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琴
摘要 ? ?本文從厚樸的采種、育苗、造林、撫育管理、主要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總結(jié)其苗木培育及造林技術(shù),旨在為厚樸苗木培育及造林提供參考。
關(guān)鍵詞 ? ?厚樸;育苗;造林
中圖分類號 ? ?S792.99 ? ? ? ?文獻標識碼 ? ?B
文章編號 ? 1007-5739(2019)18-0107-0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wù))標識碼(OSID)
厚樸(Houpo?觕a officinalis(Rehder et E. H. Wilson)N. H. Xia et C. Y. Wu.)又名赤樸、厚皮、烈樸、重皮、凹葉厚樸等,為木蘭科落葉喬木[1-3]。厚樸主要分布于福建、安徽、浙江西部、江西(廬山)、湖南南部、廣東北部、廣西北部和東北部等地[4-7];野生生于海拔300~1 400 m的天然林中[8-10]。厚樸為我國傳統(tǒng)的珍貴藥材樹種,根皮、樹皮、枝皮、花、果實均可入藥,具有溫中理氣、化濕消痰等藥用功效[11-13];種子可榨油制肥皂,木材可供家具、建筑、器具等用[14-15]。此外,厚樸葉大蔭濃,花朵芳香美麗,可作為園林綠化樹種。為培育厚樸這一珍貴藥材樹種,本文在參閱相關(guān)文獻的基礎(chǔ)上,對厚樸苗木培育及造林技術(shù)進行了總結(jié),以為其推廣種植提供參考。
1 ? ?采種
選擇胸徑20~40 cm的健壯母樹采種。10月果皮呈紫褐色、果殼露出紅色種子時,即可采種。果實采收后,立即攤曬2~3 d,之后取出種子浸水2~3 d(每天換水),取出置入竹籮內(nèi),拌和草木灰(每100 kg種子拌12 kg草木灰),搓去紅色的外種皮,再浸入水中漂洗干凈。陰干后,混沙分層露天貯藏。種子千粒重為120~150 g,每千克種子約3 500粒,場圃發(fā)芽率30%左右。
2 ? ?育苗
選擇疏松、肥沃的砂質(zhì)壤土或中壤土作為圃地。2月,在播種前進行第2次耕耙時,為了消滅土壤病菌和地下害蟲,先均施硫酸亞鐵75 kg/hm2、3%顆粒呋喃丹30 kg/hm2,同時施用廄肥或堆肥15 t/hm2、草木灰750 kg/hm2作基肥,然后翻耕入土,做好苗床。2月下旬播種,采用條播淺溝播種,溝深2~3 cm,株距8 cm,行距20~25 cm,播后蓋土1.0~1.5 cm,畦面覆蓋稻草。播種量為150 kg/hm2。播種后40~50 d幼苗出土,當幼苗大部分出土時,即利用陰天或晴天傍晚將蓋草揭除。最好搭遮蔭棚,以免幼苗受日灼危害。當年生苗高40 cm左右,產(chǎn)苗量15萬株/hm2左右。
3 ? ?造林
厚樸為喜光樹種,應選擇海拔800 m以下、土質(zhì)肥沃疏松、土層深厚的微酸性土壤造林,不要選擇過于干燥瘠薄的土壤。采用塊狀整地,挖定植穴,穴徑60 cm、深50 cm。冬、春2季均可造林,栽植時宜選擇陰天或晴天造林地濕潤時進行,成活率可達95%以上。按株行距2 m×2 m的初植密度栽植,施基肥、回填表土。栽植時要做到根舒、苗正,栽植深度比苗干基部原土印高10 cm左右,呈龜背形。
4 ? ?撫育管理
造林當年5—6月、8—9月進行除草松土撫育。第2年開始,每年5—6月、8—9月進行除草松土,并結(jié)合撫育少量施肥,促進苗木生長。成林撫育主要進行修枝、施肥等[16]。
5 ? ?主要病蟲害防治
厚樸的主要病害是幼苗期的根腐病,蟲害主要有天牛、白蟻等。①根腐病防治。根腐病的發(fā)生主要是苗圃地土壤黏濕不透氣,植株根部不透氣引起腐爛,致使全株枯死。因此,防治根腐病首先要選好苗圃地,要求苗圃地的排水條件較好;其次是集中燒毀發(fā)病植株,或在苗圃地撒生石灰;或用l∶1∶100波爾多液噴灑樹干、樹枝;此外,還可以通過施草木灰等鉀肥增強苗木抗病力。②天牛防治。成蟲咬食嫩枝皮層,造成枯枝。防治方法:一是樹干涂石灰防止產(chǎn)卵;二是在8—9月的晴天上午捕殺成蟲;三是9月后從蟲孔注入乙硫磷(久效磷、敵敵畏)300倍液,再用黏土塞孔。③白蟻防治。白蟻主要為害根部,防治方法:在分飛孔上施滅蟻靈粉劑;用生石灰兌水涂刷樹干基部。
6 ? ?參考文獻
[1] 董佳悅,任波,張梅.厚樸種質(zhì)資源研究進展[J].中藥與臨床,2016,7(4):38-41.
[2] 雷虓,楊志玲,段紅平,等.藥用植物厚樸種子研究進展[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3,41(10):4324-4326.
[3] 呂雪斌,羅安東,胡家敏,等.厚樸藥材研究進展[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1,39(16):9614-9615.
[4] 宋付留,趙憲春.厚樸播種育苗技術(shù)措施[J].農(nóng)技服務(wù),2014,31(2):95.
[5] 郭雙喜,夏恒建,張繼新.厚樸不同育苗方法對比試驗[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13(7):80.
[6] 王麗霞.凹葉厚樸育苗技術(shù)[J].農(nóng)業(yè)科技與信息,2013(6):54-55.
[7] 潘心平,斯金平,劉饒,等.厚樸播種育苗密度[J].浙江林學院學報,1994(3):253-257.
[8] 葉火寶,程友亮,葉起祥.厚樸育苗造林技術(shù)[J].中國林副特產(chǎn),2009(2):44-45.
[9] 蔡瓊.陜南厚樸標準化育苗造林技術(shù)[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12(11):162.
[10] 趙久祥.凹葉厚樸與杉木混合造林[J].中藥材科技,1981(1):48.
[11] 廖祥明.杉木厚樸不同坡向混交造林效果分析[J].綠色科技,2018(17):158-159.
[12] 張雨平.厚樸人工造林林地選擇與配方施肥試驗[J].林業(yè)勘察設(shè)計,2017,37(4):54-56.
[13] 李秀琴.造林地坡形和坡位對厚樸純林和混交林生長的影響[J].防護林科技,2017(2):17-18.
[14] 劉石峰.厚樸造林速生豐產(chǎn)栽培技術(shù)[J].綠色科技,2015(2):48-49.
[15] 吳蕉.厚樸常見病蟲害的防治方法[J].農(nóng)藥市場信息,2012(20):43.
[16] 甘國菊,楊永康,廖朝林,等.厚樸主要病蟲害的發(fā)生與防治[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11(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