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次由我國主導制定的液化天然氣(LNG)船用設備國際標準ISO 21157:2018《船舶和海上技術 低溫球閥 設計和試驗要求》、ISO 21159:2018《船舶和海上技術 低溫蝶閥 設計和試驗要求》由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正式發(fā)布,標志著我國在高技術船舶國際標準制定領域取得重要突破,也必將為我國LNG船用設備國產化增添助力。
LNG船是高技術、高附加值船舶的典型代表,低溫閥門是LNG船的重要管系設備,應用于零下196℃的超低溫環(huán)境,對保障船舶、設備和人員的安全至關重要,如果低溫閥門不合格,可能會導致LNG泄漏,從而引發(fā)起火爆炸等嚴重事故。LNG船低溫閥門的設計和制造要求非常高,其過程必須嚴格遵循有關標準。
2014年,我國開始策劃研制LNG船用低溫閥門國際標準。2015年5月,中船集團所屬中國船舶工業(y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院向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申報了 2項低溫閥門國際標準新工作項目提案,后經過ISO/TC8/SC3(國際標準化組織/船舶與海洋技術委員會/管系與機械分技術委員會)成員國立項投票,于2015年11月成功立項。成功立項后,中國、日本、韓國、美國等國均委派專家參與了項目研制。中船綜合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標準制定過程中,國內項目組與日本、韓國、美國等國的專家圍繞標準的技術內容進行了多次溝通協(xié)調,最終發(fā)布的標準既確保了廣泛適用性,又維護了國內相關行業(yè)的利益。
據了解,《船舶和海上技術 低溫球閥 設計和試驗要求》、《船舶和海上技術 低溫蝶閥 設計和試驗要求》2項標準的國內研發(fā)單位除了中船綜合院,還有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上海滬東造船閥門有限公司、雙恒閥門有限公司、大連船用閥門有限公司、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LNG船建造及低溫閥門制造單位。這2項標準規(guī)定了LNG船用超低溫球閥和蝶閥的結構、材料、焊接和試驗要求,標準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將為超低溫球閥和蝶閥的設計和試驗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中船綜合院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國根據LNG船用設備技術發(fā)展情況,選擇了蝶閥、球閥這兩種重要的LNG船用低溫閥門開展國際標準研制,將為我國LNG船用相關設備的高質量發(fā)展提供技術保障,同時具有較強的國際引領性。
LNG船低溫閥門是一種特殊材質制造的閥門,設計、制造時除需要考慮防腐蝕外,還需要考慮零下196℃環(huán)境的影響。LNG管系上低溫閥件主要分為3大類:切斷或接通介質流的截止閥、閘閥、球閥或蝶閥;用于超壓安全保護的壓力釋放閥;用于發(fā)生險情、阻止險情進一步擴大化的緊急切斷閥。不同的類型具有不同的結構特點。球閥在超低溫條件下通常采用頂裝式結構,蝶閥在超低溫條件下需要雙向密封。
LNG船低溫閥門的材料選擇非常重要,材質不合格,會造成殼體及密封面的外漏或內漏,零部件的綜合機械性能、強度滿足不了使用要求,可能導致LNG泄露,引發(fā)爆炸。除材料要有嚴格標準外,LNG船低溫閥門的焊接,以及常溫殼體強度試驗、常溫低壓上密封試驗、低溫上密封氣密試驗、低溫氣密封試驗等也有嚴格的標準。
目前,我國LNG船低溫閥門大多依賴進口,但近年來滬東造船閥門公司、雙恒閥門公司、大連船用閥門公司、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等均開展了相關研發(fā)項目,如LNG發(fā)動機燃料儲存及供給系統(tǒng)超低溫閥門、零下 196℃超低溫特種閥等項目,并取得一定進展。業(yè)內人士表示,我國此次在制定LNG船用設備國際標準方面的突破,將進一步推動我國LNG船用設備,特別是LNG船低溫閥門的國產化進程。
中船綜合院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LNG船領域相關的國際標準共有9項,其中已發(fā)布5項,在研4項,涉及超低溫閥門、液艙高錳鋼材料等領域。上述9項標準中,韓國主導制定6項,中國2項,法國1項?,F階段來看,韓國LNG船技術和相關國際標準制定都處于國際前列。近年來,我國船舶工業(yè)LNG裝備產業(yè)化能力不斷提升,同時國內企業(yè)積極開展LNG船相關國際標準的研制,已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未來,我國將進一步加快相關國際標準的研制,同步提升主導制定國際標準的數量和質量,加快實現國際引領。
來源:《中國船舶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