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之人①,畋得麋麑②,畜之。入門,群犬垂涎,揚尾皆來。其人怒。怛之③。自是日抱就犬,習(xí)示之④,使勿動,稍使與之戲⑤。積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為犬良我友⑥,抵觸偃仆⑦,益狎⑧。犬畏主人,與之俯仰甚善然時啖其舌⑨。三年,麋出門,見外犬在道甚眾,走欲與為戲。外犬見而喜且怒,共殺食之,狼藉道上⑩。麋至死不悟。
——摘自柳宗元《三戒》
注釋:①臨江:今江西省樟樹市。②畋:打獵。麋麑:麋鹿。③怛(dá):驚嚇,呵斥。④習(xí)示之:讓狗看熟了。習(xí):熟悉(也可作“經(jīng)常”理解)。之:代詞,指群犬。⑤稍:漸漸,逐漸。⑥良:的確。⑦抵觸偃仆:碰撞翻滾。抵觸:相互親近地碰撞。偃仆:放倒。⑧狎:態(tài)度親近而不莊重。⑨俯仰:周旋,應(yīng)付。啖其舌:舔自己的舌頭(想吃麋鹿)。⑩狼藉:散亂,這里指尸體散亂不整。
點悟
受主人愛護的麋鹿有恃無恐,與狗嬉戲,忘記了自己的身份,最終被其他的狗咬死。這個故事告誡我們:任何時候都要認清自己的身份,倚仗他人的力量逞強,無法區(qū)分敵人和朋友,最終會招致禍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