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蓓蓓 孫守崗
山東棗建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山東棗莊 277100
混凝土簡單來講就是以水泥、水和其他外加劑、摻合料等為原料,以特定比例為依據(jù),在計量稱重后實施的攪拌并進行出售,最后將其借助運輸車運送到施工現(xiàn)場的攪拌物。這樣一方面可以使混凝土生產的專業(yè)化和商品化程度得到充分的提升,另一方面也使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得到保證,實現(xiàn)了對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1]。
在建筑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混凝土施工處理階段要做好準備工作,為混凝土澆筑施工的順利進行打下良好的基礎。在這一方面,混凝土澆筑工藝的確定,以成型設備及工藝、結構配筋、結構構件形狀等要素出發(fā),在綜合分析的基礎上加以確定。為確?;炷翝仓┕さ靡皂樌M行,在澆筑之前需要對混凝土工作相關人員進行優(yōu)化配置,明確各人員崗位職責,為混凝土澆筑施工的順利進行提供良好的支持。在人員安排基礎上,要做好作業(yè)工具及運輸機械的安排,并對混凝土澆筑施工現(xiàn)場條件進行優(yōu)化處理,對模板、支架、鋼筋等進行全面檢查,明確預埋件數(shù)量和質量等,確保各項條件都能夠與建筑工程混凝土澆筑施工要求相符合,以確保施工活動得以順利開展。準備階段需要清理干凈模板和鋼筋,堵住模板縫隙,于地基上澆筑混凝土,及時清除淤泥和雜物,并科學設置排水設施,以確保滿足排水需求。對于非黏性土,必須要通過水來對其進行濕潤處理,將未風化石頭進行清洗,保證混凝土澆筑前準備工作是充分且有效的。
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要控制好卸料高度,一般不超出2m,以有效避免混凝土拌合料出現(xiàn)分層與離析的情況。在對豎向混凝土結構拌合物進行澆筑的過程中,實際澆筑高度應當控制在3m以內,所采用的下料澆筑方法中,以串筒和溜管等方式比較常見。以豎向結構作為施工對象,在澆筑混凝土之前,需將混凝土水泥砂漿填充于底部,厚度在50-100mm之間,以實際澆筑高度為依據(jù),適當提升混凝土水灰比和坍落度,通過合理調整,以確?;炷翝仓┕べ|量可靠。在振搗混凝土拌合物的過程中,要仔細觀察模板、支架、鋼筋和預埋件的實際情況,一旦發(fā)現(xiàn)變形或者移動情況,則必須要及時調整,確認修好后方可繼續(xù)對混凝土進行澆筑。針對柱子與墻體連接部位的梁板,在實際澆筑過程中,需要先對柱子和墻壁進行澆筑,間隔一定時間之后,在澆筑梁板,這就能夠有效避免混凝土下沉而導致裂縫出現(xiàn)。梁板混凝土澆筑必須保持同步,結合梁的實際高度來進行分析,若梁的高度在1m以上,則可以單獨澆筑以確?;炷翝仓|量可靠[2]。
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混凝土振搗關鍵技術的掌握,直接關系著混凝土振搗效果。若采取插入式振搗的方式,要控制好移動間距,一般在振搗半徑的1.5倍以內。在輕骨料混凝土振搗過程中,一般令移動間距在振搗半徑之內,以達到良好的振搗效果。在應用振搗器的過程中,要控制好其與模板之間的距離,以振搗半徑的0.5倍作為最大范圍,并且在振搗過程中要避免與鋼筋、模板發(fā)生碰撞,否則會影響實際振搗效果。振搗器使用過程中,所摻入混凝土的深度應當控制在50mm以內,以確?;炷琳駬v施工得以規(guī)范有序進行。表面振搗器應用過程中,要控制好移動間距,結合已振搗部位實際情況,令振動器覆蓋其邊緣,從而保證表面振搗質量可靠。
附著式振搗器的運用,要通過試驗來確定間距,保證設定的科學性,令其與模板規(guī)范連接,從而切實提升混凝土振搗質量。干硬性混凝土與輕骨料混凝土在實際振搗過程中,必須要結合施工實際情況出發(fā),來科學選擇振動方式,在這一方面,加壓振動具有一定可操作性。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對于混凝土的振搗,必須要仔細觀察模板、支架、鋼筋等具體情況,判斷其是否存在變形,一旦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必須要及時進行處理,令混凝土澆筑構件質量可靠,能夠與建筑工程相關設計要求高度相符,這對于混凝土施工處理質量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在混凝土振搗施工中,要科學選擇振搗器,并加強其作業(yè)質量的控制。在這一方面,混凝土表面不可出現(xiàn)浮漿現(xiàn)象,混凝土不可下沉,進而有效控制振動作業(yè)時間,確保其處于標準范圍內,不可出現(xiàn)過振的情況,否則極易導致混凝土均勻性受到影響,造成離析與返漿情況,不利于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控制[3]。
混凝土澆筑結束并不是整個工程的終點,后續(xù)養(yǎng)護也必不可少,是確?;炷了殖渥?,避免出現(xiàn)因水分不足導致的裂縫情況和混凝土外觀和耐久性下降情況的重要措施。尤其對于澆筑振搗后的半天時間來講,養(yǎng)護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就需要工作人員對混凝土進行嚴實覆蓋,并按照特定時間對其進行澆水,從而使混凝土表面處于相對濕潤的狀態(tài)。就現(xiàn)階段來講,澆水是實施混凝土養(yǎng)護的一種重要手段,澆水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其中,覆蓋澆水養(yǎng)護法是運用較多的澆水方式,此外,圍水養(yǎng)護法和浸水養(yǎng)護法也較為常見,每種方式都有其優(yōu)勢和弊端,需要工作人員以實際情況為結合點進行合理選擇與應用。一般來講,澆水時間為七天左右,無論是澆水頻率還是次數(shù)也是動態(tài)變化的,要求工作人員要及時了解混凝土濕潤情況,并在此基礎和前提下決定是否進行噴水等。如果對混凝土施工時所處季節(jié)為冬季,那么為了防止因外部氣溫過低造成的混凝土內外溫差大,不利于其成型,甚至影響其強度和剛度的情況,還需要依托切實可行的措施對混凝土進行保溫處理,保證混凝土作用的有效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