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運(yùn)玲
孩子或多或少愛與小伙伴攀比,想必這種情況爸爸媽媽們都遇到過。雖然攀比行為不好,但我們可以區(qū)別看待,并采取不同的引導(dǎo)方法。
四種常見的攀比現(xiàn)象
攀比東西是最常見的攀比方式。在孩子眼中好像什么都是別人的好。他們看到別人有某樣?xùn)|西,而自己沒有時,心里就開始了攀比,也想要這種東西。
傍晚,我?guī)畠合聵巧⒉剑龅搅送?,她正騎著新買的平衡車,玩得不亦樂乎。女兒覺得新奇,追著騎平衡車的童童跑了一會兒,回來興奮地扯著我的胳膊,說:“媽媽,你也給我買一輛平衡車吧,童童都有了,我卻沒有。”
其實,女兒如果喜歡,平衡車我是可以給她買的。但是,她這種攀比的說辭令我不滿。我問:“為什么童童有平衡車,你就得有呢?難道你要平衡車只是為了跟人家攀比,而不是因為自己喜歡嗎?”
女兒趕緊改口:“我也喜歡嘛?!钡乾F(xiàn)在改口已晚了,她已暴露了自己的攀比心理。
這種現(xiàn)象經(jīng)常發(fā)生在女兒身上。她想要某樣?xùn)|西時,往往是這樣的句式:“別人有……我也想要……”
我也常聽到身邊的孩子說這種攀比句式,好像別人有的自己也必須有似的。這就是典型的“攀比東西”。
攀比行為,就是當(dāng)孩子看到別的孩子做某件事時,他也跟風(fēng)去做。這里主要指的是負(fù)面行為,也就是所謂的“隨大流”。
比如秋天,小區(qū)里很多落光葉子的樹被綁上了很多假花,用來裝扮居住環(huán)境。那些花看上去很漂亮,遠(yuǎn)看像真花一樣。
一天,一個膽大的小男孩拽下了一枝花,拿在手里玩,還向同伴炫耀。這時,又一個孩子也上前摘花,很快引得其他幾個孩子也一起跟風(fēng)。
后來,保安來制止,抓住了其中一個孩子。他還叫冤:“是別人先摘的花,我看到他摘我才摘的。”
這種攀比行為在孩子中也很常見。就是看到別的孩子做一件不好的事情時,明明知道不對,但也學(xué)著去做。這種攀比心理就好像給孩子壯了膽。
什么叫攀比本領(lǐng)呢?就是孩子看到別人會,而自己不會的本領(lǐng),就會觸動攀比心理,拿人家的長處跟自己的短處比。
女兒就經(jīng)常跟哥哥攀比本領(lǐng)。比如,同樣是玩拼裝,見哥哥能拼一艘豪華的軍艦,而她卻拼不出來,她就會很失落地問我:“為什么哥哥拼得那么好,而我卻拼不好呢?”
孩子與人攀比本領(lǐng)時,容易只盯著事情的表面,卻想不到一些客觀的原因。比如自己比人家小,當(dāng)然有些事不及人家做得好。孩子想不了這么深入,只會盲目地攀比。
其實,并不是所有的攀比都是不對的,有一些特殊情況需要家長給予支持。
記得之前有好幾次,兒子曾說讓我給他買一把水彈槍。他說:“別人都有,就我沒有,都沒法跟他們玩?!?/p>
當(dāng)時我嫌他愛攀比,又想著他有很多其他玩具槍,就沒給他買。直到有一天我才知道,原來那段時間小區(qū)里的男孩流行玩槍戰(zhàn)游戲,幾乎人手一支,他們分組玩槍戰(zhàn)。
而像我兒子這種沒有水彈槍的,人家不太歡迎他們加入,或者即使加入也只是跟著瞎跑,無法參與到激烈好玩的游戲當(dāng)中。
我就趕緊給兒子買了一把水彈槍,以便他能加入小伙伴們的游戲大軍。
孩子們的世界,有時我們不太懂。他們的流行不斷變換,我們跟不上。像這種攀比,我們還是需要給予孩子支持的。不然,孩子沒法融入群體中,容易被孤立在圈子外。
總之,孩子的攀比分情況,家長要區(qū)別看待。
孩子為什么喜歡攀比
這主要取決于三種心理:
每個人都有虛榮心,只不過相比之下,大人懂得控制自己,而孩子做不到這一點。
見到別人有什么東西,自己也想得到,不然就眼紅。虛榮心驅(qū)使孩子,自己擁有的東西,不能比別人少。所以,他就會經(jīng)常盯著別人有的,而忽略自己有的。
很多孩子都有較強(qiáng)的好勝心理,或者通俗地說就是“逞能”??吹絼e人做一件事,就激起了自己的好勝心,也要去試一試,暗地里與人一決高低,好像在說:“看,我不比你差?!?/p>
這種盲目的好勝心,容易讓孩子產(chǎn)生攀比行為。
自卑心理也會使孩子產(chǎn)生攀比,就像前面提到的攀比本領(lǐng)。孩子會很有挫敗感地想:“為什么別人會做這件事,而我做不到呢?”
這種攀比會讓孩子感到自卑,且深受其困擾,甚至?xí)絹碓經(jīng)]自信。
過度攀比的危害
童年是孩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建立的基礎(chǔ)時期,孩子過度攀比,容易扭曲三觀,形成錯誤的價值取向。比如愛慕虛榮、虛偽等。
孩子與人攀比的時候,需要大人的支持和成全。如果得不到大人的成全,在虛榮心的鬼使神差下,孩子容易犯錯誤。
之前聽親戚講過一件事情。一個孩子想讓媽媽給他買手機(jī),因為很多同學(xué)都有手機(jī)。而他媽媽說什么也不給他買,后來他竟然偷了媽媽的錢自己去買手機(jī)。
過度攀比,會讓孩子產(chǎn)生邪念,做出過激行為。
越愛攀比的孩子,內(nèi)心越不自信。當(dāng)比不過對方時,孩子就會陷入更深的自卑。久而久之,孩子的自信會越比越少。
嚴(yán)重者,甚至?xí)l(fā)孩子的心理問題。孩子愛攀比危害多多,不能聽之任之,需要父母智慧地引導(dǎo)。
應(yīng)對攀比的方法
當(dāng)孩子看到別人擁有一樣?xùn)|西,而自己也想要時,首先我們要糾正孩子一貫的攀比說法:“那誰誰誰都有什么,我也想要一個?!?/p>
告訴孩子,你想要一樣?xùn)|西,不能是因為別人有你就得有。我可以滿足你,但不是為了讓你攀比,而是因為你有更充分的理由。
還拿女兒看別人有平衡車,她也想要這件事來說。我就讓女兒說出想要的理由。她說:“第一,我真的喜歡平衡車;第二,它可以鍛煉我的膽量和平衡能力;第三,我可以多騎著出來玩,不會光在家看電視了?!?/p>
理由算充分,我滿足了她。
讓孩子給我們幾個理由,除了攀比的理由之外。這樣可以引導(dǎo)孩子深入思考,多角度看待那件事或那樣?xùn)|西。讓孩子知道要擁有一樣?xùn)|西,不是因為別人擁有,而是自己真的需要。
孩子在攀比時,容易喪失自己的是非觀,盲目從眾,缺乏自制力和約束力。
對此,我們要教孩子堅守正確的是非觀。告訴孩子,每當(dāng)你想跟風(fēng)的時候,要先問問自己:“這樣做,是對還是錯?”
孩子一天天長大,家長不可能一直跟在身邊。很多時候,需要孩子自我判斷和自我約束。這點非常重要。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和不足。
當(dāng)別人能做到,而自己做不到,當(dāng)別人能做好,而自己做不好,當(dāng)別人能做,而自己不能做時,我們要引導(dǎo)孩子轉(zhuǎn)移目光,改變關(guān)注力。
讓孩子不要總盯著別人的長處,總計較自己的短板。而應(yīng)該反過來,多看自身的閃光點。
比如,有的孩子覺得好朋友比他學(xué)習(xí)好,一比就把自己比下去了。但他沒意識到自己的運(yùn)動能力更強(qiáng)。所以家長應(yīng)該經(jīng)常提醒和明示,讓孩子多看自己的長處,使孩子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明白了這點,孩子就不會盲目自卑了。他會對自己有個更清晰的認(rèn)識,不妄自菲薄,不在與人攀比中比沒了自信。
平時,家長應(yīng)盡量做到每天都表揚(yáng)孩子,給孩子自信?,F(xiàn)實中,每天批評孩子的父母有,但每天都表揚(yáng)孩子的父母少之又少。
父母的表揚(yáng)是對孩子的認(rèn)可,能增強(qiáng)孩子的自我認(rèn)同感和自信心。
有些父母嘴里常念叨“別人家的孩子”。其實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
家長經(jīng)常這樣比較,會影響孩子也習(xí)慣于拿自己跟別人比,造成孩子時時、事事愛攀比。
另外,家長也不要在孩子面前常攀比愛人,比如說:“別人家的老公……”“別人家……我們家……”
家長愛攀比,孩子受其影響會形成攀比思維模式。所以,家長要先正身,不跟人攀比。
培養(yǎng)孩子樂觀、淡泊的心態(tài),讓他們知足常樂,不要這山望著那山高,得隴望蜀。
有個好的心態(tài),孩子就會用積極的態(tài)度去面對那些不如人意的事。
【編輯:花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