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振彥
說起蒙古美食,自然讓人眼前浮現出在蒙古大草原上,奔騰的駿馬和白色的羊群,蒙古族視綿羊為生活的保證、財富的源泉。日食三餐,每餐都離不開奶與肉。
在北京,到內蒙古大廈吃羊肉,那可是正宗的內蒙羊肉味道。大廈是內蒙古自治區(qū)人民政府在京投資興建的涉外四星級商務酒店,以馬鞍文化為主題,集餐飲、住宿、會議、娛樂于一體,是自治區(qū)政治、文化建設、經濟發(fā)展的廣闊平臺,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也吸引了國內外眾多賓客。走進大廈,寬敞明亮的大堂,環(huán)境優(yōu)美舒適,迎面而立的雙馬塑像提醒賓客這里是可以安歇的地方,令人感受到家的氣氛。大廈有餐飲面積1600多平方米,美食的品種多種多樣,蒙古特色菜品更可以隨心選擇。
大廈一層的瑪那自助餐廳,凸顯蒙式菜肴特色,并將中西蒙餐文化完美融合,大氣豪爽,既有可口的中式菜肴,也有精致美味的西式餐點,橫跨東西、囊括百味的菜肴,極適合國內外賓客的口味。
喜歡吃火鍋的客人可以上到二層的火鍋餐廳;酷愛蒙古美食風味的客人,到三層的內蒙古風味餐廳,餐廳的裝飾風格、餐飲用具別具一格,仿佛進入牧民之家,是內蒙人寄托鄉(xiāng)情的地方。各類蒙式菜肴讓客人既飽眼福,又享口福,每晚還有騰格里哈雅藝術團精彩的伴餐表演,就餐的同時,看演出,感受蒙古族人的熱情與豪放。
手把肉:是熱銷的招牌菜,也是草原人民款待貴客時最重要的一道菜。羊肉作為絕美佳肴,深受食客喜愛,精選自錫盟的羊肉,高營養(yǎng)、高纖維、低脂肪,富含磷、鐵和多種氨基酸,肉質細嫩、鮮香嫩爽、鮮而不膩,味美醇厚。
燒麥:源自“歸化城”(今呼和浩特市)的燒麥,晶瑩剔透、清香爽口、味濃不膩。用新鮮羊肉切粒配蔥姜等作料拌餡放在燒麥皮里,上籠蒸7至10分鐘。燒麥出籠,皮薄如蟬翼,柔而肉多,用筷子搛起來,垂垂如細囊,輕咬一口,香濃的餡料混著面皮的柔滑與味蕾觸碰,讓美味留下至深印象。
金牌羊雜:內蒙古最知名的羊雜出自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制作上講究“三料”“三湯”“三味”,即:心、肝、肺,切絲或條狀下鍋,原味羊雜、清湯羊雜、老湯羊雜,使其做出的羊雜料足味美,湯清汁甜,余味無窮。
莜面:產自內蒙古烏蘭察布市武川縣,味美且營養(yǎng)。常見的做法有:莜面魚魚、莜面窩窩、莜面餃餃等,涼拌或蘸著熱湯吃皆別有一番風味,是內蒙古家庭餐桌上一道不可或缺的美味佳肴。
風味釀皮:釀皮產自巴彥淖爾市,是一種用面粉漿汁蒸制出來的面皮。釀皮的口味由12種地方作料拌制而成,口感綿軟潤滑、酸辣可口、爽口開胃,是巴盟特色風味小吃中最受歡迎的品種之一,更是一年四季、尤其是夏季餐桌上廣受歡迎的“降暑”美食。黃亮柔韌、細膩爽滑、清涼舒心的釀皮,定會令人感到胃口大開,回味無窮。
石頭烤牛排:科爾沁黃牛肉富含豐富蛋白質及氨基酸,用含有人體所需物質的阿拉善瑪瑙石烘烤后肉質更加細膩鮮美,香氣撲鼻,佐以大廈星級廚師調制的椒鹽,讓牛肉愈發(fā)鮮香可口。
迎賓奶食全套:在元代和清代,奶制品是皇家御用之物,普通老百姓吃不到,如今奶食已是大眾皆可了。大廈的所有奶制品都源自享有“藍旗奶食甲天下”美譽的錫林郭勒盟。錫盟奶食歷史悠久,工藝獨到,味道鮮美,營養(yǎng)豐富,做成的奶皮子、奶豆腐、白油、黃油等皆口味獨特,別具風味,是蒙古族特色食品。
內蒙古大廈廚師團隊除了烹制正宗蒙餐外,還為廣大賓客準備了多元化美食體驗,如西部風味菜、淮陽菜和川菜等都得到了賓客的認可與好評。
目前,大廈餐飲部還不斷在研發(fā)創(chuàng)新,要將最好的美食,奉獻給賓客。
·電話: 010-65228118010-65186666 轉3420、3439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qū)崇文門內大街2 號
·公交:41、128、684 路東單路口南下車地鐵:1、5 號線東單站,2 號線崇文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