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爾
里皮又走了。
有人說,為了錢二進宮的里皮連錢都不要了,要臉,這回中國足球是真沒救了。暫不討論中國足球哪回有救過,在我個人看來,里皮這回下課談不上要臉不要錢,輸給敘利亞也算不得什么“丟臉”之事。
回看近幾年戰(zhàn)績,咱就沒怎么贏過人家,也不用老說連個戰(zhàn)亂國家都踢不過。敘利亞很多主力選手在海外訓練或參加比賽,訓練水平肯定不差。艱苦的環(huán)境更能激發(fā)球員斗志,磨礪拼博的品質。伊拉克能贏亞洲杯,很多足球明星都出生于貧民窟。咱們球員為啥沒拼勁兒?就是條件太好了。
輸給敘利亞只能算導火索,或者說一直想走的里皮終于找到了一個辭職的理由。里皮想走,不是因為輸給敘利亞。中國隊什么樣子里皮早就知道了,知道了還回來掙錢,肯定是有心理準備的。
那啥才是里皮撂挑子的原因呢?急于求成的心態(tài)!
馬達洛尼在里皮辭職后說:“我認為最大的困難是那種急于求成的心態(tài)。想迅速得到結果,但往往需要時間。中國足球正在成長,在一段時間行之有效的工作后,年輕一代才能成長起來。我們此前就做了長遠的計劃。”
里皮不急于求成,球員也不急于求成,然而,足協(xié)、球迷甚至媒體都很著急。贏了太平洋島國就各種鼓吹,輸給敘利亞就各種嘲諷??纯醋约旱膶嵙?,再看看人家的實力,比分難道不是情理之中?媒體日常算奧運周期,算世界杯周期,算多少分能出線,還算里皮放了幾天假,平均每天賺的錢能買廣州幾套房。這有什么好算的?價格既然談好了,按合同辦事,人家該干活就干活,該休息就休息。
看中國足球講究一個心態(tài),得做好長時間不贏球的準備。贏了開心一下,輸了也認了。用奧運周期、世界杯周期來規(guī)劃足球運動的發(fā)展,不太科學。4年時間實在太短,不存在發(fā)生質變的可能。
這么多年,主帥換了一個又一個。我曾試想,或許可以在國內組建一個經濟適用型的教練團隊,讓他們執(zhí)教個十年二十年。球員要培養(yǎng),教練也要培養(yǎng),反正都差成這樣了。心一橫,老老實實發(fā)展個20年,再想著出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