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
江蘇省南京市河西中學,江蘇南京 210000
案例背景:讓友誼之樹長青,是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第五課第一框中的內(nèi)容,在本框的教學當中,將“友誼與成長同行”作為鋪墊,讓學生能夠?qū)τ颜x的力量、美好進行感受的同時,使得學生能夠通過學習,真正的通過自己的行動對友誼進行監(jiān)理,并對建立友誼的困惑進行更進一步的探討。使得學生能夠?qū)ψ约旱挠颜x精心呵護,并對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進行維護。在本框當中共包含有兩個部分,分別是建立友誼以及呵護友誼,其意義在與讓學生明確如何建立友誼、呵護友誼,而呵護友誼則是本課當中的教學重點所在,希望能夠讓學生通過學習,了解到如何對友誼進行呵護以及維護,學會對交往過程當中的各種問題進行有效的解決。
案例描述:郭慶、張兵兩人在小學的時候就是同班同學,此后還成為了前后桌,兩個學生經(jīng)常一起踢球,一起出操,且慢慢的成為一對好朋友。又一次郭慶生病住院,張兵認為自己是與郭慶最鐵的的朋友,因此很擔心郭慶,每天放學之后都專門的去探望郭慶,因為生病,郭慶每天的心情不好,張兵則希望能夠使得郭慶的心情得到改善,但是,張兵并不知道怎樣做才能夠讓郭慶感受到自己多關(guān)心,而面對這樣的情況,張兵則向教師、同學求救,希望同學們能夠給自己支支招。
面對這樣的情況,同學們集思廣益,有的同學提議可以給郭慶送禮物,有的學生則認為張兵可以給郭慶去補課,并和郭慶多聊天,使得郭慶心里的苦悶能夠得到排解,還有同學認為男子漢沒有那么多事兒,只要張兵多陪陪郭慶就可以了。但不管是怎樣的答案,從這一環(huán)節(jié)當中都能夠看到大家出的主意很認真,這也反映出了同學們對于友誼的重視。教師在此時,也可以適時的引導學生,向張兵一樣做一個有心人,多付出時間、精力去呵護,從而使得友誼之路更加長遠。
而通過張兵以及同學的關(guān)心、幫助,郭慶很快的就痊愈并回到了學校當中,像往常一樣學習生活。但是突然有一天,郭慶發(fā)現(xiàn)以往十分活潑開朗的張兵與往常似乎不太一樣,眉頭緊鎖,下課發(fā)呆,郭慶覺得張兵一定是出什么事了。放學之后郭慶向張兵的打聽,張兵支支吾吾的不肯多說,因此郭慶決定要問個明白,沒想到才問了幾句張兵就表示自己不想說,也叫郭慶不要再問了,面對這樣的情況,郭慶覺得十分為難,也不知道還應不應該繼續(xù)問張兵。
郭慶向同學、老師請求幫助,有同學認為,張兵可能是遇到需要幫忙的地方,但是他不好意思給別人說,而與自己關(guān)系很好的郭慶,張兵也不想給郭慶添麻煩。此外,也有同學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隱私,有的時候不說自己發(fā)生了什么,也只是想留有一定的私人空間。
此時,教師引導性的告訴學生,每個人在日常的生活、學習過程當中,都有一些事情是需要自己一個人來消化的,雖然每個人都給郭慶提出了不同的建議,但是從這里能夠看到,很多同學們都能夠嘗試性的理解別人,這十分可貴。
之后有一天,郭慶、張兵兩個人吵架了,在美術(shù)課當中,老師布置了繪畫任務,每一個同學都在認真的畫畫,但是郭慶突然抱怨張兵因為碰到自己導致一條線畫到了紙的外面,毀了郭慶好好的一幅畫,并提出要讓張兵賠償自己的畫。張兵則認為自己不是故意的,而且也能夠繼續(xù)畫畫,但是郭慶卻十分生氣,想要對張兵進行小小的報復,因此郭慶假裝取筆,并也碰了張兵的胳膊。張兵的線也不出意外的畫出了紙張,但是他很生氣,因為郭慶是故意的。結(jié)果張兵話沒說完就下課了,第二天的時候郭慶來到學校,想讓張兵幫他把自己的作業(yè)交給組長,但是平常與郭慶關(guān)系很好的張兵并沒有理會郭慶,這個時候,郭慶才想到前一天的事情。
郭慶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再次向老師和同學們求救,有同學認為,郭慶應該和張兵敞開心扉的平靜交談,也有同學認為郭慶不理會張兵也行,可以等到兩個人都冷靜了再談談,但也有同學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認為如果這件事是自己的錯誤,就應該勇敢承認,如果是對方的錯誤,則應該主動說明自己的看法,但是在這件事情當中,不管是張兵還是郭慶都有一定的過錯,但是,張兵畢竟是無意碰到郭慶,而郭慶卻是存心報復,因此郭慶應該主動承認自己的錯誤。此外,還有同學認為,兩個人之間應該有事說事,把話說開,有的時候即便是吃點虧也無所謂,如果兩個人都是好朋友好兄弟,即便是退讓一步也沒有什么。而有錯誤的時候則應該主動承認錯誤,即便是沒有錯誤,也應該主動的與對方和好。
在這件事情當中,每個同學都根據(jù)自己的處理方式幫助郭慶想了很多等方法,大部分同學都認為,兩人之間一定要溝通交談。而在此過程當中,教師也應該支持這樣的做法,并引導學生坦誠相待,即便是兩人之間產(chǎn)生了矛盾,也應該在臺面上解決,并嘗試性的從對方角度出發(fā)看待整個事件。
此后,郭慶主動的向張兵道歉,而張兵在面對郭慶道歉時,也主動提出自己也有不對的地方,兩人之間從新和睦相處,成為了好朋友。在整個事件當中,整件事情得到了較為穩(wěn)妥的解決,除了同學、老師的幫助以外,郭慶的家長也在這一事件當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其對郭慶的開導最終推動了郭慶向張兵的道歉。
案例反思
從張兵、郭慶的案例當中能夠看到其建立友誼、維護友誼的重要過程。建立友誼,需要開放自己以及持續(xù)的行動,友誼需要精心的養(yǎng)護,且要用心關(guān)心對方、尊重對方,并對沖突進行有效的處理,對于交往過程當中受到的傷害,也應該學會承受以及正確對待。而從張兵、郭慶的交往過程當中,我們也能夠看到,每一個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其中。
在具體的教學當中,由于初中道德與法治的特點,更要求教師能夠在準備過程當中能夠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實際情況,將引導學生作為主要的教學方式,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shè)教學情境的方式,讓學生融入到情境當中,進而提出問題,教師要和學生一起對問題進行解決,并使得預設(shè)的教學內(nèi)容講解得到完成,真正使得知識、能力、以及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能夠得到實現(xiàn)。
而在學習過程當中,一方面,學生要根據(jù)教師的要求積極預習,對上課需要的學習材料、學習資源進行準備,從而更好的融入教師的教學當中,體驗學習的樂趣,另一方面,學生也應該積極主動的尋找教師解疑答惑,對于課堂當中難以透徹理解的問題也應該及時消化,除此之外,也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使得學生課前、課中、課后的獲得感能夠得到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