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華
記敘文在寫人記事的過程中,如果能運用“彩線串珠”的方法,按照事情發(fā)生的先后順序,用時間之“線”將相關(guān)的人和事串聯(lián)起來,那么整篇文章就會線索明了,層次清晰,前呼后應(yīng),渾然一體。
【技法借鑒】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則非常感人的故事:一對夫婦喜得愛子,誰知兒子卻患有世上罕見的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先天性無汗無痛癥。于是,夫婦二人把所有的愛都傾注到兒子身上,不離不棄,創(chuàng)造了生命的奇跡。
行文過程中,作者按照時間順序,從兒子剛出生時切入,先寫兒子不出汗,再寫兒子打針不知道疼痛,稍大一點兒,兒子把開水倒進袖管卻毫無痛感,接著寫孩子被診斷為先天性無汗無痛癥,隨后寫媽媽辭去工作照顧兒子,直到如今,兒子已經(jīng)15歲了。一個個感人的鏡頭被時間之線有序地串聯(lián)在一起,依次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把偉大的母愛、父愛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引人共鳴,讓讀者不禁為之落淚。
同學們在寫記敘文時,也可以學習這種“彩線串珠”的寫法,先確定主題,明確主要人物、主要情節(jié);然后緊扣主題,按時間順序進行精心選材,考慮好結(jié)構(gòu),設(shè)計好過渡;最后再有序地進行表達,不時通過具體的時間詞語來讓文章的線索清晰可見,讓上下文之間形成呼應(yīng),讓幾個故事形成一個整體。
比如寫《我是一名小蠶農(nóng)》這篇作文,記敘自己參與養(yǎng)蠶的整個經(jīng)過,就可以從開始培育小蠶入筆,一直寫到蠶寶寶最后上山做繭,行文時,可以用“某月初”“十天以后”“十五天后”“三個星期后”等表示時間的短語串聯(lián)起整篇文章,依次敘事,從而使文脈清晰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