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文兵
一
這天,青石村的何老漢發(fā)現(xiàn)自己房間里的柜子壞了,就讓會做木匠活兒的兒子何大嶺給修一下。正忙活著,何大嶺忽然驚叫一聲:“爸,這是啥?”
何老漢探頭一看,在柜子的一個角落里,放著一只小小的桶狀物體,通體白色,上面還雕刻著花草。他淡淡地說道:“這是一只用玉做成的筆筒,幾十年前就被我放在這個柜子里,我都忘了?!?/p>
何大嶺拿起那只玉筆筒,好奇地說:“爸,這該不會是一件古董吧?如果是,那咱們家可就發(fā)大財了!”
何老漢依然語氣很淡:“別做夢了,樣子這么普通,怎么可能是古董?”
第二天一早,何老漢去縣城賣葛粉。賣完葛粉,他拎著一只編織袋,在大街上逛了起來,一邊逛,還一邊四下里張望。那只編織袋里,裝著何老漢的一件舊棉襖,舊棉襖里包著那只玉筆筒。
原來,上午出門前,何老漢忽然想起了那只玉筆筒,想想昨天兒子說的話,不禁也好奇起來。于是他去縣城時帶上了它,打算找個行家給看看,到底是不是一件古董。
一路七轉(zhuǎn)八轉(zhuǎn),何老漢眼前忽然出現(xiàn)一個古玩店,他見店里布置得古色古香,便走了進去。店老板向何老漢要了五百元的鑒定費后,拿起一只放大鏡,仔細端詳那只玉筆筒。左看右看,看了十多分鐘,店老板忽然雙手一抖,那只玉筆筒差點脫手,嚇得趕緊將它放到桌子上。何老漢疑惑地問:“咋了?”
店老板重重地點了點頭,口中喃喃說道:“對的,我絕對不會看走眼!”何老漢更加疑惑了:“啥對不對的?”店老板一錘定音:“這絕對是一件非常珍貴的古董,市場價至少一百萬元!”
何老漢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愣了幾分鐘后,他忽然醒過神來,手忙腳亂地用舊棉襖包起了玉筆筒,飛快地離開了古玩店。
回到家中,他把玉筆筒重新放在了柜子里,然后一連喝了三杯涼茶,才慢慢平靜下來。沉默片刻,何老漢自言自語說了一句:“我必須把它還給人家的兒子,這么大的便宜,咱可不能占!”說著,便腳步輕快地出了屋,向鄰居馮山樹家走去。
何老漢走進馮家,馮山樹愛答不理地問:“何叔,有啥事?”這個馮山樹癡迷打麻將,經(jīng)常誤了正事,何老漢沒少說他,所以他一向不大愿意理睬何老漢。
何老漢找了一張凳子坐了下來,然后招招手,“山樹,你也坐下,我有正事對你說?!瘪T山樹依然懶得理睬,“我可沒那個閑工夫。”
何老漢跺了跺腳,說:“我確實有正事對你說,一百萬塊的大事,是你家的一百萬,難道你不想聽?”
馮山樹一愣,隨即笑了:“何叔,你就別拿我開玩笑了,我家哪有一百萬?”
何老漢說:“山樹,我說一樁幾十年前的往事給你聽聽———”
何老漢說,那是一九六八年,馮山樹才剛剛?cè)龤q,他父親馮大秋病重,將家里的積蓄都花光了,連口糧都賣了,依然沒把病治好,只得靠借糧過日子。
那天,當時才二十多歲的何老漢,挑著兩大竹簍剛碾好的大米,走進了自家的屋子。剛卸下竹簍,馮大秋走了進來,吞吞吐吐地開口借一百斤大米。何老漢有點為難,因為他家的存糧也不多,田野里的早稻,距離成熟期至少還有一個月,如果將大米借給了馮大秋,自己家的口糧可就捉襟見肘了。馮大秋也知道何老漢的難處,但家里眼看就要斷頓兒了,總得想想法子讓一家老小活命?。∮谑?,他連聲請求起來。何老漢心一軟,稱了一擔米,借給了馮大秋。
馮大秋走后,何老漢不得不盤算起來,自己家如何度過接下來的一個多月。這時,馮大秋又回來了,手里捧著一只玉筆筒。馮大秋說,玉筆筒是他家祖?zhèn)飨聛淼?,估計能值點錢,他要送給何老漢。
何老漢哪肯收下玉筆筒,馮大秋卻說:“何老弟,你就收下它吧!如果我能活下來,一定會還上那一擔米的,到那時,你就將玉筆筒還給我;如果我去世了,我家還不起債,它就是你的了,就當是我還了債吧!這樣,我才能安心一些?。 ?/p>
十多天后,馮大秋離開了人世。那一擔米的債,何老漢一直沒好意思向馮家提起,那只玉筆筒,被他放在柜子里,也漸漸忘了此事。日子一晃過去了五十年,何老漢怎么也沒料到,那只玉筆筒竟然值一百萬!
聽完何老漢的話,馮山樹吃驚地瞪大了雙眼。何老漢接著道:“山樹,你家祖上曾經(jīng)發(fā)達過,出過當官的讀書人,那只玉筆筒也許就是你祖上用過的?!?/p>
馮山樹奇怪道:“何叔,既然我父親將玉筆筒送給了你,抵了那一擔米的債,那它便是你的了,我不明白你為何要對我說起這事?”
何老漢一字一句道:“那是因為,我想把它還給你們馮家!”
馮山樹激動起來,對何老漢的稱呼由“你”改成了“您”:“何叔,那可是一百萬,難道您就一點兒也不動心?”
何老漢的神色有些尷尬:“山樹,說實話,剛開始時,我確實動過心。但剛才,我把道理都想明白了———它原本就不屬于我,如果我真的將它據(jù)為己有,那么,我的良心將一輩子都得不到安寧!人在做,天在看,我必須把它還給你們馮家。”
聽了這話,馮山樹迫不及待地說道:“何叔,您可真是個大好人??!您現(xiàn)在就把那只玉筆筒還給我吧!”
何老漢一擺手:“不急,不急,時機未到!”馮山樹沒聽懂:“時機未到?那該到什么時候?”何老漢似笑非笑地說:“只要你不再賭博,不再打麻將了,我就把它還給你!”
馮山樹不以為然:“何叔,我打不打麻將關您什么事?與那只玉筆筒又有什么關系?”
何老漢臉色一變:“咋不關我的事?咋與那只玉筆筒沒有關系?如果我現(xiàn)在就將它還給你,你有了錢便天天打麻將,不干正事,那不是把你給害了嗎?你父親在九泉之下,也會責怪我的!”
馮山樹還是一臉的滿不在乎:“何叔,都什么年代了,您還那么迷信?快給我吧……”
這句話剛說到一半,何老漢便變了臉色。馮山樹生怕他一生氣,會改變主意,便連忙說:“何叔,我聽您的,今后絕不打麻將了,我承諾,今后一定好好干正事,好好過日子!”
何老漢撇撇嘴:“別光嘴上說得響亮,我要看實際行動。這樣吧,如果三個月內(nèi)你不打一回麻將,那就證明你戒了麻將癮,我就將玉筆筒還給你!另外,此事你可千萬要保密,否則,別人如果知道你發(fā)了財,肯定會天天找你打麻將,到那時,你想戒都戒不了!”說完,何老漢出門而去。
二
何老漢沒走出多遠,聽見有人打招呼:“何叔,你剛才去了馮家?是不是又去勸說馮山樹不要打麻將?”何老漢抬頭一看,原來說話的人是許明新,在他的身后跟著兩個男子,一胖一瘦,一個綽號“大西瓜”,一個綽號“電線桿”。
何老漢皺了皺眉頭,應付地點了點頭,繼續(xù)往自家走去。許明新對“大西瓜”、“電線桿”大聲道:“這老頭,給臉不要臉。走,咱們喝酒去!”這話,當然是說給何老漢聽的。
原來,許明新、“大西瓜”、“電線桿”都是青石村人,平時惹是生非,不務正業(yè),何老漢一向看他們不順眼。他哪里料到,他所厭煩的這三個貨,不久之后,竟然會像狗皮膏藥似的粘上了馮山樹。
一連十多天,馮山樹每天都規(guī)規(guī)矩矩地去田里干活兒,沒有打過一回麻將。一直暗暗觀察著馮山樹的何老漢,感到非常高興。其實,馮山樹哪里是真的想戒賭,只不過眼下,何老漢的話他不敢不聽。
這天,何老漢去鄰村走親戚,經(jīng)過一戶人家門前時,忽然聽見從堂屋里傳出一陣“嘩啦嘩啦”的聲音。他向門里一望,只見桌子旁坐著四個人,正打著麻將,其中一個人竟然是馮山樹!原來,一連熬了十多天,馮山樹終于熬不住了,于是便來到了鄰村,他以為何老漢發(fā)現(xiàn)不了。
何老漢氣不打一處來,“馮山樹,你這是在干嗎?難道你忘了是怎么承諾的嗎?”
馮山樹看見了何老漢,大吃一驚,他連忙放下手中的麻將牌,快步向門外走來:“何叔,您就原諒我這一回吧……”何老漢一甩手,大步向村口走去,馮山樹撒腿就追。
追到村外,馮山樹總算追上了何老漢。何老漢說:“馮山樹,你違背了承諾,那只玉筆筒我不能給你了!”馮山樹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說:“何叔,您就再給我一次機會吧,我再也不敢了!”何老漢跺了跺腳,說:“那好,我就再信你一回。不過,我要延長觀察期限。半年后,你如果真的不打麻將了,我才能還給你!”
回到家,馮山樹不住地唉聲嘆氣。他老婆見了,忙問他咋了。馮山樹說:“今天我打了一次麻將,被何叔逮住了,他延長了期限。上回我跟你說過的那只玉筆筒,要等半年后才能拿到手了。”他老婆一聽,頓時火了:“你咋就熬不住呢?真是個廢物!”
馮山樹的老婆罵了半天才歇了口,她只顧自己罵得痛快,卻沒想到隔墻有耳。一個人正好路過她家門前,把玉筆筒的事情聽了個大概。那個人不是別人,正是何大嶺。
何大嶺半明白半糊涂地回到家,琢磨起了“玉筆筒”、“一百萬”、“打麻將”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想到:所謂“何叔”,不就是我父親嗎?我問問他,一切不就都明白了嗎?
何大嶺悄悄來到何老漢的身旁,突然開了口:“爸,玉筆筒、一百萬,到底是咋回事?”何老漢猝不及防,回答說:“那只玉筆筒值一百萬呢!”
何大嶺追問:“就是咱們家的那只吧?”何老漢趕緊掩飾:“不是!”何大嶺掃了何老漢一眼,忽然笑了:“爸,您的神態(tài)騙不了人,咱們家要發(fā)大財了!”
何老漢卻道:“大嶺,那只玉筆筒不是咱們家的,是馮山樹家的,我打算還給他呢!”何大嶺疑惑道:“爸,那只玉筆筒咋成了馮山樹家的了?”
何老漢便把那只玉筆筒的來歷,自己想把它歸還給馮家的打算,和馮山樹的承諾,以及馮山樹今天違背諾言的事,原原本本告訴了何大嶺。
何大嶺聽了激動地說:“既然那只玉筆筒是還那一擔米的債,那它早就是咱們家的了!爸,您可不能干傻事?。 ?/p>
何老漢卻平靜地說:“大嶺,一擔米能值幾個錢?那只玉筆筒可價值一百萬??!這么大的便宜,咱們家不能占,否則,我這心里不安。”何大嶺邊聽邊點頭,顯出一副被何老漢給說服了的樣子。其實,他在心里頭早已有了打算。
何家父子不知道,他倆在屋里說話的時候,許明新來到了屋外,把父子倆的對話聽了個真真切切。
許明新本來準備雇請何大嶺為他做幾天木匠活,來到何家屋外,正準備進屋與何大嶺說呢,不料正趕上何家父子說起了“玉筆筒”一事。他頓時來了精神,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聽明白后,悄然回到了自己的家,琢磨了起來。他想出了一個法子,而那個法子,他一個人根本就實施不了,必須要有另外兩個人的配合,于是,他給“大西瓜”、“電線桿”各打了一個電話,讓他倆火速趕到他家。
很快,“大西瓜”、“電線桿”便趕到了許家。許明新小聲道:“我需要你倆幫我打麻將!”
“大西瓜”奇怪地問道:“許哥,這么多年,咱們不是經(jīng)常在一起打麻將嗎?啥需要不需要的?”
許明新擺擺手,說:“我需要你倆配合我打通牌,也就是‘出老千,贏很多的錢!”
“電線桿”好奇地問:“贏誰的錢?”
許明新回答:“贏馮山樹的錢!”
“電線桿”差點樂了:“許哥,馮山樹窮成那樣,有錢嗎?”“大西瓜”也說:“許哥,您就別開玩笑了!”
見“大西瓜”與“電線桿”根本就不相信自己的話,許明新只好把自己偷聽到的“玉筆筒”一事,說給他倆聽了?!按笪鞴稀甭犆靼琢耍骸霸S哥,這么說,馮山樹等于有了一百萬。把他的一百萬給贏來,許哥您不就發(fā)大財了嗎?”“電線桿”也說:“是啊,許哥,這錢您不贏白不贏!”
見“大西瓜”與“電線桿”領會了自己的意圖,許明新連忙與二人商量出一套發(fā)暗號、打通牌的規(guī)則,比如摸鼻子、拽耳朵等動作各代表的是什么牌。最后,為了鼓起“大西瓜”、“電線桿”的干勁兒,他故作慷慨地說道:“這是個非常完美的計劃,事成之后,我分給你倆每人十萬塊!”
第二天,見馮山樹正獨自一人在地里干活,許明新便領著“大西瓜”與“電線桿”來到了地頭,邀請馮山樹與他們仨打麻將。許明新、“大西瓜”與“電線桿”打麻將一向是輸家,馮山樹因為手頭拮據(jù),盡管多次想與他們仨一道打麻將,但他們嫌他窮,從來沒有答應過。眼下,他們仨主動上門了,馮山樹不禁又驚又喜。
馮山樹正想答應,但一想到自己對何老漢做出的承諾,只好無奈地搖了搖頭。許明新道:“山樹,你擔心會被何老頭給逮住吧?你放心,我一定會安排一個安全的地方,絕對不會被何老頭發(fā)現(xiàn)!”
馮山樹吃了一驚:“你知道那只玉筆筒的事了?”
許明新哈哈一笑,說:“這天底下,就沒有我不知道的事!山樹,賭本我可以先借給你,等你贏到錢,或者賣了那只玉筆筒后,再還給我就是了!”見許明新考慮得如此妥帖,馮山樹不禁心花怒放,連聲說:“許哥,謝謝,太感謝了!”
許明新有一輛小轎車,當天,他開著車,載著“大西瓜”、“電線桿”和馮山樹,趕到了縣城。許明新借給馮山樹三萬元錢,并讓馮山樹寫下一張借條,然后,四人嘩啦嘩啦地打起了麻將。直到黃昏時分,他們才回到了村子里,而那借來的三萬塊錢,已經(jīng)被馮山樹輸了個精光。次日一早,許明新又開著車,載著“大西瓜”、“電線桿”、馮山樹趕往縣城。
三
再說何大嶺,那天自從聽完父親的講述后,就一門心思要把那只玉筆筒弄到手。這天,他見父親去村口大槐樹下與鄰居們閑扯去了,便趁機溜進了父親的房間。誰知,找遍了整個屋子都沒能找到,他這才明白,父親早就轉(zhuǎn)移了那只玉筆筒,把它給藏了起來。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墻角處,那里擺放著一只大缸,那可是一個藏匿玉筆筒的好地方。何大嶺急忙奔了過去,在缸里翻找起來,可依然沒能見到那只玉筆筒。失望至極,他想:既然找不到那只玉筆筒,那么,就想方設法不讓馮山樹得到它,只要父親不還給馮家,自己便有找到它的機會!
從那天開始,何大嶺便盯上了馮山樹。一個月后的一天早上,何大嶺剛吃完早飯,忽然看見馮山樹上了許明新的小轎車,然后,小轎車一溜煙向縣城方向駛?cè)?,很快就不見了。何大嶺不禁滿腹狐疑起來:最近,馮山樹幾乎每天都要去縣城,而且每次都乘坐許明新的小轎車。奇怪的是,馮山樹經(jīng)常對村里人說,他是去縣城里找工作,可這么長時間過去了,他怎么還找不到工作?更奇怪的是,許明新一向瞧不起馮山樹,如今為何每天都讓馮山樹坐他的小轎車呢?
何大嶺越想越覺得不對勁兒,越想越覺得好奇。于是,他攔下了一輛出租車,往縣城方向趕去。
來到縣城,何大嶺找了一個多小時,終于在一家茶樓的外面看見了許明新的小轎車。進了茶樓,何大嶺在走廊一邊慢騰騰地走著,一邊尋找著蛛絲馬跡。這時,從旁邊的一個包廂里,傳出了一陣“嘩啦嘩啦”的麻將聲。那個包廂的門沒有關嚴實,何大嶺順著門縫往里一望,只見包廂里有四個人正打著麻將,正是許明新、“大西瓜”、“電線桿”、馮山樹!
何大嶺這才明白過來,原來馮山樹天天來縣城,并不是為了找工作,而是跟那三個人打麻將!
何大嶺樂顛顛地回到村里,把自己在縣城里的發(fā)現(xiàn)告訴了父親。何老漢一聽,頓時火冒三丈,他“騰”地一下站了起來,就要去縣城找馮山樹,何大嶺一把拽住了他的胳膊,說:“爸,今天時間已經(jīng)來不及了,干脆明天上午我陪您去抓馮山樹的現(xiàn)行!”
第二天早上,何家父子倆吃過早飯,正準備去公路邊搭車去縣城,馮山樹忽然來到了他家,說:“何叔,我不該瞞著您打了一個多月的麻將?!焙未髱X吃了一驚,心想:難道馮山樹已經(jīng)知道我發(fā)現(xiàn)他打麻將一事,于是來我父親這里主動認錯了?
何大嶺正在揣測,何老漢已經(jīng)苦口婆心地開了口:“山樹啊,今天你能夠主動找我,說明你想改啊!山樹,能改就是好孩子,你可要好好地吸取教訓??!那只玉筆筒,我決定兩年后再歸還給你們馮家!”
馮山樹哭喪著臉,說:“何叔,可不能兩年后才歸還??!您要立即把它還給我,否則,我可過不了眼前這道坎兒?。 焙卫蠞h一驚:“啥坎兒?”馮山樹的眼淚都快下來了:“我與許明新、‘大西瓜、‘電線桿打了一個多月的麻將,向許明新借了一百多萬塊錢,都輸了,我哪里還得起。許明新讓我用那只玉筆筒抵債呢!”
何老漢大吃一驚,然后把臉一板:“馮山樹,你這么做,對得起你父親嗎?唉……”馮山樹苦苦哀求起來,何老漢卻始終不松口。
從這天開始,馮山樹便天天來何家哀求,賴著不走。半個月后的一天早上,馮山樹又來到了何家,“撲通”一聲跪了下去,聲淚俱下地說:“何叔,許明新沒日沒夜地去我家逼債,我的日子實在過不下去了……”
正說著,許明新忽然出現(xiàn)在何老漢的眼前,手里拿著一大把紙條,說:“這些都是馮山樹借錢時,給我打的借條!如果他再不拿出玉筆筒抵債,我可要去法院告他了!”
望了望許明新手里的借條,又望了望馮山樹那一副失魂落魄的樣子,何老漢無奈地說道:“馮山樹,我決定把那只玉筆筒還給你。不過,當年你父親借了我一擔米,你可得還給我!”
馮山樹大喜過望:“何叔,我馬上去家里挑來一擔米,還給你!”
何老漢卻輕輕地搖了搖頭:“如今的一擔米,已經(jīng)不是當初的一擔米了!馮山樹,那可是五十年前的一擔米啊,你打算怎么還?”馮山樹一臉茫然:“這……這……”
何老漢若有所思:“馮山樹,當年你父親借的那一擔米,保住了你馮家一家人的性命,這事就不說了———作為鄰居,我當然不能眼睜睜地看著你一家人被活活餓死,見死不救。不過,這筆舊賬,雖然難算,但還是要算一算!我之所以要算清楚這筆難算的舊賬,那是因為我想讓你懂得,做人要清清楚楚、規(guī)規(guī)矩矩。這樣吧,我將在三天之內(nèi),把這筆舊賬算清楚,三天后,你把這筆舊賬還了,我就把玉筆筒給你!”
四
三天后的早上,馮山樹和許明新來到了何家的門前。何老漢正等在那里,說在這三天時間里,他根據(jù)當年的糧價和各個年代的利息標準,大致算出了那一擔米如今的價錢,是一萬兩千元。
馮山樹當然沒錢還債,許明新立即從包里取出一摞鈔票,數(shù)出一萬兩千元,交給了何老漢。何老漢把鈔票往口袋里一揣,說:“你們等著?!北氵M了屋,何大嶺好奇地跟了進去。
何老漢走進自己的房間,挪開了墻角那只大缸,用鐵鍬挖了起來。何大嶺頓時明白過來:原來父親把玉筆筒埋在了大缸下面的地里!
何老漢把玉筆筒挖出來后,交給了馮山樹。馮山樹正想仔細瞧瞧這件他家祖上傳下來的寶貝時,許明新一把奪了過去,說:“馮山樹,你欠我的錢,就算是還清了!”說著,他把那一大摞借條往馮山樹的懷里一扔,轉(zhuǎn)過身,喜笑顏開地走了。
第二天,許明新帶著玉筆筒趕到省城尋找買家。不料,幾位名氣很大的專家都給出了相同的鑒定結(jié)果:是件古董,但非常一般。最后,許明新死了心,以兩萬元的價格賣了它。他一個月來費盡心機,想發(fā)上一筆大財?shù)拿缐粜嫫茰缌恕?/p>
三天后,許明新回到了青石村。車子剛進村口,就看見了“大西瓜”和“電線桿”。下了車,他把賣玉筆筒的事情說給他倆聽了,然后每人給了一千元。
“大西瓜”失望極了,他忍不住道:“許哥,你這就太不夠意思了吧!”
許明新惱火地說:“能給你倆一人一千辛苦費就算不錯了,我這一個多月不光要車接車送你們,還要管飯,虧大發(fā)了!”
“大西瓜”根本就不信許明新的話:“許哥,那只玉筆筒只賣了兩萬?你這不是騙人嘛!你必須給我十萬!”“電線桿”也說:“許哥,你得說話算數(shù)呀,你可不能獨吞!”
見“電線桿”也懷疑起了自己,原本就窩了一肚子火的許明新更加惱火了,抬起手,“啪”的給了“電線桿”一巴掌?!半娋€桿”見許明新竟然打自己耳光,不禁也火了,大喊一聲朝著許明新?lián)淞诉^去,“大西瓜”趁機也向許明新施展開拳腳。這一幕被路過的何家父子發(fā)現(xiàn)了,何老漢連忙讓何大嶺撥打了報警電話。
二十分鐘后,警察趕到了青石村,此時,許明新、“大西瓜”、“電線桿”都已鼻青臉腫、遍體鱗傷。剛一審問,他們便狗咬狗起來,于是,他們合伙打通牌欺騙馮山樹一事水落石出,因此都被關進了看守所。
接著,警察找到了給何老漢鑒定過玉筆筒的那家古玩店老板,這才得知,店老板是個半瓶子醋,鑒定那只玉筆筒時看走了眼,硬是把很普通的古董,鑒定出了一百萬的高價。
馮山樹痛定思痛,從此每天都勤勤懇懇地干活,再也不打麻將了。何老漢經(jīng)常對鄰居們說:“不管怎么說,馮山樹到底還是改掉了癡迷打麻將的毛病,好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