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關(guān)注
江西文化藝術(shù)基金簡介 (第1期P004)
江西文化藝術(shù)基金(一般項目)
2018-2019年度舞臺藝術(shù)創(chuàng)作資助項目申報指南 (第1期P006)
2018-2019年度文化藝術(shù)人才培養(yǎng)資助項目申報指南 (第1期P012)
2018-2019年度文學創(chuàng)作資助項目申報指南 (第1期P017)
2018-2019年度青年創(chuàng)作人才資助項目申報指南 (第1期P021)
2018-2019年度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申報指南 (第1期P026)
轉(zhuǎn)軸撥弦 倜儻流音——第七屆江西藝術(shù)節(jié)·2019年江西省優(yōu)秀青年戲曲演奏員展演綜述 葉 柳(第2期P004)
第七屆江西藝術(shù)節(jié)·第十一屆江西玉茗花戲劇節(jié)演出安排表 (第3期P004)
湯翁故里品盛宴 中國戲都現(xiàn)雛形——第十一屆江西玉茗花戲劇節(jié)精彩呈現(xiàn) 吳劍峰 蔣國江 李 翠 (第4期P004)
江西文化藝術(shù)基金2018-2019年度一般項目資助名單 江西文化藝術(shù)基金管理中心(第4期P007)
作品·爭鳴
長征第一渡(大型贛南采茶戲) 謝干文(第1期P031)
紅土地上人未老——贛南采茶戲《長征第一渡》觀后 童孟遙(第1期P052)
人性與革命性的新美呈現(xiàn)——讀贛南采茶戲《長征第一渡》 江美玲(第1期P059)
黃梅春秋 (六場黃梅戲) 吳 彬(第2期P009)
曲部風流辨假真 革新兒女共得失——黃梅戲《黃梅春秋》 觀后淺談 童孟遙(第2期P036)
黃梅戲中黃梅人——簡評《黃梅春秋》 劉 鳳(第2期P044)
考試(話劇劇本) 張郢格(第3期P009)
“生存還是毀滅”的蠟炬日常——關(guān)于話劇劇本《考試》的思考 邱佳嶺(第3期P048)
劇里劇外話“考試“——讀話劇劇本《考試》 江美玲(第3期P053)
華山美少年(多媒體舞臺?。?王立春(第4期P016)
為愛付出的信念——評多媒體舞臺劇《華山美少年》 韓亞慶(第4期P040)
從多媒體舞臺劇《華山美少年》看對傳統(tǒng)神話的現(xiàn)代敘述 陳燕華(第4期P046)
玉茗新作
紅飄帶(兒童電影文學劇本) 吳 谷(第1期P064)
青蛙王子(兒童音樂劇) 劉 強(第1期P074)
村支書家的婚禮(贛南采茶現(xiàn)代小戲) 賴永峰(第2期P057)
花王選郎(小戲曲) 葉金書(第2期P064)
家有一老(小戲) 郭玲玲(第3期P065)
茶緣(小戲曲) 彭石生(第3期P072)
雪梅(采茶小戲) 鄒定華(第4期P050)
草帽子(獨幕劇) 李小雨(第4期P057)
美術(shù)觀察
戲曲現(xiàn)代戲中舞臺美術(shù)的觀察與思考 高桂峪(第1期P088)
淺論山水畫的構(gòu)圖 周衛(wèi)見(第1期P094)
明代江西益宣王繼妃孫氏主題頭面研究 黃國飛(第3期P118)
石濤筆墨“蒙養(yǎng)”“生活”試析 何巖清(第3期P123)
域外影評
逼近體驗性——以回到現(xiàn)場為目標的《敦刻爾克》 胡 珺(第1期P140)
淡淡的哀愁 沉沉的相思——評韓國電影《八月照相館》 張志敏(第1期P147)
生長于心靈荒原上的蒲公英——評電影《死亡詩社》中基丁老師的人物形象 唐 玄(第2期P114)
域外劇評
約恩·福瑟戲劇中人物的“在場”與“缺席” 劉 哀(第4期P104)
韓劇《春夜》:當你遇見好的愛情時 王 彬(第4期P112)
戲曲音樂
江西青陽腔高調(diào)曲牌研究(上) 程烈清(第1期P170)
藝 談
同一份質(zhì)樸 同一處情懷——評蓮花采茶戲《將軍還鄉(xiāng)》 劉 鳳(第1期P100)
《討學錢》:薌劇折子戲的傳承與傳播 劉 麗(第1期P106)
從戲劇出發(fā)——評徐昂的電影《十二公民》 沈詩妤(第1期P121)
廣東漢劇生存狀態(tài)的調(diào)查——以廣東漢劇傳承研究院為例 王 琴(第1期P127)
創(chuàng)新構(gòu)思 自然表演——小品《一張?zhí)厥饷谋澈蟆穭?chuàng)演體會 牛軍翎(第1期P136)
清代督陶制度與御窯廠的發(fā)展 陳燕華(第2期P083)
巧挖民族題材 提升戲曲魅力——瓊劇《紅樹林》帶來的啟迪 蔣志偉(第2期P090)
基于“三重人格”理論的喜劇小品表演心理研究 劉長宇(第2期P094)
愛與死的象征——評實驗話劇《馬蘭公主》 楊秀玲(第2期P103)
穿越幻想 抵達真實——奇幻喜劇電影圖式分析 姚彩云(第2期P108)
甬劇現(xiàn)代戲的現(xiàn)實情懷與人文關(guān)照——也談甬劇《寧波大哥》 李 航 劉華萍(第3期P082)
贛劇早期表演特點初探 陳 俐(第3期P087)
婺源徽劇團發(fā)展史述論 林 宇(第3期P095)
析南音樂舞《韓熙載夜宴圖》的創(chuàng)新——兼探京劇表演形式 熊 玉(第3期P103)
從迎神賽會看井陘拉花的舞蹈形態(tài)與文化內(nèi)涵 何智玉(第3期P110)
微電影拍攝的探索與思考——微電影《經(jīng)?!放臄z實踐手記 岳 旻(第3期P115)
從舞臺到銀幕:淺析中國戲曲改編影視作品的研究——以《趙氏孤兒》為例 楊卓睿(第4期P065)
電影環(huán)形結(jié)構(gòu)的誤區(qū)形式與界定 戴 琪(第4期P072)
明清四種江西弋陽腔傳奇劇目稽考 蔣國江(第4期P078)
這是一場夢的升華——漫談錫劇《三三》對原著的改編 許麗雯(第4期P086)
淺談戲曲演唱的二度創(chuàng)作 江麗君(第4期P091)
論江西花棍舞在職業(yè)教育中傳承與發(fā)展的路徑 朱 蓓 靳 玲(第4期P097)
音樂評論
江西青陽腔高調(diào)曲牌研究(下) 程烈清(第2期P118)
論中國原創(chuàng)音樂劇創(chuàng)作形態(tài) 田嘉輝(第2期P127)
微影劇
老警新傳(贛西采茶小戲) 劉旭帆(第1期P154)
扶貧新歌(黃梅小戲) 徐國泰(第1期P162)
蛻變(微電影劇本) 邱遠望(第2期P136)
禮物 (微電影劇本) 史 俊(第2期P146)
政聲耀齊州(《曾鞏淚》系列微電影劇本之四) 胡長燦(第3期P128)
割肉還娘(采茶小戲) 付 輝(第3期P136)
向陽花開(微電影) 方 蘋(第4期P118)
我還是一個兵(微電影) 邱遠望(第4期P123)
現(xiàn)象·現(xiàn)狀
英文影視作品字幕翻譯的發(fā)展趨勢研究 胡海燕(第1期P177)
河南漢畫像圖像身體維度表達研究(下) 李 淼(第1期P183)
戲劇表演中演員情感動作與臺詞的有機融合 虞朝崗 單 椋(第1期P192)
論多維度的現(xiàn)代藝術(shù)審美 曾紀君 傅小龍(第2期P153)
電影音樂的抒情功能及其表現(xiàn)特點 吳凌云(第2期P159)
論贛南采茶戲音樂與贛南文化的關(guān)系 樊風龍 王 玲 尚樂文(第2期P165)
扶貧路上蘭花放——黃梅戲《遠去的差距》洪蘭花角色解析 鄭 芳(第3期P142)
廣場舞在鄉(xiāng)村振興中的作用不可小覷——一位基層文化工作者眼里的文化扶貧 李 霜(第3期P145)
傳承紅色基因 發(fā)揮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特質(zhì)——39集電視劇《方志敏》笑談 劉 嬪(第3期P149)
情景式教學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的探索 呂 瑩(第4期P130)
把每一個角色的情懷傳遞給觀眾——漫談飾演小角色的體會與認知 劉 嬪(第4期P136)
關(guān)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期公共文化服務(wù)發(fā)展路徑的思考 曾春水(第4期P140)
愿作念郎風 長逝入君懷——論民族舞劇《一把酸棗》舞臺呈現(xiàn)的戲劇性 鄒榮學(第4期P145)
深度開掘生活原型 走進人物內(nèi)心世界——扮演潮劇現(xiàn)代戲《向東渠》角色李信有感 何繼雄(第4期P154)
傳奇人生 堅守初心——蓮花采茶戲《將軍還鄉(xiāng)》創(chuàng)作概述 戚昔林(第4期P158)
資 訊
第33屆田漢戲劇獎揭曉 (第3期P170)
附:《影劇新作》2019年總目錄 (第4期P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