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君儒
重慶交通職業(yè)學院 重慶 402247
機械設計專業(yè)對實踐性的要求較高,要想提高教學質量,完善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就需要在教學中,合理設計理實結合的機械設計課程設計內容,改變傳統(tǒng)死板的教學模式,通過理論與實踐的融合,培養(yǎng)更多復合型較強的學生,更好的推動行業(yè)及領域的發(fā)展。
理實一體化教學就是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開展教學活動的方法。該模式規(guī)避了傳統(tǒng)教學中存在的弊端,明確師生的關系及在教學中的地位,并通過合理教學目標及任務的設定,增加實踐課程數量,讓學生在實踐中不斷進行知識的理解及討論,加強學生的記憶,達到培養(yǎng)學生自主研究的目的。在理實一體化教學中,理論與實踐的融合,將書本中較為抽象的知識具象化,之后再通過學生實踐操作,實行知識的深入了解和延伸,通過自己動手加深學生對專業(yè)知識的掌握,這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和熱情,也提升了學生的專業(yè)技能水平,加強了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在課堂教學中應用講授法,需要先對所學知識予以演示和講解,之后對其進行系統(tǒng)的歸納總結,并解釋、分析及論證其中提到的概念理論,突出重點,幫助學生構建較為完善的框架知識體系。同時該方法的應用能夠將課程內容予以詳細劃分和標注,便于學生在后續(xù)復習中及時掌握課程教學重點,并利用所需內容解決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加強學生的理解、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逐層遞進的提高學生學習能力,達到最終教學目的。
演示法是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通過示范性操作的方式完成知識內容的展示,學生通過觀察來了解知識內容的一種方法。在該教學模式中,學生能夠清晰的觀看到各環(huán)節(jié)機械操作的內容,并生成較為生動的影像,加強對書本知識的感性認知,實現(xiàn)抽象知識與實際現(xiàn)象的有機融合,進而加快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速度,讓其學會如何正確操作該項技能。在開展演示法教學前,教師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做好設備工具的準備,便于演示活動的順利進行。
在理論教學結束后,教師可通過練習法教學的要求讓學生完成實踐演練,將所需理論知識內容實行反復檢驗和確認,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理論知識講解,及時發(fā)現(xiàn)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通過提問、探討、研究等方式解決問題,加強知識掌握效果,確保日后實際操作的準確性、規(guī)范性。同時在練習過程中,教師應加大監(jiān)督指導力度,及時指出學生存在的問題,避免錯誤的發(fā)生。且做好練習過程記錄,增強學生練習的自覺性。如果因條件等因素的限制,無法保證每個學生都參與到練習中,則教師可組織學生做好臨場觀摩,對學生提出的疑問予以及時解答,提高學習質量。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大多是通過固定結構的設計來考察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要求學生在設計中,注重各項參數的合理性、機械結構運轉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但是部分學生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存在一些問題,動手能力不強,為了完成設計作業(yè)往往會出現(xiàn)抄襲等問題,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如不加以管制,時間一長會降低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影響整體教學效果。
課堂教學中,教師大多負責向學生傳到設計內容、參數要求及考核等相關信息,最多是幫學生解決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其對學生的整體學習情況及實踐課程的進展情況并未充分了解,學生往往只能通過網絡資源及課本內容開展設計作業(yè),設計內容千篇一律,可行性較低,影響教學效果。
設計標準化及規(guī)范化要求的缺失,導致學生在設計中存在諸多問題,如各項參數計算存在偏差、圖紙繪制信息不全、裝配表示不規(guī)范等,與實際需求相差甚遠,在實際應用中存在諸多不符的情況。再者,設計內容并未進行準確的說明書編寫,操作中問題頻發(fā),降低生產效果。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的考核是由日常表現(xiàn)及期末考核兩部分組成的。傳統(tǒng)的考核內容從學生出勤率、設計內容、說明書編制、零件及裝配圖紙設計等方面實行綜合考量,雖然內容豐富,但卻較為注重最終成果,忽略了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情況,這使得學生對考核的認知和理解存在偏差,忽略了實踐的重要性。
題目改革是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教學改革的首要內容,在題目設定中,既要滿足實踐教學需求,也需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學習情況,實現(xiàn)從簡到易的學習過程,以優(yōu)化學生的專業(yè)技能水平。所以,教師采用的主要方式有:題目的設計要與現(xiàn)今社會需求相結合,與實際生活融合起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讓其主動參加到實訓活動中來;結合書本知識讓學生自擬題目,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效果,改進學習質量。
在課堂教學中,可將學生劃分為不同小組,針對同一課題開展設計研究工作,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解決設計中存在的問題,鞏固學生的知識掌握。同時在分組時,可將不同等級的學生組合起來,通過學習成績較好學生的帶動,提高整體實踐學習質量,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
現(xiàn)今教學中,要想實現(xiàn)一對一指導仍存在較大困難,這使得教師指導功效得不到充分發(fā)揮。為此,應成立設計小組,將教師融入其中,與學生一起進行問題的探討,讓教師及時了解學生設計思路,給出專業(yè)指導意見,鼓勵學生大膽創(chuàng)新。
在原有的考核內容中,可加入討論紀要、計算草案及設計草圖等的考核,打分方式也可從教師單一評分轉變成教師評分與組員評分相結合的方式,以此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達到理實結合的教學目標。
總之,理實結合的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教學改革需在原有教學基礎上,加強理論和實訓的結合,且根據自身條件合理選擇教學方法,營造良好課堂氛圍,以此增強學生自主參與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