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孫煒
1942年,祖父出生于南昌市撫河橋邊一個貧苦家庭。他的父親想把他賣了換酒喝,他的母親拼命阻攔才救下他。為了供他讀書,母親日夜不停地工作。即使是這樣,他也只讀完小學(xué),便不得不輟學(xué)了。
祖父輟學(xué)后,他的父親就讓年僅14歲的他去拖板車。一天下來,整個人都要散架了。不但工錢被父親奪去,更要受打罵之苦。祖父回憶道:“那是我人生中最無助的時候,但我不斷告訴自己,要堅強,要堅強。”
1958年,祖父的父親去世了。祖父為了填飽肚子,在碼頭做起了搬運工。幾年后,他好不容易攢下一點錢,就到處去應(yīng)聘。一開始,所有單位都拒絕他,可這并沒有擊垮他的信心,功夫不負(fù)有心人,在1961年的一天,他同時接到了南昌手表廠、江西汽車制造廠、南昌鐵路局的聘用書。那天,他喜出望外,破天荒買了幾個雞蛋慶祝。之后,他決定去南昌鐵路局,“因為鐵路鐵路,這總是個鐵飯碗”。
進(jìn)了南昌鐵路局,祖父就跟著師傅學(xué)習(xí)修蒸汽機頭。機油的味道嗆得他不停地咳嗽,但是為了熟悉蒸汽機頭的構(gòu)造,他干脆在車間搭了張簡易小床,在車間里睡了整整三年。1964年,他出師了,被調(diào)往向塘機務(wù)段修理蒸汽機頭。他工作十分刻苦,一天下來,渾身臟兮兮的,大腿早已麻木,背也難以挺直。幾年后,不滿30歲的他就成了車間里的老師傅。
1972年,祖父又被調(diào)往南昌水電段當(dāng)鉗工。工作輕松了,待遇也提高了不少。
1974年,祖父第一次出差,來到有“天府之國”之稱的成都。第一次見到外面的世界,他激動得說不出話來。在成都,他吃到了火鍋,還一口氣爬上了青城山。此后,他多次出差,去了好多個城市。他尤其愛爬山,先后爬過廬山、井岡山、衡山等,其中,光是井岡山他就爬了8次。祖父最大的心愿就是登上泰山,他非常想領(lǐng)略一下“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覺,可是因為年齡太大,祖父無法完成他的心愿了。
“孩子,我希望你能替我完成未了的心愿。不要在險峻的高山前望而生畏。你必須學(xué)會勇敢,學(xué)會堅強。面對高山,你必須去攀登,去征服。祖父是這樣,你以后也要這樣。”
祖父的教誨,我終身難忘。
(江西南昌市心遠(yuǎn)中學(xué))
點評
小作者按照時間順序介紹祖父的出生、成長、工作經(jīng)歷等,飽含深情,有辛酸,有心疼,還有驕傲。祖父堅強、勤奮、上進(jìn)等品格,令人難忘。(李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