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澤斌
小引:
目前高考提倡的新材料作文無論在選題角度,還是立意出發(fā)點,或者主旨分析方面都有著多維度的特色,這對于考生的發(fā)散思維以及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來說都是最契合的。本文主要針對我國高中語文新材料作文的審題立意教學展開分析,針對新材料作文中出現(xiàn)的問題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議,以期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材料,掌握新材料作文的寫作技巧。
寫作能力是高中語文學習中重點培養(yǎng)的學科知識能力,也是高中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面臨的難點問題,這是因為高中寫作對于學生的作文功底要求較高,如果學生缺少相應的作文訓練,素材掌握不夠,在考場上碰到作文題目自然就會如坐針氈。上世紀80年代,我國尚處于改革開放的探索階段,雖然一些新事物不斷涌現(xiàn),但是城市化進展以及經(jīng)濟發(fā)展仍不如今天質(zhì)量高,速度快,這就直接影響到了我國的教育領域。受傳統(tǒng)作文考試模式的影響,命題式、半命題式作文是高中語文最為常見的形式;2000年之后,我國改革開放已經(jīng)取得了較大的成就,國內(nèi)教育以及其他社會各領域均處于欣欣向榮的狀態(tài),此時出現(xiàn)了話題作文與材料作文,對于學生的思維養(yǎng)成起到了促進作用;2006年,全國高考語文試題中首次出現(xiàn)了促進新材料作文,這種新穎靈活的作文題型一改往日限定式的作文命題方式,是我國高中語文寫作學習方向的創(chuàng)舉。
一、新材料作文的含義
新材料作文自2006年問世以來,經(jīng)過十幾載的沉淀與完善,衍生出了屬于自身獨特的作文形式與要求。所謂新材料作文就是指在已給材料的基礎上對材料進行審題,形成作文立意,進行寫作的作文命題形式。其與舊的材料作文最大的不同就是新材料作文對于作文的立意選項較為包容,不像舊的材料作文特別強調(diào)審題立意的嚴密性,這也就意味著新材料作文盡管在形式上屬于材料作文的一種,但是在選題角度與立意選擇上更像話題作文,思維角度更為發(fā)散,沒有太多的條條框框限定。因此,不難看出,新材料作文既容納了原有材料作文對于學生信息提取與理解能力的要求,又涵蓋了對學生發(fā)散式思維,多角度思考問題的靈活能力的考查。
二、新材料作文審題與立意教學存在的問題
新材料作文可以容納多個立意選項,對于學生的主旨確定以及文體形式不作具體限制,但是要明白,材料作文的審題必須合乎材料的內(nèi)涵,絕不能閉門造車,脫離材料。
(一)只顧字數(shù),不看質(zhì)量
由于寫作基礎較為薄弱,再加上語文考試的時間有限,大部分學生為了趕時間,只顧字數(shù),不看質(zhì)量,這就導致其作文讀起來像流水賬,敘事平淡無奇,甚至還存在大量錯別字、病句以及卷面混亂等嚴重問題,這幾乎成為了所有學生作文的通病。
(二)學生沒有真正成為課堂主體
寫作,需要不斷地練習與鞏固才能達到下筆有神的境界。尤其是材料作文,理解材料與審題是關鍵,準確審題可以幫助我們盡快確立作文的立意。但是在教學中很多老師沒有給學生更多審題鍛煉的機會,學生失去了在課堂中作為學習主體的地位,導致被動接受知識,無法自主對新材料作文進行立意鍛煉。
(三)作文教學模式陳舊
作為主觀分值最高的題目,作文應盡可能多地凸顯作者的觀點,尤其是新材料作文,要讓閱卷老師讀出考生在材料里面挖掘出的正確立意。因此,新材料作文的教學應當飽含新思想,新觀點,要充分發(fā)揮學生想象力豐富、想法多的特點,讓學生大膽嘗試,積極寫作。然而,在目前高中作文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都很保守,不敢放手讓學生自己開拓寫作領域,仍然沿用陳舊議論文寫作的套路進行材料作文教學,這對于教學而言無疑會產(chǎn)生負面的作用。
三、關于新材料作文審題與立意教學的建議
(一)教師積極引導,學生努力練習
在作文課堂上,老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并有效引導學生,教授學生正確的審題與立意的方法;學生則應當意識到主動學習的價值,專心聽講,對于材料作文,做到審題有耐心,把握老師講授的技巧,多加練習,腳踏實地、有條不紊地進行鞏固訓練。
(二)審題立意要有耐心
新材料作文的“七寸”在于審題,一旦突破了材料表層,深入思考,就會發(fā)掘出關鍵信息,找到深刻的立意。因此在寫作時審題立意一定要有耐心,例如,2015年山東高考語文作文題材料“絲瓜藤,肉豆須,分不清”,給出了父子二人的不同觀點,在審題時一定要多讀幾遍材料,揣摩透材料表達的意象,分清材料中“絲瓜藤”與“肉豆須”是主要事物,然后再找到父子二人的論述理由作為立意的選擇即可。
(三)全面分析,全面創(chuàng)新
全面分析,全面創(chuàng)新,實質(zhì)上是兩個不同的方面。第一,對作文題目所給材料進行全面分析,不可斷章取義,只取一方面,要做到通曉材料,上下貫通,確定文章的正確立意方向;第二,所謂全面創(chuàng)新就是指不要有文體上、思維上的固定創(chuàng)作模式,要準確把握材料意象特點,選取最符合自身立意的文體形式,怎樣順暢就怎樣寫,切莫盲目跟風,按照某一類型文體形式寫作。
綜上所述,高中語文新材料作文給學生文章創(chuàng)作的發(fā)展思路以及思維角度都提供了較為寬松的鍛煉機會,因此學生要適應新材料作文的特點,積極開拓寫作思路,準確把握新材料作文審題與立意的技巧,以促進作文能力的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