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晶
新課標對寫話的要求是:“對寫話有興趣,留心周圍事物,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而如何在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寫話的興趣,讓孩子們能有寫話的主動意愿,愿意寫話,樂于寫話是新課程標準的重點,也是擺在教師面前的一個“難題”。不過,如果從小學低年級起在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寫話興趣,將會為學生今后的習作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chǔ)。
一、樂于表達,培養(yǎng)興趣,我手寫我心
興趣是最好的內(nèi)驅(qū)力,但低年級孩子因認知局限,對寫話都有些為難,因此,在訓練寫話時應充分激發(fā)孩子寫話的興趣并樹立他們的信心,使孩子樂于寫話,真正享受寫話的過程??鬃釉唬骸爸?,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逼鋵嵉湍昙壠鸪醵继貏e樂于表達,能夠?qū)⒆约合胝f的話用書面呈現(xiàn)出來,是一件特別值得驕傲的事。
二、練習說話,培養(yǎng)能力,為寫話作鋪墊
說是寫的基礎(chǔ),進行寫話之前首先要提高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相信低年級老師們都有同感,孩子們很愛跟老師聊天,分享自己身上或者自己見到、聽到的有趣的事情。在孩子跟我交流時,我會認真地聽,并邀請其他孩子和我一起聽。為此,我們布置了“談心作業(yè)”。每天早上,我們都有半個小時的談心時間,讓孩子們在一起聊天說話,談一談自己的家庭,聊一聊自己的親人;晚上回家,也要和爸爸媽媽談心,聊聊自己的同學,說說在學校發(fā)生的趣事,不久,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說話能力強了,寫起來就不至于“無話可說”了。
除了聊見聞,也要和孩子們交流自己的閱讀體驗。低年級孩子們喜歡閱讀繪本,每周的閱讀課上,讓孩子們用幾句話簡單談談自己的感想,或者收獲體會,也可以把自己讀過的故事講給大家聽。既增長見聞,又培養(yǎng)了口語交際能力,為寫話做好鋪墊。
三、課外積累,課上總結(jié),擴大詞匯量
低年級學生詞匯量極少,因此就會沒話說,也就不能很好地組織語言寫話了。新課程標準在閱讀目標中十分強調(diào)語言的積累,“沒有積累,談不上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也絕不可能有真正的聽說讀寫能力,當然也學不好語文。”能進行廣泛的閱讀和積累,也是能夠進行寫話的必然條件。于是,我們讓學生準備了一本讀書筆記,要求學生每天閱讀30分鐘,并將閱讀中讀到的好詞、好句積累在讀書日記上,并適時抽查讓學生簡單談談好在哪里,慢慢的,孩子們養(yǎng)成了好的習慣,也積累了很多語言。
除了課外閱讀,課上的積累機會也不能錯過,學習課文時,我們也會讓孩子們將一些文中的好詞或短語做標記并積累下來。
除了積累,每一周還要寫一篇3句話左右的周記,可以簡單記錄一件事,可以描寫一個小物品或者小動物,或者也可以進行看圖寫話,不一定要寫多少字,但一定要表達真實情感。
四、聯(lián)系生活,發(fā)揮想象,辦寫話小報
孩子們都是天生的幻想家,他們有很多大人難以理解的奇思妙想,一個看似毫不起眼的東西,他們會想到一系列可能發(fā)生在它身上的故事,記得有一次一個蒲公英飄進教室,幾個孩子竟然和它對起話來,問它是不是和媽媽走散了?還是迷路了?或者是被風婆婆綁架了!然后帶著它跑到教學樓外開心得看它越飄越遠。后來借著這個小小的蒲公英,讓孩子們編故事,你一言我一語,竟很快形成了一篇可愛的小短文《迷路的蒲公英》,“蒲公英寶寶和媽媽被風吹散了,它跟著風婆婆飛過了一片草地,一條小河,最后飛進了一間教室里,孩子們睜著大眼睛看著它,問它從哪里來,最后幫它找到了回家的路,蒲公英媽媽和寶寶開心地笑了?!?/p>
五、以圖入手,學會觀察,有條理地表達
低年級寫話,以看圖寫話為主,從圖入手,這就要求孩子們學會觀察。低年級學生還缺乏觀察能力,觀察事物經(jīng)常抓不到重點。低年級的看圖寫話素材有單圖寫話和多圖寫話,對這兩類寫話訓練,建議如下。
(一)單圖寫話的指導步驟
第一步,審視全圖,抓住主要角色,主體突出的是什么事物。
第二步,按照從上到下、由遠及近等順序仔細觀察圖畫,弄清事情發(fā)生的環(huán)境,例如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等。
第三步:通過觀察人物的外貌分析人物身份,并從人物的表情、動作等表現(xiàn)推測他們在說什么,干什么,想什么。
第四步:展開合理想象,圖上場景發(fā)生的原因,以及簡單推測接下來故事的結(jié)局。
(二)多圖寫話的指導步驟
如果素材是多幅圖片,在觀察時要注意圖與圖之間的聯(lián)系。著重觀察后一幅與前一幅之間的不同,比如時間、地點的轉(zhuǎn)變,或者出現(xiàn)了哪些新的人物,在故事發(fā)展中起到了什么用等,從而了解事情的發(fā)展變化。每幅圖都看完后,要再連貫起來重看一遍,弄清故事發(fā)展的過程,然后根據(jù)每幅圖的主要意思,串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
整理思路時,有可能思緒混亂,不知道從何說起,所以我們引導孩子可以按照什么時間,什么地點,誰在哪里干什么,結(jié)果怎樣,明確先說什么,再說什么,最后說什么,進行有條理地表達。例如第五單元試卷看圖寫話內(nèi)容是操場上的畫面。首先,我引導學生觀察圖畫,先觀察環(huán)境確定地點,然后基于人物較多,讓學生用“有的……有的……還有的……”說一句話。引導孩子們觀察后有條理地敘述,圖上是什么時間?在什么地點?有誰?在干什么?最后把這些信息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寫一段通順的話。這樣做,有效幫助孩子們整理思路,并獲得寫話經(jīng)驗。
六、立足生活,留心觀察,積累寫話素材
萬物復蘇的春季到來,我校舉辦了全校遠足之旅,孩子們背著簡單的行囊,在老師和家長以及志愿者的護送下,排著長隊浩浩蕩蕩地到植物園遠足,在我們看來,這是不錯的觀察機會?;丶液笥械暮⒆訉懙溃骸按禾斓搅耍f物復蘇,我們一起來到植物園找春姑娘玩,桃花笑了,迎春花也向我們招手,小樹們穿上了綠衣裳,我們在草地上野餐、說笑、做游戲,春天真美??!”學校的藝術(shù)節(jié)活動,孩子們上臺表演了大合唱,欣賞了各年級準備的精彩節(jié)目還有陳列在會場門口的精致手工,他們不住的稱贊那些美輪美奐的臉譜、團扇、剪紙作品,當看到自己的作品出現(xiàn)在展示臺的時候,不住地向同學們“炫耀”?;顒咏Y(jié)束后寫話訓練,有的寫道:“今年的藝術(shù)節(jié),一個個精彩的節(jié)目讓我眼花繚亂,最讓我興奮的是我也站上了舞臺,聽到大家的掌聲我好興奮。”還有的寫道:“展示臺一個個作品,都那么精致,我看得很起勁,更讓我開心的是在那么多作品中,我發(fā)現(xiàn)自己的圣誕老人臉譜被展示了出來,那可是我和媽媽花了好幾天的功夫才畫出來的,我巴不得馬上告訴媽媽!”這都讓我體會到,真正鮮活生動的文字來源于真實的生活體驗。
編輯 劉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