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國強 陳新蘭 段云芳│文
1西藏自治區(qū)貢嘎縣農(nóng)牧局,貢嘎 856000;2湖南瀏陽市畜牧獸醫(yī)水產(chǎn)局,瀏陽 410300;3西藏自治區(qū)農(nóng)牧科學院,拉薩 850000
自2014年以來,在西藏山南市貢嘎縣進行農(nóng)牧技術(shù)援助期間,通過實地考察,發(fā)現(xiàn)該縣蜜源植物分布廣泛,主要有砂生槐、蒲公英、柳樹、紫花苜蓿、黃芪、草木樨、油菜、果蔬等,其中油菜種植面積較廣,且大量蜜源植物開花期相互銜接,非常適宜發(fā)展養(yǎng)蜂業(yè)?,F(xiàn)將本地蜜源植物資源調(diào)研情況介紹如下:
貢嘎縣位于西藏自治區(qū)南部、雅魯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帶。地勢南北高,中間向雅魯藏布江傾斜,地勢平坦、寬闊。平均海拔3564 m,海拔最高達5438 m,相對高差1890 m,面積為2288 km2。耕地(包括林地)面積7.8萬畝,草場面積282萬畝???cè)丝诮?萬。轄4鄉(xiāng)4鎮(zhèn),36個行政村,除空港新區(qū)甲竹林鎮(zhèn)外,全縣森林覆蓋面積為4.87 km2。
貢嘎縣屬高原亞熱帶氣候和高原帶干旱季風氣候區(qū)。氣候多樣,四季不明顯,溫度日變化大,年變化小,年平均氣溫7.2℃~8.5℃,最暖月平均氣溫達15.8℃,最冷月平均 氣溫達-2.2℃。全年有10個月,日平均氣溫在0℃以上(2~11月),冷暖變化特點是長冬無夏,春秋相連?!?℃的初冬期為260~277天,積溫2750℃~3170℃,年日照數(shù)3190小時,降水量為379.6mm,6~9月降水占年降水的 89%以上,年均降水日數(shù)29.9天,主要野生蜜源植物有蒲公英、砂生槐、草木樨等。
蒲公英(拉丁學名: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菊科,別名黃花地丁、婆婆丁、華花郎等。蒲公英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圓錐狀,表面棕褐色,皺縮,葉邊緣有時具波狀齒或羽狀深裂,基部漸狹成葉柄,葉柄及主脈常帶紅紫色,花葶上部紫紅色,密被蛛絲狀白色長柔毛;頭狀花序,總苞鐘狀,瘦果暗褐色,長冠毛白色,花期4~5月。4月中旬,在雅魯藏布江沿河一帶的山坡、草地、路邊、田野、河灘都有野生蒲公英大量生長,蒲公英的花朵蘊含著豐富的花蜜,因此每當開花時節(jié),蜜蜂會蜂擁而至。
砂生槐(拉丁學名:Sophora moorcroftiana (Benth.)Baker),豆科槐屬植物。矮而多枝的灌木,密被白色短柔毛,小枝頂端成刺狀。單數(shù)羽狀復(fù)葉,小葉11~17,橢圓形至卵狀橢圓形,先端具長刺尖,兩面被白色長柔毛,托葉宿存,呈針刺狀??偁罨ㄐ蛞干蝽斏?,多而散生,花冠藍紫色,旗瓣下部白色。莢果串珠狀,長7~11 cm,密被短柔毛,有5~6顆種子?;ㄆ?~6月。除東拉鄉(xiāng)外,在雅魯藏布江河谷,5月份常有大片紫色花群落出現(xiàn),這就是砂生槐,又叫西藏狼牙刺。砂生槐是一種喜暖、旱中生灌木。在西藏,多生于2800~4400m的山坡灌叢中,河灘砂質(zhì)、石質(zhì)山坡上。砂生槐還可入藥,有清熱解毒之功效?;ㄆ陂L,花色美,既是觀賞植物也是蜜源植物。
草木樨(拉丁學名:Melilotus officinalis (L.)Pall.),別名鐵掃把、省頭草、辟汗草、野苜蓿,為豆科草本直立型一年生和二年生植物。有白花草木樨和黃花草木樨兩品種,花期6~7月,生長于溫暖而濕潤的沙地、山坡、草原、灘涂及農(nóng)區(qū)的田埂、路旁和棄耕地上。草木樨的耐旱能力很強,即使土壤含水率為9%時也可發(fā)芽,耐寒、耐瘠性也強,也有一定的耐鹽能力,對土壤要求不嚴格。草木樨不僅是很好的牧草植物,還是優(yōu)良的蜜源植物,流蜜期約20天,泌蜜溫度25℃~30℃,流蜜穩(wěn)定。草木樨蜜粉豐富,在草木樨花期,蜜蜂群勢明顯增強。黃花草木樨蜜淺琥珀色,白花草木樨蜜水白色,味道清香甜潤,結(jié)晶細膩、乳白。
貢嘎縣是山南市的農(nóng)牧業(yè)大縣,為西藏商品糧基地縣之一。主要農(nóng)作物有青稞、冬小麥、春小麥、青飼玉米、豌豆、蠶豆、油菜、蘿卜、馬鈴薯、圓白菜、西紅柿、花菜等。主要經(jīng)濟果木有桃、核桃、蘋果等。人工大面積種植的有飼草紫花苜蓿和經(jīng)濟作物油菜,也是主要提供商品蜜的蜜源作物。
紫苜蓿(拉丁文名:Medicago sativa L.)別名紫花苜蓿、苜蓿等,豆科苜蓿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粗壯,深入土層,根莖發(fā)達。莖直立、叢生以致平臥,四棱形,無毛或微被柔毛,枝葉茂盛。種子卵形,長1~2.5毫米,平滑,黃色或棕色。花冠各色:淡黃、深藍至暗紫色,花期5~7月,果期6~8月。原產(chǎn)于小亞細亞、伊朗、外高加索一帶。世界各地都有栽培或呈半野生狀態(tài),生于田邊、路旁、曠野、草原、河岸及溝谷等地。在西藏山南南貢嘎縣廣泛種植為飼料與牧草。同時,它也是一種優(yōu)良的蜜源植物,花期較長,產(chǎn)蜜期為每年的7~9月份,豐產(chǎn)期為每年8月份,花蜜質(zhì)量好。蜂蜜結(jié)晶后晶瑩剔透,細膩若脂,氣味芳香、味道甘甜,性溫色白,口感上乘,為一等蜜;功效:紫苜蓿蜜含苜蓿素和苜蓿酚等物質(zhì),氨基酸含量非常高,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有止咳平喘作用,對支氣管疾病有一定療效,還具有止血、降壓解毒、提神健脾的功效。
油菜(拉丁文名:Brassica napus L.)又叫油白菜、苦菜,十字花科蕓薹屬植物,原產(chǎn)我國,其莖顏色深綠,幫如白菜,屬十字花科白菜變種,花朵為黃色。一年生草本,直根系,莖直立,分枝較少,株高30~90cm。油菜是喜冷涼,抗寒力較強的作物。在貢嘎縣的花期一般在6~7月份,油菜的花期長,是良好的蜜源植物,由于種植面積大,是大宗商品蜜的主要蜜源作物。剛搖出來的油菜蜜呈特淺琥珀色,有油菜花香味,味甜而不爽,極易結(jié)晶,結(jié)晶后呈白色油脂狀。
貢嘎縣目前養(yǎng)蜂的僅有3家,其中內(nèi)地蜂農(nóng)2家,本地蜂農(nóng)1家,蜂群總量不到400箱。當?shù)乩习傩諏γ鄯洳苫ㄊ诜郾в姓`解,誤認為蜜蜂吃花,且喜歡蜇人,抵觸養(yǎng)蜂,造成目前推廣養(yǎng)蜂難度較大,一些內(nèi)地蜂農(nóng)想來放蜂的來不了。
1.大量蜜源植物花期無蜂問津。據(jù)統(tǒng)計,貢嘎縣今年油菜花種植面積達5738畝,野生蜜源植物砂生槐的分布面積甚至超過1萬畝。而按目前的蜜蜂群數(shù),遠遠低于可發(fā)展的保有量。
2.藏蜜的供應(yīng)量少之又少。據(jù)了解,在貢嘎縣野外豐富的植被中,約有35種蜜源植物,而且大多為天然野生植物以及各種具有藥用價值的中藥材植物,無農(nóng)藥污染,無抗生素及重金屬殘留。受高原特殊地理構(gòu)造和氣候環(huán)境的影響,藏蜜具有純天然、無污染等優(yōu)點,備受市場歡迎。以目前的養(yǎng)蜂量來看,供不應(yīng)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