:“我們要鋪輸水管道!”“在哪里鋪?”張官成用手指著落虎澗陡峭的石坡:“就在那里!”“吹牛皮,哄鬼哩!那上面能鋪水管?”老漢認為這些人故意糊弄他,非常生氣,白胡子一撅一撅的。轉身走了幾步,又扭過頭來,冷笑著:“我知道,你們是地質隊!”
在70度左右的陡壁上鋪設管道,先要在陡壁上開出一條石道。經計算,從設計線路的上方10米處鉆孔,實施定向、定量爆破后,線路上可開出1.5米寬的臺階。1次實施20孔爆破,臺階長度可達30米。施工隊分兩個作業(yè)班,1個由東向西,1個由西向東。40天后,兩個作業(yè)班在落虎澗中間會師。青黝黝的陡壁上,出現(xiàn)了一條貫通東西的石道。遠遠望去,高聳入云的落虎澗像是纏著一條長長的細帶,隨著霧濃霧淡時隱時現(xiàn)。
石道雖然有1米多寬,走在上面還是膽戰(zhàn)心驚。萬一掉下去,就粉身碎骨!在面臨危險時,人們總是往“萬一”處想。要在石道上鋪設管道,“萬一”更多。七八個人共同抬著一根6米長、1400斤重的鋼管,要是有一個人腳下打滑,摔下懸崖的就不是一個人!
為了達到萬無一失,一是抬鋼管專門挑選同等身高的工人。同等身高才能肩負同等重量。二是將平時8個人抬增加到10個人,讓大家都有余力。在路不平、有的人肩膀夠不著鋼管時,其他人仍能抬動。三是實戰(zhàn)前,在山路上畫出1米寬(比石道窄0.5米)的白線,同志們抬著鋼管反復進行演練。惹得過路人發(fā)笑:這些人得了神經病了吧?
實戰(zhàn)開始了。每一個人都清楚,肩頭上扛的是10個人的生命!一根鋼管將大家連成命運共同體。每一個人都很自信。自信就是膽量。有了膽量便不膽怯。不膽怯,便覺得腳下的石道并不窄。100多米深的陡崖有啥可怕?只要扎實地走在石道上,再陡再深都無所謂!大家放心大膽,齊心協(xié)力地向前邁步。肩上的鋼管像大炮筒一樣理直氣壯地向前運行。
到了提前已固定在石道上的H形鋼支鐓旁,開始放鋼管。按統(tǒng)一口令動作:一、鋼管離肩;二、放到胯部;三、放進鋼支鐓。大家都長出一口氣。五月中旬,山里的氣候雖然還不太熱,但每個人都汗流浹背,內衣全濕透了。坐下來,歇一歇,擦擦汗,抽抽煙,再去抬第二根。
第二根鋼管放進鋼支鐓后,焊工立刻進行焊接。一根一根放進鋼支鐓,藍瑩瑩的鋼管一節(jié)一節(jié)向前伸展。
潛伏著一萬個“萬一”,卻沒復活一個“萬一”。
白胡子老漢又來了,身后還跟著十來個男男女女的老鄉(xiāng),遠遠地站著,屏聲靜氣地望著石道上行進的鋼管,像是在欣賞雜技表演。休息時,老鄉(xiāng)們將剛采摘的鮮黃的山杏、山桃塞給工人們。張官成恭敬地給老鄉(xiāng)遞上煙,并用打火機給白胡子老漢點著,笑呵呵地說:“大爺,沒有吹牛皮吧?”“沒有,沒有!”老漢喜歡得兩眼瞇成了一條縫。
管道鋪設也是從東、西兩頭往中間鋪。50天后,全部完成。
白云繚繞的落虎澗,陡峭的石壁上,藍瑩瑩的管道似一條長龍,攜著伏虎降狼的氣勢,從歷史的煙云中騰云駕霧而來。舒展長軀,盤山越壁,氣勢蓬勃。白胡子老漢興奮地指著管道:“你們看,多像一條神龍!以后再不叫落虎澗啦,就叫神龍澗!”
為加強對溫峪引水工程的領導力量,縣委派原夏縣水利局副局長、因年齡原因退居二線的李保合,擔任管道工程副總經理。
李保合出生于埝掌鎮(zhèn)過牛村,一步步由生產隊長、村委主任、黨支部書記、副鄉(xiāng)長、鄉(xiāng)長,最后落腳到水利局副局長。長期的工作使工作成了習慣,沒有了工作便覺得不習慣?,F(xiàn)在組織上將他從二線調到一線,李保合非常珍惜這難得的工作機會。他將全部心血傾注到管道工程,在職工食堂一日三餐,在工地上迎來日出,挽留晚霞。
2013年10月6日,管道鋪設到山下,進入張家峪,再有10天左右即可完工。日日夜夜的過度勞累,使李保合的體力難以適應心力。他感到胸悶氣短,直出虛汗。他病了。工友們卻不知道。因為他以驚人的毅力掩蓋了病情。但他的老伴發(fā)現(xiàn)了,因為他掩蓋不了睡夢中的呻吟和虛汗浸濕的枕巾。“他爸,快到醫(yī)院檢查檢查,千萬不要耽誤了?!崩畋:喜贿m應醫(yī)院里復雜的診療程序,每天在縣城東關的醫(yī)療所輸點液,就急急忙忙趕到工地。
10月16日上午,管道工程圓滿完工。正當大家歡呼跳躍、慶祝勝利之時,李保合突然暈倒!救護車送到縣醫(yī)院,檢查顯示:胸腔嚴重積水,有關生命體征已非常脆弱。胸腔積水的病因是什么?縣醫(yī)院吃不準,建議盡快轉院。
第二天便轉到運城市人民醫(yī)院。很快進入各種檢查程序。因診斷尚無結論,主要醫(yī)療措施是抽取胸腔積水,輸血,吸氧,消炎,點滴營養(yǎng)液。身上插滿了各種各樣的管子。
醫(yī)院診斷的流程趕不上病魔惡化的“流程”。到20日上午10時許,李保合病情愈加嚴重,陷入深度昏迷。親人們焦急地守在病床前,盼望著他盡快蘇醒。
深夜23時38分,在專家會診還未定論時,李保合停止了呼吸。
李保合同志把生命注入了管道工程。堅強的鋼管是他的性格,純凈的浪花是他的心靈,水流的方向是他追求的目標。他活在了百姓心中。
凈水廠位于瑤峰鎮(zhèn)樊家峪村北、瑤臺之東?,幣_,夏縣著名人文與自然景觀,傳說是大禹治水時依山而建的祭壇。山體突兀摩空,渾圓秀美,松柏環(huán)圍,圓圓的山頂上寺院廟宇古色古香,居中九層佛塔直插云霄,云遮霧繞,猶如仙境。
凈水廠設計于此,一是從地理位置考量,此處地面高程高于縣城45~50m,不用加壓,可保證供水自流至樓房第6層。二是此處正好是一個自然形成的坐北向南的U型山谷,三面有山擋風,U口之南100米處又有樊家山擋住了南來之風,是一個天造地設的避風谷。建廠后,在谷沿密植了側柏,在谷壁采取掛網式栽植法密植了冬青等低矮多枝根系發(fā)達的樹種,儼然綠色U型圍屏。
“面向高端,面向未來,三十年不過時”,是縣委縣政府對凈水廠提出的建設目標。
凈水廠工程從2013年6月20日開工。原本是33.8畝的低產山坡地,現(xiàn)在已然成為一座現(xiàn)代化凈水廠。北側是兩排樓房組成的生活區(qū)與管理區(qū),南側是由沉淀池、濾池、清水池、消毒間、自用水變頻泵房等建筑物組成的生產區(qū)。生產區(qū)的地上建筑,是長50m、寬15m、高10m的大廈形造型,四周墻壁皆為乳白色,頂端為流線狀的淡藍色,正面中部只有一道門出入,是凈水廠特有的建筑風格,偉岸而不呆板,漂亮而不奢華。生產區(qū)的核心部位是地下建筑。各種水處理工藝都在地下1~5m的水池進行。設計供水規(guī)模5.5萬噸/日,日處理水量5.5萬噸。為保證在8級地震的情況下不變形、不裂縫、不漏水,水池底部與四周是50cm厚度的鋼筋水泥結構。水加工采取的是當代最先進的工藝流程:格柵間→平流沉砂池→靜態(tài)混合器→網格絮凝池+斜管沉淀池→V形濾池→清水池→供水。此工藝流程先進、合理、高效、實用,既保持了山泉水甘甜純正的本色,又經過消毒與提升,達到龍頭水可直接飲用。
在縣委、縣政府和全縣人民的大力支持下,2017年7月,夏縣溫峪引水工程的水源工程、隧洞工程、管道工程、凈水廠工程和供水管網工程全面竣工。一個集引水、輸水、凈水、供水為一體的系統(tǒng)性供水工程,自豪地呈現(xiàn)在從河東嶺到禹都平川、再延伸到空港開發(fā)區(qū)的廣闊的山川之間。
從7月26日到9月19日,經省、市驗收委員會驗收,結論是:
“工程建設符合有關規(guī)范規(guī)程和設計要求,質量合格,同意通過竣工驗收。”
作為全省35個應急水源重點工程,一個貧困縣交了一份圓滿的答卷。夏縣溫峪引水工程,是夏縣人民向黨的十九大的獻禮!
9月21日上午,祁建民、楊凱帶領公司領導班子全體成員登上青臺,向先祖大禹報喜。當他們跨進禹王廟門檻時,大禹好像已經知道竣工驗交的喜訊,紅色釉彩的臉上興奮得閃閃發(fā)光,微張的嘴唇似乎發(fā)出“呵呵”笑聲。歡樂穿越了時空,將四千年之隔的兩代人會聚于青臺,共同分享著引水成功的喜悅。溫峪引水工程,是禹都歷史天空升起的一道美麗的彩虹,她一頭連著大禹時代,一頭連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而這道彩虹的光源便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此后的十多天里,前來溫澤鑫公司賀喜的單位和群眾絡繹不絕。從此再也不用每日面對高氟水憂心忡忡,怎能叫人不欣喜?又怎能忘記引水功臣?但是,祁建民、楊凱卻非常清楚:東水西調已提出十七年,為什么今天才取得成功?最根本的,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方向導引和精神激勵。所以最應感謝的,是偉大的思想和偉大的時代。
陽光燦爛,流水如歌。聆聽“大禹治水”新故事,我們不僅為引水工程建設者的血汗事跡所感動,我們更要向為工程建設指引方向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致以最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