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楠
摘要:21世紀初,周杰倫的音樂在中國掀起熱潮,他的作品具有符合當前社會審美需求的創(chuàng)作特點——傳統(tǒng)音樂與流行音樂相融合,走在音樂創(chuàng)作的最前沿?!岸币羯毮伓嘧兘迫寺?,演奏技巧多樣化,可以塑造不同的音樂形象,其與流行音樂結(jié)合相輔相成。本文主要通過分析周杰倫流行歌曲的特點探究其二胡演奏因素。
關鍵詞:流行音樂;二胡因素;民族器樂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西學中用”打開了音樂新創(chuàng)作的大門,西方文化與傳統(tǒng)觀念的碰撞決定了當代流行音樂的發(fā)展趨勢。西方引入的rap、hip-pop在中國受到了熱烈的歡迎,不同節(jié)奏和風格的音樂集萬寵于一身,成為新流行的時尚元素。周杰倫在此基礎上為了彰顯本國的民族特色及獨特的個人風格,把民族樂器二胡融入其歌曲中。二胡音色多變,滑音、裝飾音、揉弦及弓法等不同技巧的運用可以塑造不同的音樂形象,其最突出的特點是婉轉(zhuǎn)悠揚,如泣如訴,具有人聲韻味。
一、流行音樂作品特點
(一)內(nèi)容豐富性
周杰倫音樂作品的內(nèi)容與大眾生活息息相關,愛情、友情、親情、戰(zhàn)爭等題材都在他的表現(xiàn)范圍之內(nèi)。如《青花瓷》,它以愛情離別作為情感主托,旋律婉轉(zhuǎn)細膩,隱藏含蓄但韻味濃郁。
以方文山獨創(chuàng)的“韻腳詩”《菊花臺》,內(nèi)容以現(xiàn)代白話文的形式寫出了文言文的味道,歌曲描述了征戰(zhàn)在外的丈夫與守候在家的妻子互相思念的歌曲,唐代《閨怨》云:“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歌詞將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在無限惆悵中恍然結(jié)束,意味深長。
此段以大提琴獨奏開頭,主歌用音色清脆的純吉他伴奏,古箏做點綴,配合默契,形成鮮明的層次對比,換氣處加入中國打擊樂器梆子,后期又加入了混響,使整體音樂變的豐滿。過門銜接,巧妙地加入了弦樂,平和舒展,一直到副歌,才利用弦樂推向了高潮。“北風亂,夜未央,你的影子剪不斷;徒留我孤單,在湖面成雙”,借用《詩經(jīng)·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鸞聲將將?!钡仍娫~,運用“通感”的修辭手法將“菊花的黃”與“笑容的黃”混在一起,深刻而自然。
(二)配器的多樣性
周杰倫的音樂形式新穎,音樂配器并非簡單的拼接,而是存在一種規(guī)律性和專業(yè)性。他的創(chuàng)作主要以各種傳統(tǒng)音樂旋律為主,現(xiàn)代音樂制作技術為輔,例《娘子》中,吉他與琵琶相呼應;在《夜的第七章》中,樂器使用廣泛,“可算是一支小小的交響樂”;在歌曲《藍色風暴》中,音樂開篇是安靜的教堂音樂縈繞四周——無伴奏人聲合唱,崇高安靜,而后響起了一串手機撥號,緊接著是鼓、電吉他、電貝司等樂器融入周杰倫一貫的rap元素中,背景音樂是用美聲唱法演唱高音的女子,獨立而不孤獨,與說唱如影隨形。
雖然中西方樂器意有爭奇斗艷,各顯專長,但卻毫無違和感,可以看得出他運用的配器手法恰到好處,靈活自如。民族器樂存在的不足,用現(xiàn)代音樂來填補,二者的結(jié)合使周杰倫的音樂別具一格。
二、二胡在歌曲中的表現(xiàn)
(一)訴說性表現(xiàn)
周杰倫的音樂中,加入新的時尚元素,把一股沒有地域之分的音樂風帶到世界,在《千里之外》《東風破》等歌曲中滲入二胡音樂則為其增添了色彩,二胡音色柔美、抒情、近似人聲,在間奏的那一絲純音樂,好像是對人世間的愛恨情仇、酸甜苦辣的緩緩道來,婉轉(zhuǎn)悠揚,如泣如訴。周杰倫流行歌曲與二胡合作具有時代性、流行性,符合大眾的審美情趣。
(二)舞臺表現(xiàn)
周杰倫創(chuàng)作的歌曲,伴奏上使用現(xiàn)代感較強的電子音樂,配以民族器樂,登臺表演時,不再采用民族器樂表演時一貫的坐姿,而是讓演奏者站著表演,讓其肢體隨著音樂旋律擺動,造型擺脫陳舊臃腫的傳統(tǒng)衣服轉(zhuǎn)換為華麗簡潔的時尚禮服。如2008年周杰倫西安音樂會現(xiàn)場,一女子手持二胡站立演奏《千里之外》一曲改編后的前奏。
三、二胡歌曲范例
(一)《雙截棍》到《霍元甲》
2002年周杰倫的《雙截棍》MV在全球輪播,被收藏在他的第二張專輯《范特西》中。這首曲子色彩繽紛,多樣樂器睱接的天衣無縫,前奏中的電吉他solo并不復雜,過重的金屬味與第八秒加入的打擊樂,使得歌曲的類型瞬間呈現(xiàn),代入感十分強,編曲者對民族色彩厚重的樂器把握得十分恰當,拋開混入的合成音色,加上鑼,flow律動超強的Rap,承擔了旋律和節(jié)奏的重要部分,致使聽眾還沒反應過來,就已經(jīng)到達歌曲高潮,重金屬的鋪墊,巧妙引入了二胡的一段solo:
此段演繹使用的音數(shù)不多,在“1 2 3 5 6(do re mi fa sol la)”等音之間來回演奏,節(jié)奏型多為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平穩(wěn)又不失昂揚,二胡的演奏,在此起到點睛之筆。鼓、貝斯、電吉他標志著流行歌曲的元素,突然穿插著民樂則體現(xiàn)了濃郁的中國風味,飽滿有力的長弓,體現(xiàn)出中國人由內(nèi)而外的陽剛之氣,重音節(jié)奏與二胡旋律形成鮮明對比,柔中帶剛,更是展現(xiàn)了曲中之意,副歌的切入、Rap唱詞的巧妙組合毫無違和,編曲部分重在鼓、貝斯、吉他,輕在二胡彌補旋律的人聲部分,從歌詞、節(jié)奏、配器方面都是虎虎生威。
歌曲《霍元甲》是周杰倫又一項杰出之作,與《雙截棍》同為中國武當,他的配器方面卻有很大不同,開頭的鼓點堪稱經(jīng)典,鼓由緩至急,節(jié)奏重拍發(fā)生了變化,緊跟著古箏隨之而起,殺伐之氣四溢,大撥一聲“哐”,二胡運用滑揉、顫音等技巧拉出前奏,同樣飽滿的長弓鏗鏘有力,表現(xiàn)激昂、振奮且悲涼,頓生視死如歸之感。中間琵琶珠玉崩碎,配以笛聲,恍若沖鋒陷陣,Rap銜接國粹京劇唱腔演示現(xiàn)代的流行旋律,與副歌“霍霍”練拳聲奇妙結(jié)合,背景音樂又為古箏,產(chǎn)生過往與今天的錯覺。
從《雙截棍》到《霍元甲》,都在崇尚發(fā)揚博大精深的武學武德,剛在于西方的Rap+重金屬,柔在于傳統(tǒng)樂器二胡,作為民族色彩濃重的代表性樂器二胡,張弛之間,憂傷的音色恰如其分,與傳統(tǒng)美德、陽剛之氣合在一起,盡顯二胡本身的傲嬌,為“龍”的傳人而錚錚不息。
(二)從《千里之外》到《東風破》
“情深何在,生死難猜”點出戰(zhàn)火年代的愛情多以悲劇收場。周杰倫以R&B曲風和費玉清的美聲唱腔配合,呈現(xiàn)出色彩鮮明的對比。清脆的泰式鐘聲渲染國風氣氛拉開了故事的序幕,充滿詩情畫意的歌詞描述了當時徐志摩與陸小曼的故事,戰(zhàn)亂年代,不由自己,“我送你離開,千里之外”,誰知到白頭也沒有在相見,以男男對唱的方式唱出大時代的悲歌,電鼓節(jié)奏明顯突出,律動感較強,鋼琴、電貝斯低音托起,偶爾幾個古箏掃音點綴,加重中國明顯古典音樂文化的味道。
副歌前后淺淺淡淡有二胡的加入,似有非有,隨意的襯托惆悵的基調(diào),低沉而不黯淡,細膩地表現(xiàn)出對已逝愛的感觸與感傷。R&B曲風和美聲兩種不同的輪唱,不僅完美的呼應了曾經(jīng)與現(xiàn)在,也將兩重復雜心理展開表現(xiàn)的濃墨重彩。
《東風破》琵琶曲縈繞在時空之中,似在伴奏又似在哭泣。它是一片發(fā)黃的紙頁,記錄了人與人之間的錯過以及若干年后的遺憾,舊地重游物是人非,淡淡的哀愁融入宋詞元曲式的“詞牌”和“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斷腸人在天涯”的意境有些相似,古詞風與現(xiàn)代流行歌曲融合,古今時空交錯的感覺更耐人尋味。
簡單的二胡旋律優(yōu)美柔婉,使用一、三、五穩(wěn)定音級較多,氣息寬廣,這首曲子有兩個過門,一個結(jié)尾,分別運用二胡solo,同樣是與電鼓的配合,卻與《千里之外》不同,二胡本身音色似人聲,委婉、細膩,與電鼓形成鮮明對比,“像月下獨思的人”,似水年華已經(jīng)從指尖汩汩流過,飽滿的長弓,如泣如訴,大附點的突出,不舍的拉扯,復雜的情緒,在二胡運弓中淋漓盡致的展現(xiàn)。我們聆聽音樂,所需要的是一種感悟,或者是對過往歲月的一種追憶,也或是一種對自我的喚醒。
(三)《蘭亭序》
《雙截棍》的陽剛之氣,《霍元甲》的精忠報國,《千里之外》的隔世惆悵,《東風破》的甜味哀傷,讓人更值得品味的是《蘭亭序》的滄桑無奈。
唱片開始轉(zhuǎn)動,莫名惆悵的氣息漫溢,弱起節(jié)奏如人一生中所缺少的,與結(jié)尾合為一體則為圓滿。音程多為大二、小三度,旋律平緩,深厚和飽滿的音階完美的映照了王羲之精湛的書法,曲調(diào)尤為深沉,時光回溯,畫面迅速交替,身心一并退回到東晉的昏黃年代,琴聲悠悠,仿佛濃稠的墨汁蘸覆在細密的筆鋒上。銜接一段Rap,配以二胡的伴奏,行云流水,一股書香與惆悵鋪天蓋地而來,干凈利落的滑音,猶如灑脫的性情,縱是美景如畫,終是與彼無緣。音樂持續(xù)演奏,越聽越美,越聽越眷戀,仿佛一條無形的絲帶纏繞身心。
墨香入鼻,哀傷深入骨髓,寂寞的身影書寫曠世的字端筆墨,純四、純五和諧音程的變化,音調(diào)的變高,卻更顯悲愴,孤獨,無奈,二胡把這種絕美凄傷,婉轉(zhuǎn)牽強的意境塑造的完美。
四、總結(jié)
在周杰倫的歌曲中,二胡不僅僅扮演著伴奏的角色,最重要的是與歌曲風格形成鮮明的對比。他開創(chuàng)民族器樂與西方歌曲各方面的互相結(jié)合,在傳統(tǒng)音樂與現(xiàn)代音樂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周杰倫流行音樂中到處可見傳統(tǒng)文化的蹤跡,他的作品既有傳統(tǒng)音樂的成分,又有現(xiàn)代時尚潮流元素;既有西洋樂器的節(jié)奏律動,又充滿民族器樂的柔情似水,內(nèi)容與形式呈現(xiàn)出了民族器樂與流行音樂的多樣性。
參考文獻:
[1]文卿.搖曳在中國風和“后現(xiàn)代”之間——方文山歌詞的文化分析[D].暨南大學,2011.
[2]何穎.歌曲《菊花臺》中民族音樂元素的運用[J].大舞臺,2015(1):131-132.
[3]黃璟.傳統(tǒng)與時尚的融合——簡析周杰倫音樂現(xiàn)象[J].美與時代(下半月),2009(1):108-110.
[4]畢宇虹.現(xiàn)代流行音樂中的古典浪漫元素——以周杰倫的音樂為例[J].音樂時空(理論版),2012(2):55-56.
[5]周舟妤櫟.論中國民族器樂與現(xiàn)代音樂的融合[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5 (7):173-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