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群
誰能想到,這樣一首膾炙人口,傳唱六十余年魅力依然不減的歌曲竟然是出自一位29歲青年之手?
那是1956年的夏天,風華正茂的喬羽,正奉命在贛東南和閩西一帶的原中央蘇區(qū)體驗生活。一封來自祖國大東北的電報改變了他的行程。
“長春電影制片廠在拍一部以抗美援朝為題材的電影,叫《上甘嶺》,需要一首主題歌。導演認為,這首歌詞非我莫屬,于是一封電報打到江西。”日后,喬羽與本刊記者聊起那段日子,記憶清晰且深刻?!爱敃r我正在江西搞電影劇本《紅孩子》的創(chuàng)作,于是回電報說:‘還是請別人寫吧,我回不去。沒想到長影又來了電報,這回可不是一張,而是厚厚的一疊。”
也許是電報太長了,電文沒翻譯就被送到了喬羽手里。他只好跑到郵局請工作人員翻譯,電報大意是:片子大部分拍好,已經(jīng)停機,就等歌詞了。劇組等一天就要花費上千元的經(jīng)費……《上甘嶺》導演沙蒙的誠意打動了喬羽,沒等郵局工作人員譯完電報全文,他就決定動身北上。
“一看電影,我被感動了:一部戰(zhàn)爭題材的片子拍得這么好,難得!我問導演:‘對歌詞有什么要求?他說:‘只希望將來片子沒人看了,而歌卻是流傳的?!眴逃鸹貞?。
片子沒人看,歌卻流傳!這是一位電影人拋給一位詞作者的巨大誘惑。
在今天看來喬羽的歌依然流傳!而《上甘嶺》這部電影也烙印在幾代人的腦海中。
“我在屋里憋了十幾天,終于一揮而就,寫出了三段歌詞?!眴逃鸬拿枋龊芎唵?,但是這樣一首經(jīng)典歌詞,在其腦海中究竟經(jīng)歷了多少反復,我們已無從知曉?!皩а菘春蠛軡M意,便交給著名作曲家劉熾譜曲,最后由歌唱家郭蘭英領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錄音。第二天,電臺編輯沒同作者和長春電影制片廠打招呼,就向全國播放了這首歌,一下子在全國城鄉(xiāng)傳開了?!?/p>
《我的祖國》播放半年后,電影《上甘嶺》才正式公映,“一條大河”卻早已家喻戶曉,且流傳至今魅力不減。
17歲離家到晉冀魯豫邊區(qū)學習,新中國成立之前,喬羽就已經(jīng)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他寫的詞也陸續(xù)在報紙上發(fā)表。1949年,喬羽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黨齡與共和國同齡的他,對祖國深沉的愛比很多人更為濃郁。
從《我的祖國》到《讓我們蕩起雙槳》,從《思念》到《難忘今宵》,從《祖國頌》到《愛我中華》……我們能夠在太多的場合下,聽到出自他筆下的旋律,不過喬羽說,對他來說,并不是寫多少能流行的歌,更主要的是,通過寫歌,他贏得了一大批朋友?!段业淖鎳返难莩吖m英,正是由喬羽先生推薦才加入到這首歌的創(chuàng)作中,而郭蘭英認識喬羽時還是個16歲的小姑娘。
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我的祖國》的歌聲在喬羽的家鄉(xiāng)——山東濟寧任城唱起。在喬羽的記憶里,老家“山巒秀麗,樹木蔥蔥,鳥語花香;恬靜的田園陽光明媚,空氣清新……”而他的歌曲,讓生活在山之麓、湖之畔的老家人,再一次重溫那激情燃燒的歲月,再一次觸摸自己心底對祖國深沉的愛。