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婷舒
(云南農(nóng)業(yè)大學農(nóng)學與生物技術(shù)學院,云南 昆明 650000)
玉米(Zea mays L.)又叫玉蜀黍、棒子、苞谷,其屬禾本科(Gramineae)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它是一種糧食作物,也是一種豐富的食品資源[1]。玉米也是重要飼料原料和工業(yè)原料,已成為我國種植和總產(chǎn)量最高的經(jīng)濟作物。玉米果穗的籽粒產(chǎn)量與結(jié)實能力有緊密的關(guān)系,而花絲的營養(yǎng)狀況可能會對花絲活力和感受力產(chǎn)生一定影響[2]。玉米籽粒中富含淀粉、脂肪、蛋白質(zhì)、溶性多糖和糖醇類物質(zhì),以及可降低血液膽固醇的谷胱甘肽、亞油酸等物質(zhì),同時富含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多糖等生理活性物質(zhì)等,蛋白質(zhì)含量是玉米育種的重要衡量指標之1玉米種植條件與蛋白含量的相關(guān)性已被廣泛研究[3]
玉米是雌雄同株植物,莖的頂端長著雄花,莖的中間長著雌花。授粉時,雄花的花粉會落到雌花上,受精后的小花長成玉米粒,而花絲就成了玉米的“胡須”,即為玉米花絲。[5]玉米花絲在我國是一種傳統(tǒng)中草藥,因其重要的藥理價值,在民間和臨床工作上有諸多應(yīng)用,并得到越來越多學者的關(guān)注[6]?;ńz活力時間很長,禿尖即空秕就很少,雌穗各部位授粉發(fā)育的成籽粒概率就很大[7]。玉米籽粒和花絲是有著重要作用的器官在玉米生命活動中,其中蛋白質(zhì),花青素苷,氨基酸,可溶性糖的含量與玉米品質(zhì)優(yōu)劣有密不可分關(guān)系。籽粒的數(shù)量受玉米花絲能否正常受精的直接影響,而籽粒數(shù)量的多少又是限制產(chǎn)量的重要因素[8]。
玉米籽粒中富含氨基酸,可溶性糖、蛋白質(zhì),花青素苷等多種營養(yǎng)成分[9],其中可溶性總糖含量較高??扇苄蕴鞘呛饬坑衩资澄镀焚|(zhì)的重要指標,它直接決定了鮮食玉米的甜度,并且影響了玉米鮮果穗食味品質(zhì)的優(yōu)劣[10]。玉米籽粒中氨基酸含量和組成,特別是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是決定其營養(yǎng)品質(zhì)的重要指標。氨基酸的含量由于品種不同, 在玉米成熟過程中表現(xiàn)出較大差異。玉米籽??杉庸こ擅娣酆兔坠┦秤茫部稍谌槭炱诓墒沼米黪r食,又可提取花青素苷用于保健食品、藥品、飲品及化妝品等?;ㄇ嗨剀帐且活惔嬖谟谥参镏械乃苄陨兀侵参镏饕娘@色物質(zhì)之一。近年來,花青素抗氧化、清除體內(nèi)自由基的功能倍受人們青睞。
玉米花絲,俗稱玉米須,為禾本科植物玉米的花柱和柱頭,主要有紅色、粉色和綠色,性平、味甘、無毒,藥食兼用。玉米花絲除了在制藥業(yè)中有極少量應(yīng)用外,大多數(shù)被丟棄,這就造成了玉米資源的嚴重浪費。所以,對玉米花絲進行開發(fā)利用,不僅可以提高了玉米的附加值,同時也提高了玉米經(jīng)濟的效益,有效延長玉米產(chǎn)業(yè)鏈。
本研究采用玉米籽粒和花絲,測定其中可溶性蛋白質(zhì),氨基酸,可溶性糖和花青素苷。并對玉米籽粒和花絲中的功能成分含量進行分析,以此判斷玉米品質(zhì)的優(yōu)劣,輔助玉米育種,為獲得高營養(yǎng)品質(zhì)的玉米品種提供理論指導。
選用市場購買的3個玉米品種:西星赤糯,KM2013 48-1,草莓玉米。采用大田對比法對不同玉米品種,劃分小區(qū),雙行種植(行距40 cm,株距20 cm),3個重復(fù)。雄花吐出花絲后采用人工套袋授粉自交的方式獲取實驗材料。選同一棵植株分別取其花絲和完熟期籽粒,用來進行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質(zhì),可溶性糖,花青素苷含量的測定。
2.2.1 可溶性蛋白質(zhì)含量測定
采用考馬斯亮藍G-250法測定可溶性蛋白質(zhì)含量取干潔試管6支(0~5號),依次加入蛋白質(zhì)標準液(100μg·ml-1)0、0.2、0.4、0.6、0.8、1.0ml和蒸餾水1.0、0.8、0.6、0.4、0.2、0ml,(即每管含蛋白質(zhì)0、20、40、60、80、100μg),再向各管分別加入5ml考馬斯亮藍G-250溶液,充分搖勻,倒入0.5cm光徑比色皿,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計于595nm波長下下測定其吸光度,記錄A值。
分別稱取花絲0.2g和籽粒0.05g研磨至碎,轉(zhuǎn)移至10ml容量瓶,加蒸餾水定容至10mL,置于室溫下提取20min,中途適時搖動,防止樣品粘底。20min后搖勻通過棉花過濾,得到濾液備用,用其濾液稀釋10倍,即取100μl濾液,900μl水,加入5ml考馬斯亮藍-G250試劑,晃動試管,使液體充分混勻,在一小時內(nèi)完成測定,選用波長595nm分光光度計,讀取吸光度。
2.2.2 可溶性糖含量測定
采用蒽酮法測定可溶性糖含量
取5支20ml刻度試管,從0~5分別編號,依次加入蔗糖標準液(100μg·ml-1)0、0.2、0.4、0.6、0.8、1.0ml和蒸餾水2.0、1.8、1.6、1.4、1.2、0ml,(即每管含蔗糖0、20、40、60、80、100μg),然后分別向試管內(nèi)加入5ml蒽酮—硫酸試劑;猛搖試管2~3秒,使液體充分混勻,在搖動過程中防止硫酸濺出,然后置于試管架上室溫顯色10~15min,冷卻后的待測液倒入比色皿(0.5cm光徑),以空白為參照,使用722分光光度計,在620nm波長下測定吸光值,記錄A值。
可溶性糖含量測定過程:
稱取0.2g花絲和0.05g籽粒分別研磨至碎,轉(zhuǎn)移至10ml容量瓶,加蒸餾水定容至10ml,置于室溫下提取20min,中途適時搖動,防止樣品粘底。20min后搖勻通過棉花過濾,得到濾液備用。分別取100L濾液,900L水,加入5ml蒽酮-硫酸試劑,并晃動試管,使液體充分混勻,冷卻30min,將冷卻后的溶液分別倒入0.5cm光徑的比色皿中,使用722型紫外分光光度計,在620nm波長下測定,讀取吸光度。根據(jù)標準曲線,求相應(yīng)的可溶性糖含量。
2.2.3 氨基酸的含量測定
采用茚三酮顯色法測定氨基酸的含量
氨基酸含量測定過程:
稱取0.1g花絲0.2g籽粒將其研磨,沸水煮25min,置于室溫下完全冷卻,棉花過濾,取1ml濾液加入1ml茚三酮,用檸檬酸定容至10ml,用濾紙封口并在80℃恒溫水浴鍋下水浴15min。取出冷卻。使用722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在610nm下讀取吸光度。根據(jù)標準曲線,求出相應(yīng)的氨基酸含量。
公式中:
C為氨基酸濃度(μg·ml-1);
V為樣品定容體積(ml);
W為樣品鮮重
2.2.4 花青素苷的含量測定
花青素苷的含量用已經(jīng)成熟的高效液相色譜分析法(HPLC)分析
標準樣品溶液配制:用天平稱取1g籽粒研磨碎,加入2ml酸性提取液,花絲稱取1g研磨碎加5ml酸性提取液。使液體徹底浸泡研磨后的籽粒和花絲,室溫下靜置24小時后,過濾去掉濾渣,得到澄清液體備用。
液相色譜條件:分析時用A、B、C三相,A相:(1.5%的磷酸水溶液),B相(1.5%磷酸:20%甲酸:25%乙腈:5%四氫呋喃)/H2O,C相:(70%甲醇)。分析時間50min,后運行時間10min,檢測波長525nm,進樣量20μL,流速1.0mL/min,柱溫40℃,色譜柱為ODS-80Ts QA column(4.5mn i.d.×150mn,TOSOH)。
待測樣品處理:各個樣品測定之前用0.45μm孔徑的微孔濾膜進行過濾,過濾好的樣品裝入樣品瓶中,放置在低溫冰箱中保存,實驗后期統(tǒng)一測定花青素苷含量。
本實驗選用的草莓玉米,西星赤糯,KM2013 48-1三個紅色籽粒玉米品種,測得花絲和籽粒的可溶性蛋白質(zhì)含量如圖4所示。
從圖3可以看出,每個品種中花絲蛋白質(zhì)的含量均比籽粒中蛋白質(zhì)的含量高,說明花絲的開發(fā)價值會更高;三個品種比較得知,西星赤糯花絲和籽粒中蛋白質(zhì)的含量均比其他兩個品種高,KM2013 48-1和草莓玉米花絲蛋白質(zhì)相當草莓玉米籽粒蛋白質(zhì)的含量最小,KM2013 48-1籽粒含量居中。
圖4 紅色籽粒玉米和其花絲的可溶性蛋白質(zhì)含量
紅色籽粒玉米品種選取了草莓玉米,西星赤糯,KM2013 48-1三種代表品種,分別測其花絲和籽粒(選取完熟期)的可溶性糖含量,其數(shù)值如圖5所示。
圖5 紅色籽粒玉米和其花絲的可溶性糖含量對比
從圖4可以看出,每個品種中花絲可溶性糖含量均比籽粒中蛋白質(zhì)的含量高,三個品種比較得知,KM2013 48-1花絲可溶糖含量最高,草莓玉米緊隨其后,西星赤糯花絲可溶糖含量最少。而KM2013 48-1籽??扇芴呛恳彩亲罡撸餍浅嗯创沃?,草莓玉米籽??扇芴呛孔钌?。
紅色籽粒玉米品種選取了草莓玉米,西星赤糯,KM2013 48-1三種代表品種分別測其花絲和籽粒(選取完熟期)的氨基酸含量,其數(shù)值如圖6所示。
從圖5可以看出,每個品種中花絲氨基酸含量均比籽粒中氨基酸含量低好幾倍,三個品種比較得知,草莓玉米籽粒氨基酸含量最高, 西星赤糯籽粒氨基酸含量最少,KM2013 48-1籽粒氨基酸含量居中。而在花絲氨基酸含量中,草莓玉米花絲氨基酸含量最高,KM2013 48-1花絲氨基酸含量居中,西星赤糯籽粒氨基酸含量最少。
圖6 紅色籽粒玉米和其花絲的氨基酸含量對比
圖7 三種玉米花絲花青素苷色譜圖的比較
圖6 分別是三種花絲花青素苷色譜圖,從圖中可以看出三個玉米品種中,花青素苷種類較為相似,只是含量有一定的區(qū)別;草莓玉米花絲能檢測出1,2,3,5,6,7,8號花青素苷,西星赤糯花絲檢測出1,2,3,4,8,號花青色苷,KM 2013 48-1KM花絲能檢測出1,2,3,4,5,6,7,8號花青素苷;西星赤糯與其他兩個品種相比缺少5,6,7號花青素苷,草莓玉米與其他兩個品種相比明顯缺少4號花青素苷成分,西星赤糯和KM 2013 48-14號花青素苷含量最多,草莓玉米3號花青素苷含量最多。
圖7分別草莓玉米,西星赤糯,KM 2013 48-1籽粒花青素苷色譜圖,在三個品種中草莓玉米含有的種類最多,檢測到0~18號花青素苷成分,西星赤糯能檢測到7,12號花青素苷,KM 2013 48-1KM幾乎檢測不到花青素苷。草莓玉米和西星赤糯12號花青素苷含量最多,這兩種品種共同含有7,12號花青素苷。
圖8 三種玉米籽粒的色譜圖的比較
從表1可以看出在三個品種花絲中,KM 2013 48-1花絲的花青素苷種類最多有8種,總含量最少只有38.92mg/100mg,草莓玉花絲的花青素苷種類有7種,總含量在三者之間為53.81mg/100mg,西星赤糯花絲的花青素苷種類有5種,含量居于第二有43.19mg/100mg。在三種品種的籽粒中,草莓玉米籽粒的花青素苷種類有18種,含量最多為807.13mg/100mg,西星赤糯籽粒中花青素苷種類有2種,含量有4.77mg/100mg,KM2013 48-1中幾乎檢測不到花青素苷。
表1 不同玉米品種花青素種類和含量
玉米花絲和籽粒中含有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氨基酸和花青素苷等功能成分,在不同品種玉米中含量差異較大。功能成分含量多的玉米品種具有較大的應(yīng)用潛力。
本研究通過對不同品種中功能成分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三個品種花絲中可溶性蛋白質(zhì)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籽粒,這對大力開發(fā)利用玉米花絲提供了很好的理論依據(jù);三個品種花絲氨基酸含量遠遠小于籽粒的,因此可以從籽粒中獲得更多氨基酸。
通過對花青素苷的分析:三種玉米品種籽粒和花絲中花青素苷含量和組分有很大的差異。草莓玉米花絲和籽粒中含有較多種類的花青素苷多,并且籽粒中花青素苷含量達到807.13mg/mg遠遠高于另外的品種,可作為花青素苷的重要來源;KM2013 48-1籽粒中幾乎檢測不到花青素苷,因此不適合使用此器官作為花青素苷的來源。
本研究中三種玉米籽粒和花絲功能成分含量的差異,導致的原因可能是外界條件(玉米栽培及采集試驗材料中受氣候,溫度影響等),人為原因(栽培條件,施肥條件,人工對試驗材料的管理和采集),研究玉米的器官不同及實驗品種不同等。
本試驗只測定了草莓玉米,西星赤糯,KM2013 48-1三種品種花絲和籽粒中的功能成分含量,如若需要篩選產(chǎn)業(yè)加工的原料,還應(yīng)該進一步研究其他玉米品種中相同的成分和含量,作為產(chǎn)業(yè)加工的定向選擇。
本研究中每個品種中花絲可溶性蛋白質(zhì)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比籽粒中高,而玉米籽粒氨基酸含量多于花絲的?;ńz是玉米中可溶性蛋白質(zhì)和可溶性糖的主要來源,而西星赤糯品種是此研究最佳可溶性蛋白來源品種,M2013 48-1是獲得可溶性糖最佳品種;草莓玉米籽粒氨基酸含量最多,所以是最佳氨基酸來源品種。
通過對花青素苷分析發(fā)現(xiàn),草莓玉米花青素苷總含量最高,達到807mg/mg,是玉米天然花青素苷的主要來源,是極佳的天然食用色素材料來源。KM 2013 48-1中幾乎檢測不到花青素苷,不適合作為花青素苷提取原料。
本研究對對有色玉米的研究和深入加工利用提供了基本的理論依據(jù),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