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容亦
1948—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前夕,在重慶歌樂山下“中美合作所”集中營的兩座秘密監(jiān)獄——渣滓洞和白公館中,眾多被羈押的進步人士和共產(chǎn)黨員與反動派進行了殊死、頑強的斗爭,他們中有的同志犧牲了,有的被解救出來。
小說《紅巖》的背景就取材于這一段歷史。書中的主要人物江姐就是其中最杰出的共產(chǎn)黨員之一。70年后的今天,當我捧起《紅巖》,那魔窟里的浩然正氣仿佛在眼前重現(xiàn),令人蕩氣回腸。書中的那位可敬的共產(chǎn)黨員江姐的一言一行,深深地感動了我。
江姐原名江雪琴,她自幼失去雙親。還不到9歲的她,為了活著,不得不在一家紗廠做童工,后來因為生了重病而被趕了出來。生存如此之艱辛,但她卻挺過來了。
9歲,正是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年紀。我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汲取知識的營養(yǎng);我們窩在家里,對父母肆無忌憚地撒嬌。我們的生活真的美好!
成年后的江姐找到了自己的信仰,有了一個幸福的家庭和一個可愛的孩子。不幸的是,丈夫被反動派殺害,自己也因叛徒的出賣而被捕,真是雪上加霜。多么沉重的打擊??!
江姐在渣滓洞里更是遭到了非人的虐待。
一連串的不幸、打擊和折磨接踵而至,但是江姐鼓勵自己,也鼓勵同志們,要活著!活著比什么都重要,為了自己,為了家庭、孩子,為了事業(yè),必須活著。無論如何,不能放棄生命!多么質(zhì)樸的道理。
反動派為了從江姐口中得到地下黨的秘密,對她施加了一道道酷刑,江姐咬緊牙關(guān),她用平靜而莊重的聲音向敵人表明了自己的立場:休想從我嘴里得到一點黨的秘密!敵人是兇殘的,他們惱羞成怒,用竹簽扎進江姐的手指尖??山愕囊庵灸氖沁@么容易摧毀的?正如江姐自己所說:“竹簽子是竹做的,共產(chǎn)黨員的意志是鋼鐵!”
要為自己而努力活著,更要為更多人的美好生活而奮斗,哪怕犧牲性命也在所不惜!這是江姐追求的人生價值。在這里,我看到了在戰(zhàn)火紛飛的歲月里人性升華的美麗。在安穩(wěn)祥和的和平年代,中華大地也處處閃耀著人性的光芒:汶川地震,成千上萬的人民子弟兵、志愿者奔赴災(zāi)區(qū);文山救災(zāi),13名消防戰(zhàn)士倒在烈火中;于敏、鄧稼先等人扎根戈壁幾十年,為中國“兩彈”事業(yè)鞠躬盡瘁……他們都是英雄,前赴后繼,一代代革命者身上都傳承著同樣的理想和使命,都有同樣的紅色基因。
慷慨就義前,江姐換上旗袍,又和往常一樣將衣角的皺褶拉平,這一切都是那樣有條不紊,在剛剛破曉時分顯得格外莊重。她平靜地跟孩子告別:“娘會回來的?!苯阌忠淮挝侵⒆樱劾餄M是深情與不舍。生與死的抉擇,在自己追尋的信念面前,不再是個難題。
一剎那間,生死有答!
江姐犧牲的那一年11月30日,山城解放了。
我們是江姐們的孩子,活在幸福的新時代,我們該傳承什么?合上《紅巖》,心潮起伏,書中有英雄,心中有榜樣!
指導(dǎo)老師:毛麗芬
[【小編“點”亮】]
同樣讀《紅巖》,前一篇概述群像,這一篇則選擇了個人英雄,圍繞江姐的英雄形象,寫出了自己的所讀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